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霆拉住妹夫的手,就不肯松开。林霆内心挺感谢这个妹夫的,自己长年不在,都是妹夫替自己膝前尽孝。

“明子,今天你怎么有空来了。晚上陪我多喝两杯。”

“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不能喝酒。这两天我心惊肉跳的,总感觉有事要发生,所以来看看爸妈。”

“能有什么事,我看你就是天天闲出来的毛病。你车后面带的什么?”林霆可不信这一套。

“朋友给的军用帐篷,我家里已经有了,想着你可能喜欢,就给你送来了。”

“呦,还真是军用的。谢了,我是挺喜欢的,哪天天好,带着孩子们去野游正用得上。”林霆细看了几眼,也没客气就收下了。

颜明在岳父家前后又转了转,这已经是他转的第三遍了。感觉这老房子还行,挺结实的,多少也放了心。

七月二十七,颜明带着何雨柱在后花园里烤着全羊,两个妹妹都带着家人过来了。

其实她们的婆婆都说大初一的,别回娘家。架不住大人小孩都嘴馋,于是准时到了四合院。

热闹了一晚上,颜明搬来自己做的木床,说是让大家试试怎么样。结果人一躺下,就不再想起来。

孩子们更是喜欢,你和我挤一起,我跟他睡一块的,玩累了,也就睡着了。

颜明始终保持着清醒,回到屋里,把贵重的东西往空间里一收,坐等天明。

将近四点,果然地动山摇。

颜明赶紧到了四合院里,大叫着地震了。他前后跑着,看到谁家人没出来,就去砸门。很快全院的人都聚在了外面。

院里的房屋摇晃不已,就算是颜明这么见过世面的人,也被眼前的场景吓了一跳。

余震间隙,大家又冲回屋里抢救自家的财产。易中海见多识广,前后院转着,叫大家赶紧搭棚子,震后必有雨,没个棚子肯定得挨淋。

易中海成了全院人的主心骨,他说什么,大家伙就做什么。纷纷找材料搭棚子。

颜明院里,大家惊吓过后,又都纷纷庆幸。

“哥,还好晚上睡在外面。要不然……”颜小齐搂着儿子文一念叨着。

“怕个什么,你看我那房子多结实。要是睡屋里,我也不会出来。”颜明有些不在意。

要不是怕妹妹家房子不结实,才不会费心思把你们叫过来。

“哥,这也太巧了吧,就我们家那房子,倒没倒还不一定呢。”何雨水暗暗后怕。

“雨水,你带着孩子在大哥家住着,我得回家看看。不知道爸妈怎么样了。”李爱国担心着父母。

“爱国,快回去吧,拿顶帐篷回去,搭上帐篷,把家里的东西搬进去,这眼看着可能要下大雨。文学,你也快回家看看,小齐他们就不跟你回去了。你也拿顶帐篷回去。”颜明安排着。

李爱国、文学没有废话,带着东西赶紧往家走。都说儿行母忧,其实父母在儿的心里,也是一样的。

送走两位妹夫,颜明带着傻柱在院子里搭起了帐篷。正忙着的时候,易中海找了过来。

“一大爷,你有什么事?”

“明子,你家还有多余的木头吗?院里人要搭棚子,木头不够。”

“有,你叫人来我这儿搬,都在那个屋里了。”颜明用手一指,自家倒座最东头的那间屋。

“客气的话我就不说了,我这就去叫人。”易中海转身去叫人。

颜明想起了剧情,就从空间里取出许多的松木,有板有柱,放在了那个屋里。就是为院里人准备的,省得别人看到自家的帐篷,又要动歪心思。

有易中海、阎埠贵的指挥,有颜明的友情赞助。院里人顺利地搭起了一个个避震棚。

阎家也没出现几个儿子拆老头棚,为了几根木头,搬出多少年前的老话头。阎家和谐着呢。

等大家都有了住的地方,易中海冒着雨又进了颜家小院。这次他是来找傻柱的。

“柱子,我琢磨着把大家的粮食集中一下,大家统一渡过这个难关。”

“一大爷,刚才我看到家家都起了火,就没这个必要了吧。要是谁家真没了粮食,扛过这两天,政府一定会出面帮着解决的。”颜明听到易中海的建议,不乐意了。得寸进尺,这样不好。

颜明刚说完,一大妈撑着把伞也过来了。

“当家的,我到处找你呢,饭好了,快回家吃饭吧。”

易中海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再坚持。他借着媳妇来找他,正好下了台阶,客气了两句,出去了。

