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日!
经过多日的筹谋之后这弭兵之盟终于召开了,各大诸侯的使臣也到达了弭兵之盟的召开之地。
首先是作为名义上的召开弭兵之盟的诸侯国宋国国君代表弭兵之盟召开人进行一番讲话。
“今有牛羊为祀,共告天命!!”
早已准备好的无数祭祀用品投入火堆之中,燃起熊熊烈火,这代表着告知上天。
“春秋之际,列国纷争,烽火连天,百姓涂炭,哀鸿遍野。
诸侯之间,或为疆土之扩张,或为尊荣之相争,兵戈不息,生灵涂炭,天下不得安宁。
吾观此状,心忧如焚,遂起弭兵之意,以倡弭兵之盟,冀望诸国共鉴,止戈为武,同铸和平之鼎。
昔者,先贤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然则,今之春秋,非以力胜,而应以德服人;非以兵强,而应以和致远。
诸国并立,各有其疆,何须以干戈相见,损兵折将,耗国力,伤民命乎?
吾闻中原之地各大诸侯,势均力敌,屡战不休,致生灵涂炭,百姓流离。
今愿诸国之君,以苍生为念,以大局为重,率先垂范,罢兵言和。
两国既和,则诸国皆有望效仿,弭兵之盟,可期而成。
夫弭兵之盟,非一时之权宜,乃万世之基业。
当立盟誓,共遵条约,誓不相侵,各安其土。
若有违盟者,必群起而攻之,以儆效尤。
如此,则边境无烽烟之警,田野有耕耘之乐,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归于一统,岂非盛世之景乎?
且夫战争之祸,非独害于民,亦损于国。战则财匮,民困;和则财聚,民安。
诸国当以长远之计,舍短视之利,共谋和平发展之道。
通商惠工,交流文化,共享太平之福,岂非乐事?
吾知此议非易,然则时势所迫,人心所向。
望诸国君臣,深思熟虑,从善如流,共襄盛举。弭兵之盟,非一人之力所能成,需诸国同心协力,方能实现。
愿诸国以天下苍生为念,共赴此盟,止戈为武,造和平之世。
嗟乎!
愿此倡议,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如明灯指路,照亮前程。
诸国携手,共铸和平之鼎,以飨天下,传颂千秋!”
一大段冗杂的开场白,宋国国君当着各大诸侯的使臣面前诵念完毕。
虽然众人都知道这其中不过是各大诸侯国因为无法继续承受接下来压力才会选择止戈停战。
但是摆在天下人面前自然要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毕竟今日的景象可是有不少史官都在侧记录。
诸侯之间暗地中争斗不休,但是在明面上却没有一个人愿意露出丑陋的一面。
“今日之弭兵乃是为了天下苍生!!”
“各国共举此事,有请诸国使臣。”
宋国国君不过是表面上的号召之人,实际上暗地里另有他人操控。
在念完这些话语诸侯就没有宋国国君的事情了,真正各大诸侯的使臣纷纷出现。
“晋国使臣赵武!”
“楚国使臣屈建!”
“宋国使臣向戌!”
“鲁国使臣叔孙豹!”
“蔡国使臣声子!”
“卫国使臣石恶!”
“陈国使臣孔奂!”
“郑国使臣良霄!”
“燕国使臣区赏!”
“赵国使臣赵良!”
“韩国使臣吉开!”
“魏国使臣蒙顿!”
“秦国使臣暨窠!”
“齐国使臣庆封陈文子!”
……
这一大串名字念下来又是好长一段时间,姜思尘甚至都有些昏昏欲睡了。
不过这其中还是有让他感到惊奇的地方。
这弭兵之盟天下九大诸侯竟然所有人都前来参加了,无一例外!
天下诸侯能够如此同步可是非常少有的事情!
