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曹录事。
刘秉忠“曹叔叔好,您回来了”
“别嬉皮笑脸的,把这东西烧了,你父亲也保不住你。”
“哪能呢,曹叔叔。我们不是玩,是做个实验。刚做完,正要收拾,您回来了。对了,您和父亲都没事吧。”
“没什么事,幸亏这几年风调雨顺,否则还真是个事。行了,别打岔,还没说你们刚才在干嘛呢,实验?什么实验?”
刘秉忠“曹叔叔,我们在做小孔成像实验。”
“小孔成像?什么是小孔成像?”
道具还没撤,三人给曹录事演示了一番。
曹录事看后颇有感触,早前在《墨经》中看到几句话: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一直不能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会有影子是上下颠倒的,看到这个实验,才明白不是古人错了,是自己见识少,不能理解。
曹录事“你们从哪里知道这个的?”
郭刘二人指了指尹天浩。
曹录事看向尹天浩,说道:“莫非你看过《墨经》?”
“墨经?”尹天浩摇摇头,尹天浩确实没看过只知道看过“墨子”,《墨子》里面好像没有关于小孔成像的论述吧,当然也可能是自己忘了,因为现在回想起来,发现一点也记不得《墨子》一书的内容。“曹大人有这本书?”
“曾经有,后来遗失了。一直想再求购一本,却再也寻不得。”曹录事颇为懊恼。“不过听说滕州还有长安有,不过路途遥远,想买也不方便。”
这时候书籍还靠手抄,能普遍才怪了。
曹录事想到了伤心事,不再理他们,三人赶紧收拾。这时才发现天色已晚,都怪刚才太认真了。
回到家的郭刘二人并未休息,而是就今天的实验总结了一下。
刘秉忠想到曹县尉说的《墨经》,不知道父亲有没有,他决定问一问。父亲还在书房忙碌,刘秉忠在外面喊了两声。
“进来吧”
看到门口的儿子,刘润问道“何事?”
“想从父亲这借一本书,就是不知道父亲这有没有。”
刘润放下笔,抬头看着儿子,“什么书”“”
“墨经,今天听曹录事讲了一下,儿子挺感兴趣的,想看一看。”
“哦?怎么会想起聊这本书了,这本书是墨子里面的一部分,有很多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也有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是一本不错的书。哎,可惜,墨家落寞了。不过为父这正好有一本”
刘秉忠非常惊喜。“那墨家怎么衰落的?”
“这话说来也长。说到墨家不得不说这诸子百家。这诸子百家来自一个璀璨的时代,各种流派学说层出不穷,当时最为着名的有儒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小说家,医家,杂家等一百八十九家,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就是这十二家,随着时间的变迁,秦朝大统一之后,重用法家。后来秦灭,汉兴,先是重用法家,道家,后来又重用儒家。汉亡之后,华夏大地再次陷入黑暗,各流派犹如雨后春笋,再次复苏成长。由于理念不同,各流派相互攻伐,百姓苦不堪言。直到百年前,我启国皇帝雄才大略,再次一统。”
“父亲,那咱们启国现在重用那个流派?”
“不知道。”
“不知道?”
“是啊,咱们启国一直没有说只用某一个流派,或者说禁止哪个流派,因此各流派在咱们启国特别盛行。但是呢,有三个流派在咱们启国特别流行,医师儒家,而是道家,三是法家。这三家简称儒道法。”
“那为什么不继续让这些教派继续发展呢,非得选一个吗?”
“选一个有选一个的好处,不选有不选的好处,但是现在四海升平,这么多教派并不是一条心,之间肯定有摩擦,到时候受害的只有老百姓。如果选中一家,那么其他家自会退避三舍。到时候也不一定就会像秦朝那样摒弃其他学派,不过这谁又说的准呢,还是要看皇帝的意思。”
“那父亲认为最终那个教派最好呢?”
“应该是儒家吧。儒家的思想比较切合现在的情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儒家学派一直在吸收各家之长,这是其他学派不具备的。”
“对了,父亲,你告诉我这么多,还没告诉我这墨家是怎么回事呢?”
