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房俊 > 第八百六十章 战略之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帐中众将顿时愕然,刚刚说起水师,水师这就来了。

英国公还预言卑沙城之战能够打个三五日,结果话音未落人家的战报就已经送抵,按照时间算算,水师大抵是刚刚抵达卑沙城,战斗便已经结束,然后挥师沿着海岸北上,前来会师……

这也太快了吧?

就算卑沙城非是高句丽重点防守的重镇,可毕竟也是高句丽统治半岛南端的核心所在,万余名高句丽军据险而守,就算有火药破城,也得打个三五天吧?毕竟水师的作战兵力一共也不过三四万人,还要分出一部分船只、人手去负责运输主力大军所需的各种粮秣辎重,攻打卑沙城的兵力想必也就万人上下。

李二陛下眉毛一挑,虽然精神已经极度疲惫,可这个时候万万耽搁不得,道:“将军报呈上来!”

“喏!”

有兵卒走进帐中,将军报呈上。

诸遂良放下手中的叙功工作,起身将军报接过,转递给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接过,看了一遍,敲了敲面前的书案,大赞一声:“好!将军报给大家都看看,水师出师大捷,已然攻陷卑沙城,万余守军全军尽墨,一战便震慑敌胆!”

嚯!

众将都吓了一跳。水师取得胜利轻取卑沙城并不难,毕竟一直以来水师的战力都被各方面鼓吹,简直隐隐有“大唐第一军”的架势,就算其中有些水分,却也不至于相差太多。

攻陷卑沙城,想必并无难度。

然而高句丽面对唐军大兵压境,兵力严重不足,无法在各处要害关隘布置重兵予以布防,只能从国内各处强征兵源,农夫、牧民、甚至刑徒、奴隶,全部分发兵刃送上战场。

似卑沙城这样并非要害的地方,自然不可能屯驻精兵。

如此一来就会有一个现象,一旦卑沙城的城墙被唐军攻破,唐军杀入城内屠戮一番,绝大多数高句丽守军因为缺乏必要的操练,会在惊慌之余士气崩溃,要么尽皆溃逃,要么就地投降。

想要全歼,实在是难如登天。

毕竟这需要高句丽军上下一心、死战到底来配合……

诸遂良将军报拿给众将传阅,第一个又是递给长孙无忌。

李绩看了诸遂良一眼,又耷拉下眼皮,没有做声……

长孙无忌很快将军报看完,然后递给身边的李绩,想了想,说道:“陛下明鉴,水师固然旗开得胜,攻陷辽南一带重镇卑沙城,但是根据其战报之中所书写乃是采取火攻,且围城而攻坐视整座卑沙城化作焦土,人畜皆为焦炭,无一生还……实在是杀戮太过,有伤天和。还请陛下治水师之罪,以免其余部队竞相效仿,造成无谓杀戮、生灵涂炭,有损吾天朝威仪。”

没人接话。

虽然大家都觉得这话有几分道理,可毕竟尚未看过军报,不好直接出言驳斥。

等到军报在众将手中一一传阅完毕,张俭耐不住性子,站出来说道:“赵国公之言,末将不敢苟同。如今帝国东征,动用举国之力,自然是要一举覆亡高句丽,彻底消除帝国东北边境之隐患,自当狮子扑兔,奋力一搏。岂能畏首畏尾,给各军将士增添束缚?赵国公还请记得,前隋当年亦是国力强盛,百万大军数次东征尽皆铩羽而归,大唐绝不可重蹈前隋之覆辙,妇人之仁,实乃取祸之道。”

这又不是国内的内战,得忌讳不能杀戮太盛,引起民众百姓之反感。两国交战本就是你死我活,你都想要将人家一举覆灭了,还嚷嚷着什么田超威仪、仁义之道,让人家感激你仁德宽宏,不杀之恩?

