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怕齐烨,并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
怕齐烨,不过是一个共识罢了,各世家,各官员,尤其是掌权的掠夺者阶层们的共识。
齐烨,不应存在,不应存在大康朝,不应存在任何朝代。
他没有任何正经的官职,又和每个衙署都打过交道。
三省、六部、九寺朝中各部与他打过交道的衙署,可以说是无一幸免。
中书省几乎没与齐烨接触过,更别说摩擦,再看如今,中书令成了他的“世伯”。
门下省侍中,全靠一个贤相熊思贤撑着,结果呢,几次与齐烨摩擦,亲孙女都搭进去了。
尚书省更不堪,三成官员落马,两成官员请辞,剩下一半夹着尾巴做人,担着尚书令的曹权国,那都快在脑门上刻上“齐烨是我爹”五个大字了,在朝堂上混,和滚刀肉似的,你惹我是不是,你惹我是不是,你等殿下回来的!
六部也没好到哪去,就说工部吧,每当有人提起齐烨的发家史,工部就会被网暴一次,,整个衙署被齐烨带着小弟堵住门口揍。
最开始接触齐烨的也有户部,户部多聪明啊,认错快,态度好,户部左侍郎喻文州还第一时间将他儿子“割让”出去了,之后随着齐烨含金量不断上市,户部的牌面也越来越足,得到的好处和实惠越来越多。
吏部倒是没和齐烨产生过自己冲突,可吏部绝对可以说是被齐烨搞的最惨的。
每当齐烨闹一次事,一大批官员落马,吏部的“公信力”就降低了几分,还要本宫中连喷好几天,并且要加班至少好几个月,重新选调官员,补齐各衙空缺。
兵部倒是没遭受过实质性的打击,就丢过一次脸,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因为丘神威的事,属于是受了无妄之灾,被齐烨手下的公输甲堵在衙署门口,连兵部牌匾都差点给拆了。
这也就罢了,自从齐烨出道后,只要是出京,南地平乱干逆贼,东海平叛干舟师,本来都是兵部的活,结果朝堂上一问,兵部就是仨字,不道哇,也属于是因为齐烨整天被网暴。
礼部更别说,齐烨是想起来了就锤两下,想不起来就骂两声,陆陆续续也被齐烨有心无意的搞掉了一些人,直到科考时,齐烨才给了一记狠的,让礼部沦为了笑柄。
刑部因为很少掺和朝堂上的政事,倒是没遭受过齐烨毁灭性的打击,就是前前后后有几个官员请辞以及一个文吏自缢了,因为当初公输甲一大家子背锅被押入大牢就是这群人经手的,齐烨越牛b,公输甲越牛b,公输甲越牛b,刑部的一些官员就越怕被翻旧账,整日吃不好睡不好。
不过刑部当缩头乌龟当的好,从来不冒头,直到因为科考的事,钟茹雅和齐烨勾搭到了一起,俩人王八看绿豆,越看越对眼,之后齐烨离京,刑部尚书钟茹雅在朝堂上一直为齐烨摇旗呐喊,很讲江湖道义。
至于九寺,比六部还惨,最掌实权的鸿胪寺、太仆寺,都是被一锅端的。
鸿胪寺直接彻底大换血,太仆寺还不如鸿胪寺呢,掌管的是马政的事,寺卿每天和个三孙子似的,去年管只是南庄管事负责马照的管事余大贵叫大哥,和个舔狗似的,深怕再招惹到幽王府。
好歹是九寺之一,最多也就能够到余大贵这层关系了。
就这,好多人羡慕都羡慕不来。
不过后期余大贵担任书楼山长了,懒得搭理太仆寺了。
还有一个有实权的,极为特殊的衙署,大理寺。
按理来说,大理寺应该和齐烨打交道最多,就齐烨这个状态,这个操性,不说后来,就说前期,大理寺应该想办法收拾收拾齐烨然后再被齐烨给一锅端了才是。
结果从齐烨从出道到站在巅峰,大理寺一个屁都没放。
当时人们还有点想不通,大理寺就这么有先见之明吗,齐烨刚出道就知道他不能招惹?
后来大家明白了,他妈的大理寺寺卿是齐怀武的人,寺卿管齐烨叫少爷,齐烨之前“犯”的好多事都是大理寺给压下来的。
当时人们还寻思呢,大理寺藏的也太严实了。
是挺严实的,连齐烨都不知道这回事。
除了这三衙衙署外,其他九寺衙署,没实权,也没那个资格招惹齐烨,因此才幸免于难。
总之在京中,各家各户各衙署,谁要说没被齐烨收拾过,出门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
这是京中,再看京外。
齐烨不是武将,却接连两次临危受命去平乱,平反!