“哦,对。这墨子也是那个时代的诞生的,主张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其言: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音沉涵,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无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
刘润喝了口水,接着说道:“然而这些思想主要代表人农民还有工匠甚至商人的利益,这些都是处在社会底层的阶层,因此并未受到当时当权者的青睐,即使现在,这种思想也处在下风。与之不同的是儒家,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特别附和名门望族与朝廷勋贵的思想。与之地位差不多的农家则更为衰落,逐渐被儒家同化吸收,然后儒家把社会分成士农工商四个阶级,更有利于社会稳定(现代社会认为这种方式非常不稳定,目前只有印度保留了这种制度)。在朝廷上落败的墨家转而发展江湖势力,势力非常庞大。刚才说了,墨家代表了工匠商人农民的思想,因此有很多实际应用的知识,其中就有你说的小孔成像。不过上面记述的没有你说的详细。”
“儿子好像听闻墨家是做木匠的啊?”
“对,也不对。还有那铁匠,金匠说不定也是墨家的人,墨家不仅限于木匠。说到木匠,还有一家就是公输家,公输班创立,没有什么思想巨作留下,但是留下了一本《鲁班书》,里面详细记载了木匠活的技术,还有一些符箓,据说这些符箓有鬼神之效,也不知真假。像公输家这样在朝廷上声名不显,在底层社会却名声很大的有很多,像那些只在当地有名的则更多,也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有局限性。等你后你外出游历的时候自会发现。”
“孩儿多谢父亲教导。父亲这本书我可以抄录吗?”
“嗯?送给谁?”刘润瞬间就明白了儿子的想法。
“给曹录事,今天他说他的那本遗失了,很想再买一本,只是看了好多书店没有卖的。没想到父亲这里有一本。”
“呵呵,这个老曹舍近求远,要是早问我,早让他抄录一遍了。对了,你现在在曹录事那忙碌,学业没有落下吧?”
“没有,不仅没有落下,而且还有所提高。”
“哦?难道曹录事给你们讲课了?曹录事这人在儒学上还是有一定成就的。”
“不是儒学,是算学上。”
“不对吧,曹录事这人我熟,曹县尉的父亲嘛,算学也就那样,就算是比你强,也强不到哪去吧”?
“不是曹录事,而是另有其人。”
“难道是郭荣?”
“不是,是一个比我年纪还小的人,在算学方面独树一帜,你看这就是他给出的计数方法,全部用符号代替,方便快捷。而且张丘建的百鸡问题,直接被解决了。”
“什么?”刘润觉得不可思议,这百鸡问题他不是没有解答过,当时也是费了一个月才解答出来,而且用的是最笨的办法,后来虽然也有过一些思路,但基本上还是要连蒙带猜,短时间解答出来的一般都是脑子特别清晰的人。
“父亲您肯定认为这小子天资聪颖是不是,其实不然。这小子有一套方法,按他说这是推理,如果按照他这个推理最慢半个时辰,最快盏茶功夫就可以推理出来,而且给出的答案毫无遗漏。”
这次刘润更为震惊“这么快?难道你就是跟他学的,给为父讲讲”
刘秉忠按照尹天浩的讲解,给刘润讲了一遍,刘润没有这方面的基础,需要时间消化。但是刘润想到了一个问题,既然这个可以解决白鸡问题,那是不是可以解决其他问题。“你来试试这个问题,今有一筐橘子,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框内有多少橘子?”
刘秉忠按照尹天浩教的,列了几个等式,3x+2\\u003d7Y+2\\u003d5Z+3,再设Y\\u003d3t,算来算去也没有得到正确的答案。
“父亲,孩儿无能,没能算出来”
“不,你的天赋我还是知道的,会不会是他这个推理只能算这个问题,改一个数或者换一个问题就不能算出来了”
“孩儿也不知道,不过我想应该不会,是我没想到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明天我再问问他吧。”
刘秉忠又算了几遍还是算不出来,只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