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锦鲤一家跪在地上,那内侍高举皇后懿旨,大声宣读:

“皇后诏令,今有皇孙姬云泽,品貌端庄,才艺出众,德行高洁。

闻,林家有女,学识渊博,品性谦和,出类拔萃。

本宫以为,二人相配,必能妻夫和睦,早生贵女,永享太平。

是以,特颁懿旨,令二人挑选吉日良辰,举行婚礼。”

一家大小磕头谢恩起身后,那内侍才笑着把杏黄色带着龙纹的懿旨双手递给林母。

“恭喜林夫人了,养了个好女儿啊。

我走前可是听说当今有意赐小殿下为公主呢。

还将肖博士肖大人送了来,专门教导林娘子,如今人就在善信镇。

只要林娘子考上进士,日后林家,可就飞黄腾达咯。”

“只是皇上的意思,如今这门婚事还不宜声张。

所以礼官在善信镇买的宅子等,五天后是吉日,到时候林家一家作个见证,婚礼先简办一下,以后回京再大办。”

内侍其实完全不必提醒林家后面的话,反正惹了皇上不喜也与他无关。

不过他也不介意卖个好,这林家的秀才娘子只要好好哄着皇孙殿下,以后入京为官,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太女太傅都是贵人,他虽然是废人一个,还是有亲人在外面的,结个善缘,也多条路。

“多谢大人提醒,我们一定会守口如瓶。”

林玉兰立马就听懂了,掏出荷包递给那内侍,还连连点头致谢。

至于宅子什么的,呵,皇孙,那不是想买什么买什么,有什么好惊奇的。

倒是听说给林锦鲤送了个老师来,心里狠狠颤动了一下。

难怪都说红尘富贵迷人眼,天上神仙都难免呢。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罢了,若是真去了京都……林玉兰压下心里的波澜。

打铁还得自身硬,看来以后要更加督促锦儿读书的事了。

内侍接过荷包,看都没多看,这乡里人家,在懂事,那也拿不出什么,再说他也不是图这个才接了这差事的。

“那我便去善信镇等着了,五日后再会。”

说完就出了院子,由一个年纪不大的内侍躬身扶上了马车。

林锦鲤一家看着马车走远,还大眼瞪小眼的沉默了好一会儿。

“走吧,咱们进屋。”

林玉兰拿着那杏黄的懿旨带着一家人往屋里去。

林远现在大了,都没有以前那么活泼。

反而是林锦鲤,对现时的皇后懿旨很好奇。

立马屁颠屁颠的跟在林母后面进了屋。

一家七口,围着桌子上的绢帛看了半晌,林母才小心的收了起来。

这东西,以后婚事昭告天下了,是要送去祠堂供奉起来,让后辈瞻仰的。

村里大事小事的,都瞒不住人,那内侍以为自己很低调,选了个最次的马车。

但是那马车在村民眼里都是很华丽贵气的。

村里想看热闹的多的很,又怕是什么贵人冲撞了。

这不就找上了村长和族长。

懿旨收起来没多久,村长和族长都来了林家。

她们不是约好一起来的,是在林锦鲤她们院外碰见的。

敲门声一响,林玉兰就让林锦鲤避开,怕她人小不经事,让人多问几句就被看出来什么。

族长先开了口,自从林锦鲤有了秀才的名号,她就很关注林家的动向,生怕错过了。

“听林大花说家里来了贵客,倒不知是有什么好事吗?”

林玉兰一脸笑意

“确实是有一件好事,我家锦儿要娶二夫郎了,听说家里有个当京官的近亲,这不是来商谈的吗?”

“京官?那可不小,就是不知道是怎么遇上锦儿的?”

族长做出惊讶状,村长坐在一边喝水,听她们说,也不插话。

反正自家与堂妹家亲,有什么事,堂妹自然会告诉她的。

林玉兰暗骂老狐狸,这是想问人家怎么看上锦儿的呢!还遇上。

“听锦儿说是在府城帮了那亲家的忙,觉得锦儿是个有学识的娘子,家里刚好有适龄的儿郎,这不就成了好事吗!”

林玉兰也是开口就来,反正府城远着呢,林家村的人九成九都没去过,也不会去。

“那这是要办婚礼了?不知道我们族里可能出什么力?什么时间请客?”

“这,我们两家人刚刚说好,我家条件在这里,没法大办。

对面家里的亲戚也在紧要关头。

所以都想着自己家人去镇上吃一顿就行了。

要是以后还补办我们再请族里的人来热闹热闹。”

族长一听就知道,这是不准备宴客了。

想着反正林家祖地就在这里,有什么也撇不开林家村。

不再多问,人娶回来,时间一长,自然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只是既然有了二夫郎,那林小四再跟着就不妥了。

两个男人,总会带一个出去照顾女人的衣食起居的。

“那林小四是叫她回来还是?”

林玉兰想了想道“不若等我以后问问锦儿吧,看她怎么说。”

她是知道林小四在善信镇当学徒的,总得问问本人,不能断了孩子的前程。

“那行,那我就先回了,家里要是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

林玉兰笑着点头,起身送她,等人不见身影了才叹了口气回屋。

家族就是这点不好,一旦有哪家稍微起来一点,就有几十双眼睛盯着,生怕漏下了她们。

要说族长确实是个好族长,不管做什么,都是先为着族里人着想。

这么多年都很无私,其实还挺让人敬佩的。

也都是日子不好过,穷闹的。

等锦儿过了乡试,还是要给族里捐点族田或者办个族学之类的,不然没见到点好处,族里的人可不会安心。

回堂屋面对村长这个堂姐的时候,林玉兰又是不同的态度。

村长林玉喜被林玉兰带去了书房。

林锦鲤在里面看书,见自己母亲把姨母带了进来,赶紧起身让出座位。

“姨母,快请坐。”

“好,锦儿也长大了,都要娶二夫郎了,到时候多生几个,让咱们林家也多女多福。”

林玉喜对林锦鲤一脸慈爱,她是真为林锦鲤高兴。

有个得力的岳家,以后能走上官途的希望,就会大很多。

林锦鲤尴尬挠头,这一个还在肚子里呢,就在盼下一个了?

“姨母和母亲好好说说话,我去给你们倒杯茶来。”

找了个借口,林锦鲤闪避。

姨母是长辈,娘是一家之主,婚事这种事,轮不上她跟姨母说。

到了成亲的前一日,姜泽那边派人送来两辆装扮精致的马车。

都是来接她们一家直接去镇上的。

来的人先把林家的院子、屋子打扮的喜气盈盈,才带着林家人坐上马车离开。

林家村的人看着那些架势,都暗自羡慕。

看来读书还是有好处的,以后还是得送自家的小辈去学堂读书才行。

万一自己家就遇上这样的好事了呢?

反正因为林锦鲤的事,后续林家村的人掀起了读书的热潮。

家里稍微过的去一点的人家,都会送孩子去读书。

这也让整个林家村成了以后知名的村落,谁都能说上几个成语,认识不少字。

谈吐也区别于其她村里的人,出去比其她村里的人更好找事做,女婚男嫁的时候都比别人吃香。

见着了读书识字的好处,种下了这颗种子,以后这里会一代一代的读下去,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