最主要的是,齐烨一开始还不是奔着平乱平反去的。
去南地是查案,查兵部尚书吕元嘉身死一案。
案子还没查明白呢,南地世家被挨个削了一顿,唯一没被收拾的也只有喻家了。
当时人们想的是喻家就是喻家,国朝第一世家,齐烨不敢动。
后来大家明白了,齐烨没动喻家,那是因为他关门弟子姓喻,但凡他没这个徒弟,喻家也够呛。
之后案子查明白了,关外反贼立国开始攻关了。
然后,就没什么然后了,反贼被干死了,帮他造反的一群山林各部们,管齐烨叫万王之王,山林十万战卒,没有统一信仰的神只,但他们有统一的精神领袖,汉朝幽王府世子,齐烨!
平乱回到京中,齐烨依旧不消停,这次开始收拾读书人了,通过收拾读书人,大家又被刷新了认知,齐怀武的事,西域的事,被一一解密。
人们这才反应过来,以前还觉得齐烨心狠手辣,现在明白了,世子殿下太他娘的仁慈了,他们要是有齐怀武这样的爹,直接造反得了。
之后又离京,去东海,还是平乱,相比东海的世家,之前南地的世家运气简直不要太好,至少南地世家还活着,还存在着,再看东海,现在大家都怀疑东海还有没有“世家”这种东西的存在了。
平舟师乱军,厉良玉造反连一个月都不到,脑袋被送到京中了。
大致意思就是卧槽,造反了,赶紧准备一下,然后没等两天朝堂上还研究应对之策呢,齐烨让人给厉良玉的人头送到京中了。
瀛贼趁虚而入,四大船军,最为精锐的西方船军,让齐烨揍的全军覆没。
为了救麾下司卫,一条船,不足千人,前往瀛岛,占了两处门户之地,鹿川、弥斗二城。
弥斗什么战况具体什么细节,不知道,反正现在大家知道瀛岛皇城中央军去了,至少五万人。
现在,齐烨回来了,那么结果可想而知,瀛岛精锐中的精锐,中央军,按照齐烨历来的做派,应该也是全军覆没了。
这就是齐烨,非是文臣,朝廷之上可以指鹿为马。
非是武将,可号令山林十万战卒,被诸部称为万王之王,被天下闻名的幽骑称为少主,也是现在幽骑的两个主人之一,更是未来幽骑的唯一主人。
只是顶着世子和抱刀司大统领的头衔,却将有着无数特权的天子亲军养成了私军,宫中还喜闻乐见和捡了了大便宜似的。
书楼学子不断为朝廷输送新鲜血液,假以时日,齐烨足以称得上是门生故吏遍天下。
南地、东海,民间、士林、威望不二。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个王府世子,谁不惧怕。
试问,这样的一个人,又如何不将恐惧他变成一种普遍存在的“共识”。
大康朝,如今因为齐烨的存在,别说那些年轻俊杰黯然失色,就是重臣、老臣,也要退避三舍避其锋芒。
这就是齐烨如今在国朝的地位,在所有“大人物”眼中的凶名。
这样一个人,回来了,就站在大殿之中,谁敢造次,大过年的,谁没事会去送死?
大朝会,就这么结束了。
太子忙活了大半个月的事,一点进展都没有,齐烨回来了,基本上拢共就说了三句话,没兴趣,滚,以及谁赞成谁反对,还有我他妈问谁赞成谁反对,差不多就这三句话,事情被解决了。
散朝,齐烨是第一个走出去的,大殿之外候着一群人,多是身穿甲胄,皆是伤兵残将。
一群人,勾肩搭背的离开了皇宫。
监国的太子没有挽留,齐烨第一个离开,和太子连招呼都不打,很失礼。
太子非但没有恼怒,反而大感颜面有光,因为大家都看出来了,齐烨没“回家”,衣服都没换,回京第一件事就是入朝。
大家也并不觉得奇怪,齐烨,怎么能为了和监国太子叙旧而留在宫中不回南庄,监国的太子,散朝之后快马去南庄找齐烨叙旧才对。
事实上太子也是这么干的,群臣散去后,康骁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刚要走出去换衣服,太子突然看了眼龙椅,鬼使神差的,又坐了下去。
“齐烨回了京,孤,又发觉这龙椅似也不是那么如坐针毡了。”
司空野下意识点了点头,要是有世子殿下给咱家当靠山,咱家也敢坐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