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卢家已经恢复平静,其实他们的担忧完全就是自己吓自己。
李渊根本就没有怀疑卢氏,不是李渊想不到,而是李渊不觉得卢氏脑子坏掉了。
他李渊要是皇帝,这一切或许是有可能的,可李渊是太上皇,权力早就在李二手上了,这个时候要是对李渊动手,卢氏除了说自己找死,也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了。
“族老,事情谈妥了,可是我们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这代价真不是一般的大,而是非常的大。”
卢氏的族老也知道,这一次的代价非常大,不过他没有太在意。
无非就是承认房俊在雍奴和玉田的土地,那些土地他卢家一直都不太瞧得上。
主要是没有皇朝的支撑,这些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房俊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着一个当官的老爹,自己也表现的不错。
就算真的有犯错,也不会被皇室轻易的抛弃。
“行了,只要这件事能解决,我们就算是赚了,你们应该清楚的,要是这件事被上面知道,我们……”
卢家的人也不蠢,这种事不需要实证的,只要上面怀疑,就可以轻易的对他们出手的。
房俊正是知道这一点,才敲诈的。
卢氏不知道的是,现在皇室与骷髅殿对砍,根本没有时间找他们麻烦的。
可他们不知道啊!房俊其实也不知道,不过房俊心里清楚,世家已经开始担心了。
颉利之后,大唐的敌人就渐渐不再全是番邦,而是渐渐地转移到内部。
汉人是最喜欢内斗的,这一点世家很清楚,从汉末到隋唐,世家都抓着财权,不断的搞事情,这一点世家也是知道的。
之前隋朝杨广做了天下人想做不敢做的事情,差点就打断世家的脊梁。
李渊得了天下之后,虽然有所缓和,但皇室依旧发现了世家的弊端。
这也是李治上位之后,开始对世家动手的原因。
二圣临朝,对内主要就是怼权臣,怼世家了。
对外是不断的扩张,不断的开战。
这才有李治的盛世,至于武则天上位之后,虽然对李氏不断的迫害,但依旧没有放弃对世家的打压。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会出现李隆基这家伙,上来之后开始重用世家,这也是大唐衰败的开始。
李隆基之后,大唐是一年不如一年,百姓过得是一年不如一年,只有皇室过得还行。
“族老,粮食我们是不缺,但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吗?”
卢氏之中有不少人有些不解,粮食是世家的立足之本。
一旦有天灾降临,世家就能用粮食收割,大量的收割。
没有粮食的百姓,只能将田地给世家。
“这件事就这样,这些年陛下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粮仓,以前的方法已经不行了。”
李二也不是一般人,在贞观二、三年的时候吃了大亏,立刻就意识到,要是自己不能掌握粮食,就很容易被世家拿捏。
为此他建立了粮仓,虽然这个计划消耗巨大,但李二还是做了。
现在世家要拿捏李二已经不容易了,天灾不大,李二完全有能力应对。
“族老,之前长安传来消息,李二可是让房家自掏腰包赈灾的。”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既然李二有粮仓,为何不赈灾?
“你们啊!还是太年轻了,李二的做法可不是为了省粮食,而是为了缓和与房家的关系,其实赈灾早就开始了。”
卢家可不是一般家族,对李二的一些行动早就知道了。
房家的赈灾之前,长孙冲就已经开始赈灾了,只是一直没有发力。
李二其实是要用赈灾来缓和与房家的关系的。
“族老,您的意思是?”
卢氏族老轻哼一声“房家与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数百年的世家,根深蒂固的世家。”
这句话可不是轻视,而是骄傲。
“房家是什么?那是官宦之家,就算现在开始发展,想成为世家,那也是不可能的。”
世家是从汉朝就开始发展的,一直发展到现在,比如弘农杨氏,也就是杨广的族人,比如汝南袁氏,到现在也很强。
可后来的世家基本上就不行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们存在的时间久远,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阶级。
房家是官宦,是小世家,皇帝李二是不可能允许房家变成大世家的。
一旦房家变成大世家,那就很难遏制了。
天下的土地资源都被世家掌控,一个大世家的崛起,只能侵吞百姓的土地,或者是与大世家碰一碰。
这两点没有人会选择后面的做法,只会对百姓出手。
“族老说的不错,李二的的确确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他选择了封地,而且是我们卢氏周围的县城。”
一瞬间,卢氏的人就明白了。
“不错,这就是李二的阳谋,房家的崛起已经势不可挡,但李二不想让房家在内地发展,而且还想遏制我们发展。”
“一山不容二虎,这是一石二鸟之计。”
一时间所有人都倒吸冷气了,李二的这一招不可谓不狠辣啊!这是真的一石二鸟的办法。
房俊想要发展,要面临卢氏的打压,要面临白地的困境,还需要面临蛮子的侵袭。
而卢氏也可能与房俊冲突,到时候李二就能坐收渔翁,让卢氏也出现震荡,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让房家发展减缓,让卢氏倒退。
甚至李二可能想着反正房家要崛起,那就踩着卢氏上位,到时候天下世家数量不变,他也就成功了。
“好歹毒的计谋,可我们偏偏没有办法。”
“这就是皇帝李二,你们一直以为他仁义无双,没有对武将动手,可你们忘记了,李二是如何上位的。”
卢氏的族老脸色有些阴沉。
卢家这一次算是被李二算计了,不过也有些小激动。
李二或许没有算到,房俊也知道自己被算计,所以在很多时候对他们还算不错的。
尤其是这一次,虽然他们损失了很多的粮食,但得到了海鲜生意。
这才是赚钱的生意啊!天下有钱人何其多,海鲜要是能做起来,赚钱比粮食来的快啊!
