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山贼大将军,兵圣大反贼 > 第539章 儒家文化下的巨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月下旬,朱鼎顺已到乌岭山。

张凤仪赶在朝廷消息来临之前,让亲卫把母亲和哥哥接出来,一百人护送,装作商队去往宣府,然后出塞到辽东。

山西东南部的泽州、潞州、沁州,地形非常适合割据。

从外面到这三个地方,必须得先上山后下山。从这三个州外出,同样得上山下山。

典型的山顶平地,大盆地中的小盆地,一个套一个,每个县都是个小盆地。

朱鼎顺虽然在乌岭山,却在最北面,这里是荀子的故乡、蔺相如的栖身地。

周朝起,就有皇家贵族灭国后跑到山里躲避,逃难贵族遗留的山庙村堡遗迹非常多,唐、金、辽,五代十国晋、梁、周、吴等都有。

不管有多大的名气,十九世纪才建城立县,方圆四五百里,现在是原始森林。

地处平阳府、泽州、潞州、沁州,一府三州之间,浮山、岳阳(注)、沁源、屯留、长子、高平、沁水七县环抱,黄河支流沁河从深山中穿山而过。

山中只有少量的猎户和百姓,完全没有士绅,府治属于平阳府,县治属于岳阳,却没有严格的划分,官员根本不可能深入大山几百里,与东面的三州陆路不通。

图中的安泽,就是书里说的大山原始森林,明朝时山西只有东西两条驿路,属于中空地带

朱鼎顺在一处黄土坡上晒太阳,身后沟里绵延二十里的骑军。

没办法,沟太窄,显得很长。

顺着山沟向西直冲,距离平阳府只有百里,距浮山五十里,距岳阳县城也是百里。

根本不怕有人发觉,可能百姓汇报知县大老爷,说山里有巨匪,他们也不会相信。

所以干脆让士兵们千人一队,分开刨土,建了四个窑洞群。

不管怎么发展,以后在这里需要一队人常驻,干脆学学先辈,在这一片建另一个大湏。

若流贼不顶用,那就创造一个新的流贼顶在前面。

至于粮草在哪里,别急,马上有吃不完的粮草。

秦孝明和海兰珠有说有笑,从山脊线绕到中军所在的阳坡,朱鼎顺看到后面亲卫抬的东西,多少有点不适。

两只梅花鹿、一只豹子、还有十来个人手里提溜着猫豹、野鸡、獾子…

打猎两天,你们是真刑啊。

“夫君,想不到中原也有哈剌温山的猎场,山里的猎物真多,两边一堵,很容易猎到大兽,有十几只野猪没带回来,士兵们平日可以充饥,半年就可以打通山路到潞州。”

“是啊夫君,乌云一样的野鸡群,敞口铳换铁砂,一枪下去能捡一片。”

哎,朱鼎顺没她们的兴致,尤其是这种扫荡式的打猎方式。

对亲卫挥挥手,“以后不要猎猫豹,这玩意动作敏捷,比家猫大不了多少,全身没有三两肉,费尽心思抓来做啥,给我去煮锅野鸡肉。”

秦孝明呵呵坐到身边,“猫豹毛皮好呀,妾身和兰珠姐姐比赛箭法所获,这山里的油松高大,上好的木材。而且山果比任何地方都多,比我们石柱还多。

桃树、果子、李子、杏树、枣树、糖梨、山楂、樱桃、沙棘…实在想不到中原有这么一个地方。

树下一层一层腐烂的果肉,药材比药田长势还好,老百姓靠山也能活,可惜他们不会贩卖变现。”

海兰珠还真没秦孝明这见识,记忆中这里是煤海吧?

转瞬一想也正常,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地处气候适宜地带,是应该有无边无际的山果。

秦孝明看他不开口,亲昵着用肩膀碰一碰,“夫君在想什么?”

“罐头、药材基地!山里是不是有很多野猴子?”

“打猎又不会招惹猴子,它们都是一群一群的,听到猴子叫声我们就绕走了。什么是罐头?”

“没什么,看来这方圆五百里,以后得好好经营,不能搞破坏。”

朱鼎顺边说边回到窑洞,简易的门窗,简易的缎布窗,这间是个作战会议室,从桌边拿起一封书信递给后面跟进来的秦孝明,

“你看看这个,有什么想法。”

流贼准备进攻平阳府,整个山西,除了晋中,只有平阳府能养活他们。

但平阳府富裕不在官府、不在士绅,仅仅在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面前,八大蝗商就是小蚂蚱。

可以说,没有这户人家,就没有宣大的边贸。

亢家,远超江南布商、盐商、海商,但很多人不知道亢家有多富,官员和商场的人也很少提及。

因为亢家是典型的儒商,对本家、本县、本地人非常好,做生意非常规矩,从运河到太原府,绝不前进一步,绝不抢合作者的生意空间。

亢家是做盐和粮,但他家串联业务的方式非常独特,是通过当铺来走商,导致外人以为平阳府有很多商号。

只有商场的大户,才知道他们交易的对象是亢家。

生意场的事,量大就变质了,亢家已经有实力控制晋陕两省的盐价和粮价,低价买进、高价售出。

只不过亢家始终低调,也不与官场大佬绑定,一个恐怖的、暗处的商场巨擘。

亢家对本地人来说是个慈善家,家主像皇帝一样,所有旁系子侄从小由家主教育长大,长大后都有分号,绝对忠诚下的商业帝国。

秦孝明翻到最后,看着李信查探到的实力,眼珠子都凸出来了。

现银一千二百万两,十几处粮仓各类粮食七十万石,拥有土地百万亩,护院和伙计七千多人,暗中精锐三千,刀口舔血的江湖人几百。

众人还不知道的是,这家人经历了明朝、李自成的大顺、清朝,几经战乱,完好无损。

到民国也没有消失,只不过四分五裂变成了很多人家,清末中原两大超级巨富,南安北康,康就是改名换姓的亢氏。

到清末只说白银,七千万两现银,不是富可敌国,是富已超国。

但他家四百年来,自始至终都没有其余晋商名气大。

这就是儒家文化下的职业商人,财不外露是第一原则。

“夫…夫君,这是户良绅?”

“良绅?这就是孝明的看法?不过若只说临汾县,还的确是。亢家在平阳府临汾县很规矩,自己出资建桥修路、修水利,资助贫户,给家里套了一层民心铠甲。

他家是做当铺的,知道什么叫当铺吗?欺压良善、蚀骨吸血,一个能让边商和盐商都尊敬的人家,靠一个良绅可以做到吗?山西南部任何商号都活不下来,都被吃掉或挤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