他自然不会认为堂堂长孙无忌只有这么一点水平,之所以所处这种“妇人之仁”的话语,根本就是想要压制水师,私心作祟。

这也正是张俭所不耻的地方。

争权夺利在所难免,可是为了打压别人的功绩,却贸然约束大军整体的作战战略,这岂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

自私自利,罔顾大义,令人不屑。

长孙无忌却也不恼,淡然道:“帝国征伐高句丽,非是想要屠尽高句丽一族,待到攻入平壤城、覆亡其政权之后,不还是需要依靠高句丽人来治理这广袤的辽东之地?若是此时杀戮太盛,使得高句丽上下激起仇恨之心,此后必将同仇敌忾,每战定然怀抱必死之信念,则帝国军队之损失势必大增。怎记得上以仁义之师之面貌,使得所有高句丽人都心悦诚服,主动接受帝国之统治?”

张俭是个心性耿直的人,嘴皮子自然比不得长孙无忌,气得涨红脸,闷声道:“简直荒谬!帝国征伐高句丽,自然是要将其领土置于大唐版图之内,其民也受大唐之统治。只需令其畏惧大唐之天威即可,何需其感受大唐之仁德?化外之民,茹毛饮血,也未必懂得什么是仁德!”

这其实算是目前大唐军中的主流价值观,与明清两朝截然不同。

如今的帝国军方认为所有的化外之民、蛮夷之地,都只需用武力去征服即可,毕竟蛮夷“畏威而不怀德”,你跟他们讲什么仁义道德,他们懂个屁啊?拳头够硬、刀子够快,他们才老老实实接受统治,否则得个机会便会反叛。

曾经内附的突厥人就是最好的先例,当大唐军队突入草原攻入其牙账,打得号称“四十万控弦之士”狼奔豸突之时,他们畏惧大唐天威,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并且竞相内附,愿意为大唐驻守河套地区。

结果大唐的控制力稍微减弱,这些突厥人立即反叛,杀汉人、烧官府,携家带口跑去草原……

水师屠尽卑沙城有什么不对?

正因如此,才会让往后坚守山城的高句丽长个记性,顽抗到底的结局,就会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早早投降……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蛮夷不懂得圣人教化,所以弱肉强食,若是我们也同样杀戮不止,毫无仁德之心,那么又与那些蛮夷有何区别?蛮夷不懂仁德大义,帝国就应当教导他们懂得,就好似帝国如今在安南、倭国所做的那样,教授其汉字、汉话,使其读懂汉家典籍,那么他们当然就懂得仁德之道,知道大唐乃是天朝上国、仁义之邦,岂有复叛之理?”

张俭气得瞪眼睛,偏偏说不出反驳之语。

这特么不是那群腐儒整日里宣扬的话语么?往常在朝堂之上,腐儒们便是以这等理由来驳斥军方,说什么“国虽大,好战必亡”之类,对待外族要以怀柔为主,尽教化之攻,使之晓礼仪、懂仁德,沐浴在圣人光芒之下,自然海清河晏天下太平……

你长孙无忌怎么算都是军方的代表人物,居然那腐儒的言论来压制水师的功勋?

简直不要脸!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书案后的李二陛下早就一个头两个大,心烦意乱无法忍耐,克制着几欲爆发的脾气,敲了敲书案,道:“此事稍后再论,苏定方现在何处?”

门口的兵卒道:“正在大清河口休整,随时可以溯河而上,协助大军攻打建安城。”

李二陛下颔首,道:“命苏定方即刻赶来大帐,商议具体作战之策略。”

“喏!”

兵卒反身走出大帐,前去河口传令。

李二陛下觉得精力实在难以为继,半闭着眼睛,摆手道:“诸位爱卿先各自回营休整一番,做好攻打建安城的准备。”

“喏!”

众人都看出李二陛下精神萎靡,赶紧鞠躬施礼,鱼贯退出大帐。

张俭走到门口,见到长孙无忌出来,上前问道:“赵国公之言论,末将实不敢苟同。沙场征伐,不是你死就是我忘,若能以最小之代价取得胜利,何需顾忌敌人之死活?所谓有干天和,简直荒谬!”

心里怒气冲天,这是从当初得知大军战略近乎完全将水师摒弃之后便积攒下来的怒火。

争利益没关系,可是放着更好的战略不用,完全无视更大的伤亡来为自己攫取功勋,这就有些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