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诬陷叛国?反手起兵造反 > 第97章 抽丁,征税,招兵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7章 抽丁,征税,招兵卒

京都,

皇宫御书房,

女帝玲珑的身姿站在窗前,怔怔望着窗外的景色。

如月牙般的美目,却一片空洞茫然。

雪白的脸颊上,也写满了落寞以及一丝清晰的乱意。

在她身后不远的玉案上,放着一个摊开的奏本。

所奏的,是前线的败报,落款卫国侯林苍擎。

王师留守10万驻守上党,其余80万出城御敌。

但仅仅一夜之间,80万大军竟折损近半……

这是何其巨大的失利?

又是多么庞大的惨败?

她想不通,更远远没有料到,当初以举国之力,倾百万王师,意气风发准备与北方的罗刹帝国开战。

原以为,路过顺手便可轻而易举灭掉的镇北侯区区数万兵马叛乱。

结果,却举步维艰。

从最初的数郡沦陷,到风靡全国的民心之争,再到现在几十万大军的覆灭。

那个传闻花天酒地风流纨绔的小镇北侯,也一次次的在刷新她的感官。

最开始的嗤之以鼻,

慢慢的正眼视之,

然后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眼下,更是宛若一柄无比锋利的刀,让她心底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乃至本能的生出了些许的慌乱。

正在女帝心慌意乱出神间,一名公公快步走了进来。

“禀陛下,两位大人到了。”

“宣。”

“喏!”

公公低头退了出去。

不多时,两位老人进了御书房。

两人位列三公,官拜大乾左右丞相,乃百官之首,年龄都在七旬左右,发须花白,一高一矮,一胖一瘦。

矮胖的是左丞相,叫左云祖。

高瘦的是右丞相高万年。

“臣,左云祖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高万年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来到玉案前,两人纷纷跪地行礼。

“两位爱卿平身,桌案上有一道奏本,两位看看吧。”

女帝背对着两人吩咐了一句。

“喏。”

两位丞相起身,听令上前拿起奏本。

翻看之下,两人的脸色很快便凝重了下来,最后彻底惊骇大变。

“阵亡三十多万人?敌人只损失一两万?林太尉这仗……”

左云祖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又急急打住。

他本想说,林苍擎这仗究竟是怎么打的?

不说一换一,哪怕是二换一,也能拼掉十几万的敌军。

但顾及林苍擎终究是皇亲,又是陛下的舅父,才没敢说出口。

稳了稳情绪,眼神闪动寻思了片刻,左云祖又道:

“算上当初的10万骑兵,百万北伐军已经折损了近半,只剩下50多万,镇北侯的50万兵马损失轻微……”

说到这里,左云祖停了下,抬起胖乎乎的脸庞瞄了眼女帝。

可惜,女帝背对着自己,无法察言观色。

想了想,他还是咬牙说了出来:“陛下,事已至此,以微臣之见,不如停兵息战,罢手言和,下诏招降镇北侯。”

站在身侧的高万年听了,顿时眉目一横:“招降?仅败一仗,难道我大乾朝廷就怕了他镇北侯?”

“高大人误会了,不是怕,是没这个必要,能够招降,何必去和他拼个两败俱伤?”

“什么叫两败俱伤?镇北侯只有50万大军,这点资本如何与朝廷抗衡?”

“但他只用一两万人马,就消灭近五十万王师,剩余五十多万,怎么和他打?”

“那就征召扩军,再遣百万大军!”

“高大人说的轻巧。”

“本相说的是事实!”

“若再败了呢?”

“绝不可能!”

“假如战败,你可承担责任?”

“承担就承担。”

“你承担不起。”

“……”

两位丞相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

在陛下的北伐一事上,两人都是鼎力支持的,也不敢不支持。

所不同的是,左云祖为人温和圆滑,属温和派。

而高万年则激进固执,妥妥的主战鹰派。

窗前,

女帝缓缓转身,脸上已恢复了往日的冰冷。

没急着面见两位丞相,主要就是在调整心神,她不允许自己在外人面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怯懦。

来到玉案后坐下,女帝冷声道:“两位爱卿不必再争了,朕,绝不会向镇北侯低头!”

“是,陛下。”

左云祖闻言,立即很识趣的躬身回应。

陛下既然执意要打,他哪敢再说半个不字?

“左爱卿,我大乾现有多少人?多少户?”女帝忽然开口问道。

“回陛下,根据前两年的统计,全国共有人口四万万左右,八千余万户。”

左云祖没有多想,直接报了一个数字。

大乾的人口,是由他下辖的属官户曹主管。

4万万,就是四亿人。

大乾并非巴掌大的小国,而是一个西至雪山,东临大海,北到荒原,南靠汪洋的庞大帝国。

而且,还是一个安居乐业承平了一百多年的繁荣帝国。

东西南三面外患夷族完全是被碾压式的打击,始终一蹶不振。

唯一的北蛮死敌,一直被挡在国门之外,前不久也被彻底打残。

因此,自大乾开国以来的数百年时间,人口得到爆炸式的增长,几乎发展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鼎盛阶段。

国内为何能动则几十万上百万的大军?

这就是主要原因,人口基数太过巨大,物产也极其丰富,朝廷又施于仁政繁荣了百多年,家底深厚。

简而言之,要粮有粮,要人有人。

刚听到陛下突然问及这个事,左云祖和高万年都意识到了缘由。

果不其然,

女帝微微点头,冷目道:“朕决议,即刻起,三丁抽一,四六征税,最低招募两百万大军和对应粮草,以防不测。”

“这……陛下,这……是否有点太苛刻了?”

左云祖吓了一跳。

他想到了陛下询问户籍数,肯定是为了征召士卒筹集粮草对付镇北侯,却没想到竟然这么严重。

就是高万年的面色也有点动容。

三丁抽一,但凡有三个男丁以上的户籍,就得招一人强制参军。

四六征税,更是严苛无比,每户强征四成收成。

此令一出,必将动摇整个大乾百姓的富足根基,步入生存艰难乃至十分困苦的境地。

“不必啰嗦!此事朕心意已决。”

女帝抬手,语气不容置疑。

林苍擎的这份奏报,让她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

若不尽快准备,一旦余下的五十多万王师被击败,京都将瞬间陷入危局。

至于百姓艰难困苦……

如果皇位没了,大乾百姓生活的再富足,于她,又有什么意义?

“喏,微臣这就去办。”

“是。”

左云祖和高万年见此,只能收起劝说的心思。

就像以往那般,凡是陛下决定的事情,根本容不得他人质疑。

正当两人领命退下时,另一名公公疾步进入御书房。

“陛下,河间郡守传来急报。”

“急报?”

女帝拧了下眉头。

本以为是出了什么事,但接过奏本看了眼,眉头当即舒展了下来,乃至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然后,她把奏本递给两位丞相,笑道:

“康清寿上奏谏言,打算在河道内搭建一道浮桥。”

“以货船为基,首尾相连,铁索捆缚,沉船碇稳固,再于其上铺设木板,方便走马行车。”

“此人看似平庸,却能想到这个主意。”

“不错,若浮桥搭成,不必分批用船只运送粮草和士卒,效率快了许多。”

“传朕旨意,康清寿的一应所请,准了。”

“再传一道旨意,令林侯驻扎原地,不得妄动,静待援军。”

“他不是要20万兵马么?”

“但区区20万怎能足够?朕……给他送去150万大军!”

“加上原有的50万,总计200万之巨!”

“100万灭不掉镇北侯。”

“那朕就倾注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