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农门状元 > 第981章 聪明人读书有方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平虏最近确实有认真学习,然后摸索出一种套路。

如今最流行的是《滕王阁序》那种骈文,不仅命题,还规定句式,相当于在螺蛳壳里做汤,得套上规定的外壳。

王勃毫无疑问就是写骈文的好手。

平虏把收集到的名作范文都读了一遍,把各种词汇分门别类的归类,然后拼凑出了一篇辞藻华丽的玩意去给父亲看。

“爹!我可真是个天才!把这些好词好句抽出来凑一凑,就是一篇文章。”

七郎拿起一看,语句虽有不通的地方,却花团锦簇,挺能糊弄人。

但实际情况,四六骈文确实就有这毛病。

以至于到后期,韩愈会提出“古文运动”,反对这种自六朝以来兴起的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

平虏这篇文章虽然语句有些问题,但用典和文法没错,改一改还真能用。

“你这小子,书没有白看啊。”七郎似笑非笑地赞了一句。

这儿子可以,搞出一个“四六骈文生成器”!

平虏得意地说:“能行吧?等我收集更多词汇和典故,压倒王勃也不是问题!”

七郎微笑:“你能够总结出这个,证明书还是读得进去的。将来中状元也可能,爹看好你!”

“爹,你当年想得出这种套路吗?”赵平虏神气地问。

七郎轻轻敲了敲小儿子的脑袋,“瞧你得意的!爹要是像你一样,就中不了状元!”

他在国子监的时候,年年岁考都数一数二,也就唐璿能跟他争一争。

本朝状元内定是潜规则,但他若没有真本事,先帝也不可能内定他。

能像刘植那样,在进士名单上挂个名字,已经是皇恩浩荡。

平虏这小子,起点比当初的七郎好多了,有个了不起的父亲呢!

但小孩子还是要鼓励的,七郎说:“你这套路不算错,但词汇和典故还需要学习,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好好读书吧!”

赵平虏连连点头,爹爹说他不错!

也就是说他确实可以中状元了!

平虏兴高采烈地拿这套“四六骈文生成器”,生成好几篇华丽漂亮的文章给小伙伴们看。

赵禧和赵正都赞平虏聪明,李弘却说:“你既有此技巧,为何提前暴露?”

赵平虏:……对哦!

还没到岁考呢,就把自己总结的套路暴露了!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小小岁考而已,我的对手不是太平书院这些学子,而是天下名士!”

“壮哉平虏!”李弘鼓掌,“我读书比你好,你能中状元,也就是我中了!”

这对“明君贤臣”顺利进入互夸模式~~

赵平虏还写了一封信给长安城的堂兄们,苦恼地表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小小年纪就那么聪明,长得又俊俏,可如何是好哦!

临近年底,下乡支教的学子们陆续回来,参加岁考。

太平学院仿国子监的学制和规定,每门经典的修业年限,最短为一年,最长为三年,考试成绩分“通晓”、“及格”和“不及格”。

不及格是要受罚的,还可能被逐出学院。

下乡支教的学子们除了教乡民识字,还要帮忙秋收。

一些娇生惯养的郎君还是第一次干农活,掌心脚底都磨出水泡,乡野生活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和农人的苦相比,读书的苦根本算不了什么!

一定要珍惜读书的机会,来年进长安考入国子监,才不辜负赵大都督的期望!

小小年纪的赵平虏告别小伙伴们,提着他的小考篮,姿态潇洒地走进书院。

……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紧张的。

考砸了,大唐第一聪明人的面子往哪搁?

太子殿下的面子往哪搁?

他唉声叹气地走进一间小房子,这里大多是学渣,比如冯刺史家的一串小冯。

看到不足十岁的都督府小郎君走进来,学渣们都对他行注目礼。

这几日,他们的爹娘给赵平虏拉足了仇恨。

“赵郎君才这么小,你若连他都考不过,就别读书了,都下南洋贩昆仑奴去!”

……他们倒是不介意下南洋,只是对昆仑奴不感兴趣!

知道赵平虏是来打他们的脸的,学渣们全都气咻咻。

可一看赵平虏耷拉脑袋,跟吊起来的老鸭似的,学渣们顿时心平气和:同是天涯沦落人。

都是被爹娘逼的吧?

要不然谁愿意来考这鸟试?

是蹴鞠不好玩,还是下河摸鱼不香?又或是荔枝湾的花娘不好看?

赵平虏依靠人畜无害的神情赢得了众人的同情心。

他才刚坐下,旁边一个小冯就说:“考不过也无妨,来年再考。你父亲若是生气,你就躲去祖父、祖母那里。”

显然,这是一个习惯挨罚的。

小冯见赵平虏耷拉着不说话,接着说:“当爹的,对自家儿子几斤几两,心里没点数吗?”

赵平虏:……

他问了一问,得知这个小冯就是许敬宗的小外孙,不禁说:“你外祖的文采是先帝都赞赏的,长安城还有人说起他。”

“哦……”小冯漫不经心,“那他还不是被流放岭南?”

所以他从小就知道,文采好是没用的。

赵平虏觉得挺有道理,对小冯刮目相看!瞧瞧小冯多通透,当学渣当得多坦荡啊!

不一会儿先生进来,众学渣们停止说话,老老实实地坐好。

先生发下卷子,目光落在赵平虏身上,和蔼地微笑。

赵平虏端端正正坐着,开始认真审题。

他和小冯到底是不一样的,他在弘文馆陪皇子读书,有大儒教导。

若是考砸了,连弘文馆的先生们也没面子啊!

但考得太好,小冯们又得下南洋。

现在问题来了,他是考“通晓”呢?还是考“合格”?怎么控制好分数呢?

前面都是填空题,考的是对经义的熟练度。

最难的就是诗赋,也就是限制题目和韵律的命题作文。

身为一个大唐人,哪能不会作诗?

赵平虏淡定地使用骈文生成器。

他近日又请骆大哥、卢大哥写了几篇范文,把辞藻和典故收集在资料库里……

没用多久,他就写了一篇花团锦簇的骈文,读了一遍自觉很满意。

最关键的是,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是称颂朝廷的仁政、赵大都督的爱民如子……

他还不经意地点出“我爹是都督”。

完美!

赵禧和赵正、李弘都在学院外面等着,见赵平虏跟一群学渣说说笑笑走出来,都抽了抽嘴角。

不是吧?

都把自己比做孔子了,居然就这水平?

夫子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小冯跟赵平虏分别,还豪气地说:“你没处躲就来我家啊!我有几百个堂姐,你随便往哪个屋里一钻,你爹不能进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