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第347章 小满的心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山更急了,着急地问:“三姐,有事你就说啊?我们是亲姐弟,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小满低着头,眼泪一滴一滴地往下掉:“山子,不关洪家的事,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已经生了两个闺女,这胎,神婆说我的还是闺女。我......”

孙山秒懂,他还记得小满想找一个读书人的夫婿,做童生娘子,秀才娘子。

后来发现愿望实现不了,改成要当童生阿娘,秀才阿娘。

如今三年抱两,全生闺女。做童生阿娘,秀才阿娘这些放一边,生不到儿子,才是最着急的。

孙山看着她未隆起的小腹,心疼不已。

这么连续地怀孕,对她的身子可不好。

孙山安抚地说:“三姐,这些事不能着急,生子生女不能人为,全凭天意。三姐,你听我的,生完这胎后,要好好调养身子,不要那么快又怀了。”

小满立即反驳:“山子,你不懂。生完了,肯定要赶紧拼一个儿子出来。我可不想像阿娘那样。”

小满其实很害怕自己像苏氏,她不想过着被骂生不出儿子的生活。

孙山理直气壮地说:“三姐,你还记得我去看过御医这件事不?”

小满不懂地问:“山子,我记得。莫非御医有生子的药方?”

小满惊喜地看着孙山,希望他回答有。

孙山摇了摇头,小满一阵失望。

孙山继续说:“我在看病前,那个御医正帮一个妇人看。他说妇人连续怀孕,不仅对身子不好,还会继续生闺女的。想要生儿子,一定要调好身子,隔两三年再生。”

小满不解地问:“山子,这是什么缘故?为什么连续地生,会一直生闺女?”

小满想到自己连续地生,没停过,还真的一直生闺女。

加上这次隔了几个月又怀上了,怪不得肚子里的是闺女了。

孙山哪里知道什么原理,这一切都是瞎掰的。

他只不过是想小满注意身子,不要为了生儿子连命都不要。

孙山一本正经地说:“三姐,我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反正那个御医就是这么说的。他说了,要是一直生闺女,不断地生就会一直是闺女。必须等身子恢复,隔两三年后生,才有机会生儿子。三姐,你可要注意了,想要生儿子,就不能不间断地生。”

小满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信孙山,还是不信孙山。

山子一向乖巧懂事,这么重要的问题应该不会说谎吧?

孙山继续安慰:“三姐,就算像阿娘也不很差,阿娘可是有个秀才儿子,如今走到哪里,谁不敬着她。”

小满愣了愣,恍然大悟地说:“山子,你说得对,就算像阿娘也不差,阿娘苦尽甘来,好日子还在后头。你三姐我也一定会这样的。”

小满的话像回应孙山,又像给自己鼓劲,或许两者都是。

孙山也希望小满能幸福,只不过她的路注定颠簸许多。

连续生了两个闺女,不仅小满忧心忡忡,作为过来者苏氏也愁眉锁眼。

不过苏氏不是懂安慰的人,她只会跟着小满一起发愁。偶尔会带着小满到处拜拜求子,就差一点要吃“神药”的地步。

因为是过来人,苏氏吃了不少求子药,结果没用,所有小满才没被拐去吃“包生子”药。苏氏不是怜惜身子,而是不想浪费钱吃那些无用的“包生子”药。

小满回娘家探亲的时候,苏氏偷偷摸摸地带着小满到野猪坡向孙郎中求子,因为苏氏在这里生子,她自我感觉这里能有大帮助。

嘴里念叨着让公公拉路过的一个投胎男子到小满的肚子,好让她能顺利生下洪家孙子。

这一刻小满对苏氏有点释怀了,她连续生了两个闺女,才真正体会到当初苏氏的惶恐。

苏氏打她们几姐妹,那是无能的反抗,就像她现在看到两个闺女,也看不顺眼,心里想着为什么不是两个小子,就算不是两个,一个也可以。

小满满脸惆怅地乞求阿爷保佑她生小子。

孙山找到三姐夫洪成林聊天,旁敲侧击,发现洪成才对两个小闺女可喜欢了,刚才大闺女要骑马马,洪成林立即给化作一匹马让她骑着。

孙山丝毫看不出洪成才为儿子烦恼,也没有责怪小满生不出儿子。

孙山相信完全是小满自我忧愁,自我惶恐。

哎,孙山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些事,他只能安慰,其他大概什么都做不了。

转眼年就过去了,孙山再次踏入回漳州府的求学之路。

他现在也烦恼,不知道该去哪里求学。他的唯一关系只有孙大姑,本来想问问大表哥有没有好书院介绍,最好就是那种不用考试,直接进去读书,学费实惠的书院。

但大表哥正在忙于会试,只能等他考完再说。

孙伯民已经收拾好行李,再次陪同孙山一起到府学。

孙伯民虽然是个老农民,自个的儿子满脸愁容还是感受到的。

孙伯民皱着眉头问:“山子,你怎么了?过年的时候都不开心的?遇到什么事?”

孙山可不会说为自己找不到学校而烦恼,这样不仅没用,还给孙伯民带来烦恼。

随便找个显而易见的理由说:“阿爹,我担心考不上举人,大表哥考了三次才考上,我害怕考四次也考不上。”

孙伯民还以为什么事,满不在乎地说:“考不上就考不上呗,还能怎样。你现在考上秀才了,阿爹已经很满足了。”

顿了顿,继续说:“山子,莫要多心。如果举人那么好考,现在满地都是举人了。

哎,咱们黄阳县一个举人都没有,阿爹就知道很难考了。你莫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就算考不上,咱们家也无所谓。

你这个秀才公在孙家村,不,应该在黄阳县也很好用了。能考上举人,阿爹阿娘肯定很欢喜,考不上,阿爹阿娘也无所谓,只要你平平安安就好。”

随后孙伯民好似想到什么,乐呵呵地说:“你考不上,就让我的孙子考,孙子考不上,就让曾孙考,嘿嘿,总有一个会考上。

你看看你大姑,走出孙家村,嫁到府城,生了个儿子能考上举人。

同样你考上秀才,生个儿子,也会能考上举人的。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会一代比一代强的。山子,莫要灰心,看开些。”

孙伯民这么一说,孙山倒是一乐,也有点释怀了。

他现无能为力找好的书院,那就慢慢找,不能太强求。

如果命运非要这样安排,孙山也只能接受。

不过书院还是要好好找,用心找,只不过不强求立即找到。

孙伯民扛着大包小包,桂哥儿也扛着大包小包,告别了孙家村,搭上曾家镖局的车队,继续往漳州府的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