就算赚的不多,可顶不住数量大。
大唐的肉食基本上是羊肉,对黑面郎,很多人是不喜欢的,被视为贱肉。
可海鲜是例外,以前是吃不上,现在要是能吃上,那就能减少对羊肉的消耗。
羊肉吃多了,身上有一股怪味,海鲜是又好吃还没有味道的。
“这一次的海鲜生意,你们都要上点心,要是做成了,赚的很多。”
这种赚钱可不是以前靠着收割百姓来赚钱的,这是靠着技术赚钱。
这种钱卢家赚的一点都不会有心理负担,要是以前,那是肯定会有的。
这就是转变,非常巨大的转变。
世家也知道,侵吞土地是要被皇室清算的。
皇帝要是不清算,也会被百姓清算。
因为活不下去的百姓是一定会造反的,黄巾之乱过去也才几百年。
当然他们不知道后世还有黄巢起义。
如今房俊给的生意要是做得好,就不需要做那种事情了。
土地也好,铺子也罢,到最后都是为了赚钱。
要是有不染血的钱,他们自然也会有些膈应。
“族老,族中的粮仓是不是去看看!”
卢氏的粮仓可是非常恐怖的,上面全是粮食。
大唐已经多年没有打仗,没有天灾的情况下,卢氏的粮食也是堆积如山。
这些年一直都在想办法销售。
“走,去看看……”
卢氏的族老也知道,这一次王宁要的粮草不少,六十万石粮食,就算是在卢氏,也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放在粮仓是要发霉的,以前是等天灾,以少数粮食收割。
可现在显然是不行了,就算有天灾,收割也不太好。
留着大量的粮食不如给房俊,换取一个代理权。
卢氏的人来到粮仓,看着那巨大的院落,心情有些沉重。
虽然房俊要了这些粮食,但里面有四五年的陈粮,这些价钱可就没有那么好了。
粮食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这些是陈粮?”
卢氏族老很是郁闷,陈粮实在太多了。
估计给房俊的价格也不会太高,可是放着只能做肥料了。
“是,房驸马有说这玩意他收吗?”
粮食这种东西,以前是世家对付百姓的武器,他们一直都在等灾年。
只要灾年到来,他们就能不断的收割百姓。
可现在不行,李二建立了粮仓,收割是不可能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出手,等朝廷变得腐败,他们再次囤粮。
“收,不过价钱会低一点。”
“那就好,价钱低一点没事,只要会收就行。”
卢家之人也知道,现在不是别的问题,是卢家能不能将粮食卖出去的问题了。
房俊回到天津城数日,刘仁轨就已经开始在周围收拢流民了。
他的速度非常快,带着骑兵前往。
但却遇上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小世家,他们明着不敢怎么样,可暗地里却不断破坏。
很多原本已经准备跟随去雍奴的流民,都会被小世家招募。
这时代的人又是死脑筋,不愿意去外面打拼。
很多人都选择留在当地,但刘仁轨知道,这些人现在的待遇不过是数日的事情。
只要他们离开,小世家就会驱赶他们离开,到时候他们依旧是流民。
小世家做这一切都是为了阻拦房俊收拢流民而已,对流民的死活,他们根本不在意的。
房俊得到消息之后,嘴角微微翘起。
“事情不出所料啊!”
薛仁贵脸色多多少少有些阴沉,房俊要发展两县之地,他也知道问题很大。
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
之前三族来袭,房俊借机收拢了不少的百姓,这让周围的小世家都很是恼火。
现在房俊又要收拢百姓,小世家自然是不乐意了。
可不乐意并不代表房俊就不做了。
“都尉,要不我亲自走一趟。”
“杀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