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轩打开盒子,看到了里面装着的新币样品。

他先是拿起一块价值一两白银的银元仔细瞧了起来。

在原来的时空之中,一块银元的价值并不等价于一两白银,大多数情况下,一块银元的价值大约是1:0.72。

当然,这个比例并不是固定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比例也有所不同。

同时,银元的质量也会影响兑换比例。

杨轩做出如此规定,主要还是为了方便民间更加容易接受。

毕竟近百年来,民间都已经习惯了一两白银兑换一千文钱这个比例。

一两白银等价一块银元,百姓也更加容易接受。

这和宝钞不同,宝钞说到底就是一张纸,是信用货币。

而银元的原材料却是货真价实的白银。

百姓不会有多大的抵触心理。

杨轩进行货币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方便交易,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将铸币权从地方上收回来。

每年赋税收上来之后,地方官府便会将收上来的碎银子重新熔炼、铸造成元宝状的官银。

而这重新熔炼、铸造,是会有损耗的。

这部分损耗,官场上有一个专用名词--火耗。

地方官府会利用“火耗”行贪污之事。

若是朝廷过问为何火耗严重,地方官府就会说历年来的火耗都是这么多。

近百年了,杨轩不信没有人看出来,之所以没有人去做,恐怕是还不想打破与地方官员之间的这份默契。

既然没人去做这件事,那杨轩决定自己做。

杨轩知道,做这件事必然要得罪许多人,史书上也不会留下好名声。

但他不怕。

有些事情,总需要有人去做,不能因为怕留不下好名声就不去做。

杨轩仔细打量着手中的银元,做工极为精致,边缘还有锯齿状。

为了做出这精致的银元,杨轩可是从全国各地找来了技艺高深的匠人,费了不少人力物力才完成的。

这个锯齿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又被称为边齿和边纹,而且其中涉及到了不小的技术难度。

包括模具的设计、质量控制、防伪等等。

其中最关键的便是防伪功能,这也是杨轩所看重的。

不管是哪一种货币,防伪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哪怕是钱庄所发行的银票,也使用了极为先进的防伪技术。

货币改革,新币发行之后,民间肯定会有人私铸,这是避免不了的。

朝廷除了提高防伪技术,还需要立法。

当然,打击民间私自铸币的律法,历朝历代都有,内容也是大同小异。

按照杨轩的计划,新币发行之后,将铸币权从地方上收回来,紧接着就是打击民间私铸之风。

一经发现,抄家杀头,若有官员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他已经暗中派遣锦衣卫和东厂番子在暗中调查了。

就等着用人头和鲜血树立新币的权威。

一两白银的银元上面,在字面的背面印着太祖皇帝的人头像。

在一开始杨轩提出此事的时候,遭到了一些官员的反对,毕竟在他们看来,此举是对太祖高皇帝的不敬。

当然,他们也只敢说说,是不敢和杨轩对上的。

在提出反对意见之后,他们可以说服自己已经尽力了,怎奈何镇国公势大,他们也改变不了结局。

对此,杨轩懒得搭理,不过他还是做了解释,此举是为了让后人能够铭记住太祖高皇帝。

同时,在查处民间私铸银元的时候还可以安上一个不敬太祖高皇帝的罪名。

毕竟,他们可没有得到授权,是私自将太祖高皇帝的头像印在银元之上的。

同理,五钱银元上印的是太宗皇帝的头像。

到了一钱银元上,就没有皇帝头像了,印的是承天门。

铜元上,印的是奉天殿、乾清宫等。

杨轩将新币样品一一检查完,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已经是不知道第多少版的样品了,总算是达到了让他满意的程度。

“新币方面,还有什么问题没有?”杨轩抬头看向户部尚书,问道。

“回镇国公,这最新一版的新币,铸造成本比计划的要高。”

“若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发行新币恐怕会亏本!”户部尚书想了想,回答道。

镇国公对新币质量的要求太高了,这几个月以来,也是砸进去了不少钱财才做到了让镇国公满意的程度。

但因为技术的问题,无法实现大规模铸造,以至于成本下不来。

听到户部尚书的话,杨轩疑惑道:“我们不是重新规定了银元中白银与铜的比例嘛,按理说,一块儿银元中的含银量,比一两白银的银元宝含银量低啊,大规模铸造新币的情况下,应该能省下不少吧?”

“镇国公您说的不错,但现在的问题我们无法做到大规模铸造。”

“不过若是降低质量的话,倒是可以大规模铸造,成本也能降低下来。”户部尚书道。

不过他这话刚说完,杨轩就抬手阻止:“不可,降低质量,也就是降低了伪造的难度。”

“本公为什么要紧抓质量,不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伪造吗?”

“连我们降低成本都这么困难,伪造的人想要借此赚钱,怎么可能?”

“就算他们能做出来,质量也肯定比我们差的远,很好分辨,届时查处也能轻松不少。”

顿了顿,杨轩看着户部尚书,继续道:“类似的话,我不想再从你嘴里听到。”

“现在的问题既然是技术上的问题,那就全力去解决,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同时,也可以开始铸造新币了,先进行储存,等时机成熟再开始发行。”

“可是现在铸造,亏本啊,铸造的越多,亏的越多。”户部尚书道。

“既然知道亏本,那就抓紧时间解决技术问题。”

“别以为本公不知道国库中有多少钱,你那点小心思,本公一清二楚。”看着户部尚书还想说什么,杨轩在其开口之前就抬手阻止了。

户部尚书闻言神色一滞,随即行礼道:“是,下官领命。”

“嗯,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