很显然这次弭兵之盟席卷的诸侯太多了,所有人都担心这次会把自己抛弃在外。
就比如若是其他八个诸侯都参加了这弭兵之盟齐国却被摒弃在外的话那么姜思尘二话不说回去就是厉兵秣马。
谁知道其他几家会不会骤然发难。
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虑各大诸侯才会无一例外的参与进来。
然而事情不止于此,更让姜思尘感到惊奇的是那些已经灭国的诸侯竟然也会有使臣出现在这里。
这就有些不大合理了!
要知道卫国陈国那几个小诸侯国如今可已经都在姜思尘的手中,今日这诸国的使臣又是哪里来的?
这刚一开始姜思尘就感到了阴谋的意味。
“咳咳!”
姜思尘略微咳嗽一番,旁边的吴烂立刻明白了姜思尘的意思。
今日所有人该做些什么昨天他们都已经经过了无数遍的演练。
“诸位是不是还有一家没有到来呀?”
那人刚一念完各大诸侯使臣的名字吴烂就立刻开口大声质问。
主持之人也听出了吴烂语气中的逼问,他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不知你的意思是?”
宋国国君淡然发问。
“我等乃是大周分封的诸侯国,今日这么大的事情大周的使臣为何没有出现?”
“若是没有大周的使臣见证这弭兵之盟如何算数?”
吴烂继续逼问。
这个时候若是沉默的话接下来必定会有更麻烦的事情,倒不如姜思尘第一个发难让别人知道他也不是好惹的。
“大周?”
“大周已经覆灭在秦国王甲的铁蹄之下了,哪里还有大周的影子?”
一人嗤笑回答道,他还以为吴烂是无知之人不知道这个消息呢。
然而这个时候其余诸侯国的使臣却皱起了眉头,他们知道吴烂绝对不可能在这样的时候毫无征兆的问一句这么没头没尾的话语。
他们虽然不知道吴烂问话何意,但却知道这一定别有用意。
“哈哈哈哈!”
“既然大周已经覆灭了来不了,那这卫国陈国等人又是受何人指派前来!!”
吴烂独自一人对着各大诸侯的使臣质问道。
当然,他代表的是姜思尘的意思!
在他们念出这卫国陈国使臣名字的时候姜思车就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用意。
若是这个时候不发难接下来就是别人对自己发难的时候了!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如今的陈国卫国已经在姜思尘的手中然而这弭兵之盟却还是邀请两国以诸侯国的身份参与其中不就是想要踩在姜思尘的脸上么?
若是这个时候任由其坐在这里那么接下来收到诘难的必定是齐国。
对此姜思尘自然不会允许了。
姜思尘作为幕后之人这个时候也不适合开口,反倒是吴烂大咧咧的性格就无所顾忌了。
大声质问就是要让宋国国君以及另外几个诸侯国下不来台。
在所有人看向姜思尘这边的时候姜思尘正眼都不抬一下,只是默默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浓茶。
众多诸侯国的国君也从姜思尘的态度读懂了他的意思。
你们看着办吧!
“若是这弭兵之盟以就这样召开的话我齐国岂不是太好说话?”
“看来这弭兵之盟并不适合我们齐国!”
在吴烂开口之后庆封和陈文子两人也立刻站了出来,咄咄逼人的语气很是明显。
我参加这弭兵之盟是给你们面子,若是你们带上了卫国和陈国就是驳了我的面子。
该怎么选择你应该仔细想一想。
庆封和陈文子两人都是礼部的官员,在维持齐国脸面和利益的事情上可是很敏感的。
吴烂刚一开口两人就立刻会意开口响应。
有姜思尘站在身后他们还是很有底气的。
“这!”
那宋国国君等人顿时有些尴尬,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有一些小心思的。
现在的卫国陈国包括他们宋国等诸侯国都已经被姜思尘给打败了。
其中有些人选择了接受这个命运,比如如今的卫国皇室所有人除了没有之前的地位以外还保持着贵族的富贵的身份。
那是九皇子姜思川和卫国公主努力之后的结果。
但一个偌大的诸侯国自然不可能所有人的想法都一样。
今日参加这弭兵之盟的一支便是当初不愿意归顺姜思尘的一支卫国贵族。
是宋国国君好不容易寻觅过来的,虽然有把这一支卫国贵族当枪使的意味但只要能够达成目的都是好的。
这弭兵之盟看似今日才召开,实际上早在许久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暗中交锋。
各大诸侯使臣的隐秘联合还有那招揽诸子百家之人都是一场明争暗斗。
而这个时候的开场白同样也是一场试探!
