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李盼儿萎靡在家里,都失了出门的兴致。
秦四知道是他上次说的话影响了李盼儿,正好十几里外有个村子有粮,他就让李盼儿帮他跑一趟,免得她人在家发霉了。
李盼儿还以为秦四忙不过来,她觉得她跟着人家跑这一趟,这么一点儿小忙还是可以帮的,所以她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带着几个秦家的亲兵出门了。
卖粮的那个村子,李盼儿一路打听过去,到了地方,她还以为自己找错了。
本以为可以卖粮的村子,那么应该是比较富裕的,可是这里家家都是茅草屋,村民也都是灰头土脸的,一点也瞧不出有富裕的粮食。
不过秦家的消息应该是不会有错的,所以李盼儿还是去村子里面打听谁家卖粮。
“老伯,咱们村子里是有人卖粮吗?”
那老者打量了李盼儿一行人,然后道:“跟我来吧。”
李盼儿几人跟在老者后面,没一会儿就到了一处平地,看着像是村子里的晒谷场之类的。
然后,老者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不知道什么东西,然后发出异响,再过一会儿,就有另外几个人出来了。
让李盼儿感到意外的是,那几人领头的居然是个女子,穿着朴素,看着却有一番出尘气质,年纪约莫二十出头。
只见领头的女子轻声道:“不知几位是哪里来的客人啊?”
李盼儿回头看向亲卫,亲卫立马拿出秦家的信物,然后对面那几人脸上才带了笑。
“几位里边请!”
李盼儿几人在村里人的带领下,进了一个屋子,然后村里人抬着几种粮食进屋,让李盼儿他们挑选。
“贵客,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粮食样品,都是上好的粮食,有稻、麦、豆、粟、栗,其中稻有一千斗,麦和豆类都是两千斗,粟和栗有三千斗。”
李盼儿对于粮食似懂非懂,她示意底下懂粮食的人过来检验。
接下来,就是抽查粮食,和交付银子了,这些事都有专人负责,李盼儿就坐在房里等着就是。
不得不说,还真是人不可貌相,这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村子,却处处都是惊喜。
看起来十分贫瘠的村子,却能拿出来这么多粮食,而且还都是上品,最关键的是这个村子居然是那个女子做主。
不仅是李盼儿对那个女子好奇,那个女子对李盼儿也好奇,她们不太隐蔽的看向对方,却和对方看过来的目光对上了。
李盼儿:“我姓李,他们称我一声李管事,不知这个姐姐如何称呼?”
那女子回应到:“在下简昭,村里都称我为简师。”
李盼儿:“我有些话想问一问简师,不知方便与否?”
简昭微笑道:“看来李管事与在下都是好奇之人。”
李盼儿也笑了,为表诚意,李盼儿率先道:“我与秦家有生意上的来往,甚至我还捐钱捐粮给秦家军,所以和秦家有几分交情,这一趟南下,也是我执意要来的。”
简昭:“简家祖上为农大夫,后头虽然落魄了,看家的本领却没丢,到了我这一辈,虽我是女子之身,却也有机会学了祖上的些许本事,之后带领村里人多得了几分收成,也有了几分话语权。”
简昭说的简单,李盼儿却能想到其中的辛苦,一个女子,能打败家中父兄,成为家里的话事人,更是成为村里的佼佼者,这又岂是易事。
而且简昭这个年纪不算小了,却还是闺阁女子的装扮,估计又是故事了。
在李盼儿心里佩服简昭的同时,简昭的心里也在思量李盼儿其人。
当然,她们互相都是十分佩服对方的。
毕竟这个时候的女子能上位实在是艰难。
没多会儿,粮食和银子都清点完毕,本来李盼儿应该告辞了,她却有些舍不得,故而她有些失礼道:“不知简师方不方便随我去洱城游玩一番?”
简昭虽有些心动,却还是拒绝了,不是她不相信秦家军和李盼儿,而是她实在是不想轻易进城,引人目光。
李盼儿也只能遗憾的离开了。
路上,李盼儿对着身边的秦家亲卫道:“你们对这个村子了解吗?特别是那个叫简昭的,虽然只见了这一面,我都觉得她不简单。”
秦家亲卫能到此处来购粮,对于这个村里的人和事自然都是打听清楚了的,而且李盼儿于他们来说也不算外人,也就没有隐瞒,将他们知道的信息和李盼儿一一道来。
“那简家祖上是当官的,而且还是务实的农官,后头得罪了人,官位被人挤下来了,几经辗转,最后才来了洱城定居。”
“这简家确实有几分能耐,不仅让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还能自寻合适本地生长的粮种,而且他们还不是那种自私的。
有了更好的种子,他们都愿意换与村民,所以简家在村子里一直受人尊敬。”
“听说简家还是他们村里唯一会读书识字的人家。”
“还不止呢,那简昭,就是带头的那女子,听说她生来就聪明,本来她之前有个父母之命的未婚夫,就是受了她的指点,后头考取了功名。
不过那人是个丧良心的,一朝功成名就,就娶了高官家的千金,写信回来和简昭退婚了。
那简昭也是硬气,放言她未婚夫死了,她要给他守上三年。”
“人家长得好,学识好,还与他有恩,他就这么背信弃义,你说气人不气人?”
李盼儿觉得,气人是挺气人,不过比起嫁进夫家之后再出事故,还是在婚前就认清男方的嘴脸为好。
“对了,那简昭是怎么在简家脱颖而出,又是怎么成为村里领头人的呢?”
亲卫们又道:“简家祖上的事都已经过了许久,家里虽然比起一般的人家有些底子,却算不得什么了。
简家人于农事上有天份,却也不是人人都吃的了这份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