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 > 第98章 毁船,焚粮,两头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毁船,焚粮,两头吃

“快!”

“动作麻利点!”

“先下船碇,再缚铁索!”

中州与河间郡之间的河道内,

一声声高声呼喝,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来回运输的船只,早已在两天前就停止了转运,全部片片铺开密集悬停在河面上。

不计其数的民夫,也在命令下登上了一艘艘漂浮的货船。

有些在两两相连的船只首尾前,捆绑着铁链子。

有些则是合力于船只两侧沉下船碇。

船碇,也就是船锚。

此时的大乾还没普及用精铁打造的沉重船锚,而是较为原始的石头。

但原理和作用是相同的,将巨大的石块绑上绳索,沉入河底,另一端系在船身上,如此便能固定船只。

而且为了加强稳定性,每艘船的船碇数量,增加到了足足四个,一边两个。

码头上,

一群巡河士卒中,

一身皮甲面色黝黑的秦侯爷,笑望着前方的何平。

在何平的身前,躬身站着两名将领。

自从被任命全权负责搭建河道浮桥,何平的权力几乎得到了跨越式的飞升。

所有的民夫和船只,全部听其调令。

甚至就连河间郡仅有的两位郡城主将,也被派来供其指挥。

不得不说,郡守康清寿当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聪明,堪比卧龙凤雏,让秦侯爷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计划本来只是提议搭建浮桥,聚在一起,方便焚毁。

这位郡守大人倒好,直接将这事儿交给了何平这个敌军奸细。

有了权利,就更容易动手脚,也更方便焚烧全部船只。

“陈将军,劳烦你带着下属士卒亲自前去河道数里外的西侧外围督工,今日入夜前,必须将西侧最外围的船只全部捆绑固定稳妥,搭建浮桥,需自外而内开始,首先稳固外围,才能利用船体将里面的船只阻挡,不至于被水流冲散。”

“刘将军,请你带人去河道的东侧外围,同样在入夜前竣工。”

何平看着眼前的两位将领,耐心交代。

随后又沉声道:“但在下丑话说在前头,大人给了搭建浮桥的期限,时间很紧,若入夜前没能完成影响了进度,一律军法处置,还有,外围船只是重中之重,万不得马虎,如果因为捆绑不牢,导致后期浮桥出现分裂散开等问题,延误了粮草运输和兵马行军,陛下震怒之下,绝对是死罪,还请两位将军千万不要懈怠。”

“何校尉放心,本将这就去。”

“入夜前不能完成,本将甘受军法。”

关乎朝廷战事,牵连身家性命,两位将军也没在何平这个区区校尉面前自持身份,纷纷拱手领命。

打发走了两人,

何平这才返回后方,来到秦侯爷身前。

由于周围人多眼杂,他自然不能向秦侯爷这个‘巡河士卒’弯腰俯首,只是低声禀报了一句:“侯爷,都安排好了。”

“嗯,做的不错。”

秦天笑了笑。

表面上,这番安排是为了搭建浮桥才优先捆锁外围船只。

实则,为焚毁所有船只而做准备。

在河道上所建立的浮桥,不是把区区一部分船只连接起来。

而是以码头为中心,向西数里的河道,以及向东数里的河道,全部填满船只。

换句话说,等于将中州与河间郡之间的十几里长河面用船只铺平,来形成一个极其宽阔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先把外围两侧堵死,再将其引燃,其内紧密贴在一起的船只就绝计无法逃脱。

这时,十几辆马车自河间城方向快速驶来。

在远处停下后,康清寿陪着一名公公有说有笑的从最前一辆马车上走了下来。

公公是来宣旨的,数个时辰前乘船而来。

不出意外,大概就是关于浮桥的事儿。

“呵呵,若本侯所料不错,康清寿应该向女帝上了道搭建浮桥的谏言奏本,并且肯定把功劳全揽在了自己身上,说这个主意是他想到的。”秦天笑着瞅了眼。

“他这是找死。”何平也是冷笑道。

“是啊,这个大聪明确实是在急着找死,拉都拉不住。”

秦天点了点头。

若放在平时,这当然是大功一件。

问题是,如果他们借此把船焚烧殆尽脚底抹油,这个锅就得康清寿来背。

粮道被毁,让前线几十万王师陷入绝境,女帝在愤怒下,最轻那也是夷其满门,或者干脆就是诛杀三族。

可怜这位胆小怕死的郡守,最终怕是注定活不了。

没法,这就是命。

收回视线,秦天看向何平道:“不能再等下去了,今夜辰时动手。”

“是,侯爷。”

“对了,提前把所有民夫和士卒撤到岸边,留守在船上的人越少越好,避免人多救火。”

秦天又交代了一句。

他原本是打算等所有船只全数捆锁完毕再引燃焚烧,那样更万无一失。

同一时间,再率军杀进河间城焚毁储备粮仓。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这两天因为中断转运粮食,康清寿便把河间城内所有的储备粮先行运往了前线,进行补给。

如此一来,就彻底破坏了同时焚船和火烧城内粮仓的设想,只能取其一。

要么,等数日后,河道浮桥竣工,烧船毁粮道。

要么,前去追杀运粮队伍。

但他秦侯爷都想要,打算两头吃。

所以,只能提前动手,烧完了船,即刻启程前去追击运粮队。

前两日康清寿口中的‘前线吃紧’,其后何平探了探口风,可惜这位郡守也不清楚实情,只知道状况不是很好。

没能得到确凿消息,不知前线镇北军如何,他就更不可能让王师再得到哪怕一粒粮食的补给。

远处,

康清寿把钦差队伍送上了船,见到码头上的何平,立即转道走了过来。

或许得到了封赏,让这个老头儿几乎走路带风,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何校尉,进展如何了?”

“回大人,一切顺利。”

何平附身回答了句。

接着又补充保证道:

“请大人安心回去歇息,这里有卑职盯着,定会在限期内完工。”

“过个两日……”

“不!明日,大人就会看到浮桥的初步成果,应该可以勉强通行。”

“到时,卑职相信,陛下为此肯定会龙颜大悦,下诏再行封赏!”

“此事过后,大人可能就会被调往京都,举族升迁。”

“卑职提前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