“当家的,刚才你是不是又想找事了?”一大妈太了解自家的男人,虽说这十来年改了不少。可架不住本性难移。

“我琢磨着大家好不容易人心又聚到了一块儿,就想着再把人心拢拢,一起开火吃饭。”易中海现在对妻子都是实话实说。

“你呀你,多少年没问院里的事了,这人老了,心咋又年轻了呢。你去前后院转转,谁家现在没吃上饭?用不着你操心。”

易中海笑了笑,不再说话,吃着妻子擀的面条,挺香。他也就把心收了。

吃完饭,易中海还是有些不放心,打着把伞,还真就前后院转了转。

果然大家都吃上了饭,虽然饭菜好坏有差别,但饱腹不成问题。

这年月,燕京城早就普及了煤球炉,四合院里的人家基本上都用上了这种方便的炉子,院里的房子又没塌,现在余震又少了,平时该怎么吃还怎么吃就是了,只是在棚子里做饭,多少有些不方便罢了。

有人看到一大爷过来,招呼着到自家吃一点儿。有的人正吃着饭,看到一大爷过来,装作看不见。

秦淮茹正忙活着做饭,许大茂躺在搬出来的小床上一动不动。贾张氏躺在另一张小床上,看到易中海过来,赶紧把眼闭上。

两个丫头亲切地叫了声“大爷爷”,另外三个人没一句话。

想着以前费心费力地帮着贾家,现在落了这样的结果,易中海庆幸收得早。

前院三大爷家挺热闹,搭得防震棚又宽又长。一大家子人都躲在里面。

“老易,吃过了吗?”

“吃过了,过来看看,我还以为有人吃不上饭呢。”

“你可想多了,现在不比六〇年,谁还吃不上个饭。没事咱俩杀两盘儿?”

“好,杀两盘。”易中海彻底没了拢人心的念头。

“老阎,以前你挺抠的,后来怎么就不抠了呢?”下着棋,易中海聊着闲天。

“以前我那叫抠吗?家里这么多口人,就指着我一个,不省着点哪够。后来想通了,算计什么都行,就是别算计自己的儿女。我要是找孩子们要这钱,要那钱的,等我躺着不能动了,他们回头再跟我算,端杯水多少钱,做个饭多少钱,我还活不活了。”

“行,明白得早,你看现在多好。”

“指望我自己想明白,估计难,咱没到那个水平。我这是有高人指点。”说到后面,阎大爷用上了念白。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你还能遇上高人。”

“真是高人,我还不能告诉你。你自己想去吧。”

……

两位大爷就这样聊着闲天,下着象棋,虽然下着雨,偶尔还有余震,但他们仍感觉很惬意。

刘海忠就比较惨了,老两口随便搭了个棚,四处往里漏雨。棚里就没个干的地儿。

“唉……两个兔崽子,娶了媳妇,连爸妈都不要了。平常一个月还能回来一趟,现在地震了,也不知道回来看看,帮咱把棚搭好。”刘海忠埋怨着。

“真是白养活他们这么大。”二大妈跟着一起抱怨。

……

街道和政府很快就派人过来安抚群众,检查房屋。

救灾的粮食也很快分发到位。一时人心大定,大家很快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生产建设之中。

七月,人们再次迎来了国丧。

九月,人民又迎来了巨大悲痛时刻。举国震惊,全国心哀。

七六年,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明灯没了,公仆没了,接下来还会失去什么?

人们不知道,心情很压抑。

转眼到了八〇年的春天。

从去年起,就开始有大批的知青回了城,今年更多的知青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

院里的一个知青也回来了。

这天三位赋闲在家的大爷,坐在阎家门口下着棋。

易中海75年就把工作给了易向东,自己退休在家养老。刘海忠77年也退休了,至于工作他给了谁,院里从来没人问过他。阎埠贵78年离开了学校,也开始了他幸福的养老生活。

三个人听到有人进院,都扭头去看。

院里进来了一家四口。穿着一看就是外乡的农民兄弟。脸也都是黝黑的。背着破行李卷,身上穿着破烂的羊皮袄子。

大人看不出年龄,孩子差不多还能猜出个岁数,大的男孩得有个十岁,小女孩也就三四岁的样子。

除了领头的男人,其余三个都怯生生的。

“你们找谁?”阎埠贵当惯了门神,话出了口,脑子都没反应过来。

“三大爷,一大爷,二大爷。”领头的男人开口叫着人,还挺客气。

“你是?”听到来人这样叫着自己,三位大爷懵了。谁呀?

“孩子,你是谁呀?”三大爷追问着,他实在认不出来人。

“我是棒梗。”

“啊?!棒梗,你回来了,他们是……?”三大爷指了指棒梗身后的几位。

“这是我媳妇和孩子。”

“你都结婚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去看你妈吧,她都快想你想疯了。”

“哎,我这就回家。回头咱爷们再聊吧。”棒梗说完,带着老婆孩子进了垂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