若是姜思尘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儿亦或者注意到了却没有声张那么在众人眼中姜思尘就是一个软弱可欺之人。
接下来宋卫等国便会开始对姜思尘发难。
然而如今齐国一方激烈的回应就让宋国国君等人有些下不来台了。
这个时候感受到宋国国君窘迫的郑国国君立刻站了出来。
“想必这位应该是齐国幽王殿下吧!”
“果然闻名不如见面,气度不凡,能够在天下诸侯手中做到横推当世实在是卓绝!”
“这卫国和陈国既是天下诸侯之一那为何不能参与此次弭兵之盟?”
相较于那宋国国君而言这郑国国君就圆滑多了,纵然心中对姜思尘无比愤恨。
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还是满脸的笑容,不过那语气却有一种以长辈自居的奇怪感觉。
姜思尘继续端茶喝茶!
吴烂再次会意!
“滑天下之大稽!”
声音激荡四野,在内力加持之下传出去很远。
“不知这卫国使臣是受何人之命?”
“如今前卫国国君正在卫国旧地享受天伦之乐,而这不知名的使臣又是来自何方?”
“该不会是阁下随意寻来一个草寇流氓扮做卫国使臣吧?”
吴烂讥讽道。
卫国是在孙膑兵临城下围困三月之后举城而降的。
经过卫国公主卫雨岚和九皇子姜思川的各方奔走努力之下换来的结果。
姜思尘这边也证明了自己的诚意,卫国国君以及诸多大臣在衡量几番多次谈判之后终于选择了妥协。
而后来的结果也是不错的。
姜思川受封卫王,卫雨岚为卫王妃,前卫国国君则是居住旧址享受极乐。
虽然没有了大权在握,但也坐到了荣华富贵,姜思尘承诺的贵族身份一一兑现,原来卫国皇室的财富姜思尘也没有丝毫动摇。
卫国国君本就年事已高,后面的皇子中也大都是平庸之人,没有可堪大用的。
内无贤臣,外无大将,自己年事已高,儿子不堪大用,大军兵临城下,唯一出色的女儿卫雨岚还是和姜思川站在一起的。
这个时候该怎么选择就很简单了。
若是顽强抵抗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国破家亡的程度,孙膑一路走来可没有丝毫的手软。
灭国之事从来都是斩草除根。
卫国若是不想落入那样的境地只有唯一一条路。
好在这条路是正确的,卫国宣布灭亡之后他除了遭受一些人的谩骂之外其余的过得都还是不错。
不仅卫国贵族得到了不错的对待,那些卫国的百姓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结果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皆大欢喜的局面,然而这个时候那所谓的卫国使臣却跳了出来。
姜思尘绝不相信此人是卫国国君派来的。
“如今卫国国君尚在享乐,这使臣岂不是有些师出无名?”
庆故意做出挑衅质问的语气让郑国国君同样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刚刚吴烂的那番话其实已经说到了他最心虚的地方。
这所谓的卫国使臣虽然是受到卫国贵族的指派,但却不是卫国国君。
还有此前他们刚刚找到那卫国贵族的时候他正是一副流亡落魄的样子。
与吴烂口中所说的草寇流氓还真的没什么两样!
这确实是他们特意寻来的卫国贵族,只是现在在吴烂接二连三的质问之下却有些下不来台了。
“不知幽王殿下您的意思是?”
郑国国君无奈之下只能放低姿态,他现在可没有质问姜思尘的勇气。
原来他还是风光无限的郑国国君,在中原混乱之地都是首屈一指的势力。
然而这个时候的他早已没有当年的风光,说到底也不过是被孙膑打的落荒而逃的一个诸侯王罢了。
若非在魏国的保护下他们现在根本没有站在这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