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推背图之大唐帝国 > 第204章 劝退风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士廉去世后,李世民还正处在悲哀中,这时候朝廷上发生了一件事,搞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事情情况是这样的:

齐州人段志冲向圣上上了一个奏章,请求圣上把朝政交给太子李治,做一个太上皇。

太子李治看到这个奏章后,不敢隐瞒,立即呈上李世民御览。同时,他满脸忧容,惶惶不可终日,就急忙找到袁天纲商量对策,说话时直掉眼泪。

袁天纲听罢,微微皱皱眉,平静地说道:

“太子殿下,你不必惊慌。圣上不会因为一份奏章而怀疑你。至于这位齐州人段志冲是受人指使还是自己主张,这个就不得而知了。”

李治诚挚地问道:“姨父,我正是担心段志冲是受人指使,有意挑拨我与圣上的关系。”

“太子殿下,俗话说:高处不胜寒!自古太子之位是不好坐的,稍有不慎就遭到觊觎者的暗箭中伤,或引起皇帝的猜忌。汉代戾太子刘据就是前车之鉴。” 袁天纲感叹道。

李治听罢,急切地说:“姨父,我本无意做太子,太子之位是圣上与舅父长孙无忌硬塞给我的。自从我当太子后,每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太子殿下,你既然已经坐上太子之位,就安心做好一个太子,而不是总想着让位。” 袁天纲劝解道。

“如今这个段志冲的奏章,我该如何应对?请您指点我一二。” 李治忧虑地说道。

“谣言止于智者!” 袁天纲平静地回答道。

“此话怎讲?” 李治疑惑地问道。

“首先,圣上不会在意这个奏章是否是受人指使;其次,作为你的舅父长孙无忌会坚决要求严惩段志冲,既可以洗脱自己的嫌疑,也给群臣们一个警示:谁想在太子之争中火中取栗,他就是下场!” 袁天纲解释道。

在袁天纲的一阵劝解下,李治才内心稍微安定下来。但他仍然不放心地问道:

“姨父,即使圣上不予追究此事,但是圣上现在年事已高,疑心病越来越严重,这件事会在他心中扎下一根刺,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袁天纲徐徐说道:“太子殿下,自古皇帝与太子就是一个矛盾体,他们既是父子,又是皇位的竞争者。每位皇帝都希望自己长命万岁,但天不假年,当皇帝年老体衰时,就非常担心自己的皇位被人夺去,而太子就自然而然处于皇位的竞争者地位。自古皇帝与太子是一对矛盾体,既相爱、又相互猜忌、防范。在皇权面前,父子之情抵不住皇权的诱惑。

但凡皇帝是文治武功的雄主,希望太子的能力既不能太强而超过自己,也不能能力太弱而担心其继承皇位后江山不稳。作为太子很难把握、拿捏这种尺度,表现的过于积极,怕引起皇帝的猜忌;表现的过于消极,怕引起皇帝的鄙视。因此,太子这个岗位是天下最难当、最受气、被废指数最高的岗位。

封建王朝实行的是嫡长子宗法制度,目的就是太子之位不是靠能力得来,而是靠嫡长子的身份继承而来,以杜绝其他皇子的觊觎之心,保证皇位的正常、顺利传递。但是,从古到今,有不少太子是不得善终的。例如汉代戾太子刘据被逼造反;隋朝太子杨勇被谗言废掉;前太子李承乾铤而走险谋反等。”

“请姨父教教我太子的自保之道?” 李治听罢袁天纲的话,心惊肉跳,急忙向袁天纲深深鞠了一躬。

“太子自保之道:对圣上以孝;对群臣慎言;多亲近君子,远离奸邪之人。这样,则自保无忧了!”

李治听完袁天纲细致入微地分析,才内心安定下来,但他仍然不放心地请求道:

“听闻姨父是当代诸葛孔明,请您帮忙算一卦以断吉凶。”

袁天纲看出李治还是不甘心,为了使其安心,于是从怀里掏出三枚开元通宝铜钱,把这三枚铜钱放在手中摇晃,把手中铜钱甩在地上,然后反复做了六次后,占卜得“同人之无妄”的卦象。

袁天纲向李治解释说:“天火同人下卦为离,上卦为乾。

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谋望从前不着实,幸遇明人来指引,诸般忧闷自消之。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民百姓。上天下火,火性上升,同于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济,人际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袁天纲又继续解释说:“我又占卜出一个变卦:天雷无妄的卦象。下卦为震,上卦为乾。象曰:飞鸟失机落笼中,纵然奋飞不能腾,目下只宜守本分,妄想扒高万不能。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动而健,刚阳盛,人心振奋,必有所得,但唯循纯正,不可妄行。无妄必有获,必可致福。

以此卦象推算,太子殿下宜静不宜动,以静制动,谣言与猜忌就随风而散。”

果然,第二日圣上看到这个奏章后,就把这个奏章交给重臣们讨论。

长孙无忌等人请求诛杀段志冲。李世民手书诏令说:

“五岳直插霄汉,四海延亘大地。纳污藏垢,无损于山海的高深。段志冲想以一匹夫的身份让朕退位当太上皇,朕假若判定他有罪,则表明他的正直;假若判定他无罪,则就说明他的狂妄。这就像一尺长的云雾想遮蔽天空,则无损于天空之大;一寸云彩想玷污太阳,则无损于太阳的光明!”

于是就对段志冲的奏章置之不理。就这样,一场即将到来的腥风血雨被洗涤地无影无踪,李世民对李治仍旧信任如故,李治的太子之位仍然是坚若磐石。

事后,太子李治见到袁天纲,衷心地佩服道:

“姨父,您真是神机妙算!”

袁天纲微笑地说道:

“太子殿下,是您多虑了!你作为圣上与文德皇后所生的嫡三子,嫡长子李承乾已被废,已在谪居地去世;嫡二子李泰也被降职为濮王,已从太子竞争中彻底败退;目前你做太子的名份已定,天下归心,圣上不必再为皇子们夺嫡之争而忧虑。

上次我曾跟你说过太子自保之道:对圣上以孝;对群臣慎言;多亲近君子,远离奸邪之人。这样,则自保无忧了!”

李治听罢,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感激地说道:

“谨听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