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养猪小能手穿七零 > 第163章 开个养鸡场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大娘对唐诗语的后知后觉很无语。

不过她是个爽快人,再说了,唐诗语平时态度其实很好的,说话不至于轻声慢语什么的,可她大概念书太多了,对不起谢谢你好不好意思之类的礼貌用语张口就来。

就连那些知青都没有唐诗语礼貌。

一开始还有人觉得唐诗语做作。

不就在公社生活了三年,就拽起来了。

后来有个人在她条件反射说谢谢的时候问她怎么总是说谢谢,她眨眨眼很无辜的说这不是应该的嘛。

然后有个人就专门观察了一下,发现她还真不是刻意的。

这些礼貌用语对她来说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自然到什么程度呢?

有次雨后路上有个水坑,她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踩了下,正好旁边有个人,泥水点子溅的人家脚上小腿上都是。

唐诗语一看到‘对不起’三个字就脱口而出。

类似的情形在唐诗语身上几乎每天都有发生,然后大家就明白了,她还真不是故意的,她就是习惯。

也不知道唐诗语的前婆家是个什么样古怪的人家,三年时间居然就让一个农村小妞变的比人家城里姑娘还礼貌了。

但大家私底下一致认为,唐诗语肯定是被赵家逼的变成这样的。

不然都二十来岁的大姑娘了,谁闲的没事儿去学这些玩意儿啊?

还都变成了习惯!

这,这也太可怕了!

二大娘摇摇头:“算了,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你不想理会就别理会。”

然后她兴致勃勃的提起了自家的鸡:“诗语啊,我按照你说的喂鸡,我家鸡真的长得快多啦。”

不光长得快,下的蛋也大,而且天天下蛋。

她现在也舍得每天早上在稀饭锅里打两个鸡蛋,让全家都吃上鸡蛋啦。

唐诗语对这个不置可否:“有用就行。”

二大娘踌躇了一会儿,才小声问道:“诗语,我觉得照你说的法子养的鸡挺好的,你说咱能不能跟大队长说说,咱们村再弄个养鸡场?”

唐诗语神色有点奇怪:“养鸡场?”

二大娘有点不好意思:“你不是说别的地方有开养猪场的?”

唐诗语点点头。

二大娘说道:“养猪太贵了,小猪仔贵,养猪的花销也大,不如搞个养鸡场。”

“就按照你那个养鸡的方子,咱们的鸡肯定能长得又快又好。”

“要是能养上三五百只鸡,只要有几十只公鸡就行,那咱们每天就能收三五百个鸡蛋。”

她悄声说道:“商店的鸡蛋挺贵的,咱们的方子养出来的鸡下的鸡蛋大,人家商店卖一斤一两毛呢,论个的话,一个得有两三分了。”

“一天要是能收三百个鸡蛋,论个的话那就是七八十块钱了,要是能收五百个鸡蛋,最少也是一百多块钱。”

“一天一百块钱,一年就是三万块钱。”

“到时候分到咱们手里也能有好几块钱呢,不比整天种地强?”

这时候的人们真的很朴实。

除了少部分精明的会搞什么倒买倒卖外,大部分人真的就老老实实的国家让干什么自己就干什么,多一分的乱来都不敢有。

像二大娘。

她在自家的养鸡初见成效的时候,立刻算了一笔账,顿时眼红的差点滴血。

可是上面规定一家只能养四只鸡,她也没想过去找个没人的地方多养鸡。

而是从跟唐诗语聊天的那些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的话里翻出来养猪场这个事儿,就产生了办个养鸡场的想法。

怕人说也怕人举报,她连自己老伴儿都没说,而是辛辛苦苦的藏着掖着,等唐诗语心情好的时候才终于跟这个他认为的有本事的人说了下自己的想法。

她算账算了那么多钱,也只是为了年底分钱的时候家里能多分上几块钱。

唐诗语好笑道:“开一个养鸡场只养三五百只鸡是不是太浪费了?要养就养三五千只,再说了,不光鸡蛋能卖钱,鸡肉也能卖钱啊,鸡肉可比鸡蛋值钱呢,鸡毛好好收拾一下也能卖钱。”

“要是这么算下来,咱们村养上三五千只鸡,一年下来就能多十来万,分到每个人头上的话就有二三十块钱呢。”

!!!

二大娘顿时被一个人多分二三十,那一家四个壮劳力,就是多分一百来块钱的美好前景给砸晕了。

老太太高兴了好一会儿,忍不住疑惑的问道:“既然养鸡这么赚钱,你说大队长他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唐诗语说道:“大概是因为养鸡太多鸡容易生病,一旦生病就会全死吧,那就血本无归了。”

!!!

二大娘被金钱刺激的有点亢奋的大脑顿时冷静了下来:“对哦,养鸡不光能挣钱,一旦赔了,要配不少呢。”

为什么他们村去年才想着多养几头猪呢?

就是因为前几年他们这一片发过猪瘟,附近几个公社的猪一下子死的差不多。

大家好久没缓过气来。

后来就算重新开始养,怕再来一次猪瘟,也不敢像以前一样一养十来头,都是三五头七八头这样的养着。

别的生产队规模不大,人口顶多就是几百也就算了,三五头七八头除开上交的一半,剩下的大家也能过个肥年。

可靠山村这种有小两千人口的大生产队就行了。

过年分肉一个人顶多只能分半斤不到一斤,这点肉哪儿够吃的?

但是大家都被前几年的猪瘟吓怕了,根本不敢养那么多。

今年养个母猪生一窝小猪,那都是村干部们去年商量了好久才商量好的。

二大娘想到这些更蔫了:“算了算了,咱还是老老实实的自己养鸡吧,要是万一鸡瘟,不光集体养的鸡得死个精光,咱们自己的鸡也保不住,还是稳妥一点吧。”

唐诗语笑道:“是的,还是稳妥一点吧。”

不过她的养鸡观察手册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养鸡场这事儿的确可以跟村里提上一提了。

要是村里同意的话,今年做好准备工作,明年春天就能开始正式开办养鸡场了。

二大娘眼睁睁错事一座金山,好几天都缓不过来。

还是唐诗语劝她先养好猪以后再说其他的她才打起精神。

唐诗语没准备好怎么跟大队长提养鸡场的事儿,大队长居然主动来找她了:“诗语,还记得你说的那个织袜机的事儿吗?”

唐诗语好艰难才想起这一块儿:“记得啊,怎么了?你们不是不打算做吗?”

大队长猛拍一下大腿:“谁说不做了?咱这不是得好好了解一下情况吗?”

唐诗语有点惊奇:“了解情况?了解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