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大明摄政 > 第735章 千百年来的内卷传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5章 千百年来的内卷传承

被文官集团当孩子耍了大半辈子的弘治皇帝,或许他自认为如今已经改变过来开始广泛接受意见但所有结果最后都要自己再度进行总结分析。

但是事实,他内心深处仍然藏着一条线,那条线叫信任危机。

一个破碎的镜子,不可能恢复到完好如初的地步。

弘治皇帝这是一个人,这是一个中庸守成之君,他没有那么完美,终究是被人性左右的。

这就让他既想要这些书院学子能考的更好能够在未来辅佐朱厚照给朱厚照减轻压力,但又担心书院的学子未来跟这些文官一样,心变了,不再跟朱厚照是天然的统一战线,导致朱厚照重蹈他的覆辙被这些书院出来的官员糊弄,当孩子欺骗。

这,是他这个父亲不能够允许的。

所以,在这种矛盾的情绪下,弘治皇帝才会在得到此次顺天府乡试书院再度霸榜的消息时,陷入一种复杂的沉默。

人性太复杂了,复杂到弘治身为帝王也不得不过多揣测谨慎对待。

“这......”

“这只是你自己个人的猜测吧?”朱厚照犹豫,父皇心思有那么犹豫复杂吗?

他怎么没看出来呢?

“因为乡试榜单送来的时候你一个劲在笑在吹牛波一,根本没注意到父皇的表情,那时候父皇的眼神复杂急了。”朱厚炜摇摇头。

就那个眼神,如果是演得的话,那放到北影教材里简直就是教科书一般的存在,充分将一个帝王任人和忌惮的复杂情感呈现的淋漓尽致。

放在小鲜肉身上的话,一辈子都不可能出来。

“而我之所以答应,也是因为后面刘建、李东阳、谢迁三位师傅提出要求后,我观察到了父皇的眼神微微一亮。”

“显然,父皇那时是心动的。”

“阁老提议,父皇心动,这其实就是一种将成的大势,或许我们拒绝这件事确实能搁浅,但对于父皇而言其实就是一个小疙瘩,不严重但很容易在这个坑里陷进去。”

“所以,不妨就顺着他们应下了。”

“况且,咱们也不仅仅只是拿到了科学院这本来就既定的衙门建制,还有一点你可能忽略了。”朱厚炜一笑,刘建他们提出的另一个细节,才是他选择答应下来的原因。

“哦,是什么?”朱厚照疑惑问道,同时心中不解的很。

他是和厚炜一起在那参与商讨的吧,自己怎么就漏了这么多呢?

难道真是本宫自然而然站在书院一边成为了当局者陷入了迷局,而厚炜把自己摘出去成为旁观者所以才看清了一切?

我靠,这镇国府又不是本宫一个人的,凭啥只有本宫一个人当局者迷!

朱厚照心中有些置气,但略带思索又乐了。

这样也好,厚炜看事情没他这么意气用事,以后有厚炜帮他看着这些官员他就算去肆意疆场也不担心被蒙蔽了呀。

嘿,这好,不愧是本宫打小就看好的常务副太子。

“别卖关子,快说。”想通的朱厚照赶忙催促道。

嗯哼?

我也没卖关子呀,倒是你脸上表情风云变幻现在突然傻乐一下是咋的了?

朱厚炜莫名其妙,全然不知道就在那几个呼吸间朱厚照内心已经给自己说服了。

“就是天下学子选考啊。”

“选考?那咋了,又不是必考,补考也行啊。”朱厚照诧异道。

“哦?那要是一道题放在你面前,别人都做了且都做出来了,你做不做?”

朱厚炜“哦?”问道。

“那本宫当然做啊,凭啥别人都比本宫高......”

朱厚照下意识开口,随即哑然。

“你的意思是?”朱厚照眼神一变,赶忙问道。

“对啊,这就是正常人的潜意识。”朱厚炜微微一笑。

华夏,古今出名的卷王之国,不管是考试还是什么都卷的离谱出奇。

现在这可是关系到自己人生轨迹的大事,你告诉他选做可以不去做?

你看他鸟不鸟你哦!

到那时,不用朱厚照、朱厚炜去推动,学子们自己就会捧起除四书五经之外的教材,自发开始攻读。

这不比被动的宣传要好的多?

“四书五经出来的书呆子可以说几百个都难出一个真正懂得如何治理一地之人吧。”

“他们自认为读了些四书五经,就能跟前宋宰相赵普一样半步论语治天下了?”

“我呸,基本是考上了之后还是要朝廷、政府培养慢慢学。”

“与其如此,不如让他们自己开始卷,卷数理化地技等等到时候真正能派上用场的学科。”

“到时候,只需要将所学逐渐熟练的朝着实际使用方向转变就是了。”

“这样选出来的实用性人才,不比现在每年考出来的废柴们好的多?”

朱厚炜说道。

其实要数聪明才智,能考到这一步的不可能存在傻缺白痴,但高分低能这个词可不是后世才有的形容,放在这些科举出来五谷不分的文人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

所以,朱厚炜才会那么轻松就答应下来。

只要这个附加试一开,即便根本不强迫天下学子去答这些题,他们自己也会朝着这上面靠。

这点,甚至连谋都不用谋,因为人性如此。

体会过后世卷破天氛围的朱厚炜,可太懂国人的心理了。

“到那时实用人才自然而然就会替换掉朝廷内那些没有能力的‘巨婴’,不用咱们动手后面天下的学子便都会成为现有官员最大的竞争对手。”

只要这些被“主动”往附加题卷的考生进入了官场,他们身上那别人不具备的实干本来自然就会成为现在官场中巨大的另类,从而更好的带动整个官场开卷。

这就是鲶鱼效应。

说起来,某种程度上来说朱厚炜还得谢谢刘建他们提的建议。

这不经意的举动可是将“新学”的推广之路拓宽了不知道多少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