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法音今年拿了好大一笔分红,手上握着现成的金饼,想在长安置办一套小宅子不是难事,但为安全计,还是租住柳家的西院更为稳妥。

祝明月关切道:“他们定下是哪处了吗?”

祝三齐微微一顿,随即缓缓道来,“提了几个要求,请陈牙人帮忙物色合适的院子。”

何春梅夫妻俩攒了好些年的银钱,年前之所以没有着手购房之事,一来是因为他们实在忙得抽不开身,二来也是想等一家三口年底的分红到账后,能让购房的预算更加宽裕一些。

祝明月微微颔首,“他是个妥当的。”

祝三齐忍不住嘴角上扬,“其实何管事最初只是找了陈氏牙行,想着只要牙行里的中人能够尽心尽力,事情就好办了。压根儿就没指望陈牙人能亲自接手他们这个小单子。”

毕竟陈牙人是专门给祝明月买地买房买人……撮合生意,三月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未必能看得上何春梅这种小打小闹的买卖。

祝三齐终究还是没能忍住笑意,“哪知道陈牙人一看何管事面善,问清缘由,竟然亲自答应帮她寻找合适的宅子。”

陈牙人自然不是专做好人好事的,心中自有计较。

祝明月旗下的产业众多,底层的工人或许还要考虑温饱的问题,但那些大小管事却挣得盆满钵满,若是家里不拖后腿能支持几分,说不定就想在长安城里买上几间屋子。

许多人都知道,他专给祝明月撮合田宅。何春梅这一单做好了,打出招牌来,自然会有缓缓不断的单子涌向牙行。

大鱼要吃,小虾也不能放过。

林婉婉感慨道:“她也不容易,家里家外都得盯着。”

祝三齐扭扭头冲林婉婉摆了摆手:“事情可不是你想的那样。”

林婉婉疑惑道:“那还能怎样?”

虽然当事人都不在场,但祝三齐依旧压低声音道:“这是徐掌柜特意支的招,让何管事亲自去跑,别让高哥出面。”

林婉婉试图猜测其中的缘由,“奠定一家之主的地位?”

晁瑜英这时才恍然大悟,他们口中的“何管事”竟然是一位女子。是呢,高凤金姓高!

祝三齐和盘托出,“一来男人没那么细心,二来林娘子你猜,何管事寻宅子的第一条是什么?”

赵璎珞提着裙子跨进门来,“还能是什么,当然是安全了!”

祝三齐将一头蒜剥完,暂且不拿新的,拍拍手道:“第一条是,离公婆家越远越好。”

不一定老死不相往来,但距离远了,能省去许多麻烦。

这事让高德生去说,怎么可能?只能何春梅亲自出面督办,还不能在丈夫面前露出丝毫破绽。

反正她们母女三个是统一阵线了。

恒荣祥初创时工人不多,如今知道这事的人更不多。那就是高家公婆曾经找上门来,讨要过何春梅母女三人工钱。

规矩摆在那里,徐达胜咬紧了牙一个子都没给。后来才有何春梅领了工钱后花钱免灾的事。

晁瑜英摸着麻将牌的手指微微一顿,“何管事和家中有……有误会?”

林婉婉才不描补呢,“高德生往年在外跑商,他在家里时还好,一旦出门,婆家就磋磨她们娘几个。后来春梅直接带着两个女儿住到作坊里去了。”

当初高德生若是折在华阴的私兵窝里,何春梅母女三人的下场不会比晁瑜英强多少。

后来还不是借口怕受牵连,把他们这一房分出来,实则是赶出来了。

不过事情也说不准,何春梅性子要强,又有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未必肯认这个命。

晁瑜英忽然感觉面色有些发烫,别人都能自己跳出火坑,主持家务,她却只能愣在原地等人搭救。

张法音只在分红会上见过何春梅一面,瞧着说话做事是个果断的,哪知道背后还有这样一段不堪的过往。

祝明月轻嗤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好在何春梅自己立得住,两个女儿能体谅母亲的难处,如今的境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临到饭菜上桌,众人的话题依旧围绕着长安的房地产市场展开。

晁瑜英将那些微妙的别扭放下,诚恳道:“长安屋贵,一两年的租子,足以在老家置下大宅了。”

据尹金明所言,有些外地人哪怕做到朱紫高官,若家中负累重,一辈子都未必能在长安置办房产,只能租房居住。

当然,他们所要求的房子可不是那种简陋的一两进民居,而是带有正经花园的大宅院。

晁瑜英转念一想,尹金明租下的小院租金一季一付,她们娘几个避开了,房东收租时,尹家人会如何应对?

能在长安拿出一个闲置的院子来出租的人家,都不是等闲之辈,至少也是地头蛇级别的存在。

晁瑜英现在隐约明白了一个道理,尹家人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欺辱她,只不过是因为她好欺负罢了。她这个做母亲的立不起来,所以连带着孩子也要跟着遭罪。

晁瑜英决定过两天让王嬷嬷回去打听打听消息,尹金明当初买了两个人,还有一个门房留在家中,时不时透露一些消息。只是这个门房,等尹金明归家后,肯定是要换掉的。

饭菜已经差不多上齐了,两张桌子拼在一起,摆得满满当当的,甚至有几样菜还得叠加摆放。正屋摆不下,仆役们就去厢房坐席,反倒自在些。

张法音作为长者,举起屠苏酒,开口祝辞,“愿新岁之中,仕者朝堂平遂,商者市廛得利,耕者田亩丰收。妇孺安康,老者福寿绵长。阖家老小,岁岁平安,顺遂无虞。”

林婉婉在一旁鼓掌助兴:“说得好!”

祝明月只有一句话,“好吃好喝好玩!”

随着一声令下,大家开始动筷。

戚兰娘轻声细语地提醒两个孩子,“火锅里的菜,多煮一会。”宁肯过老,也不要太生。

林婉婉手执筷子,却显得有些迟疑。

祝明月见状,取笑道:“怎么,好东西太多,不知道如何下筷。”

林婉婉轻笑摇头:“我方才未曾察觉,伯母与晁娘子的家乡相隔千山万水,但年夜饭的菜肴竟如此相似。”

说得是酥锅和蒸盆子。

经林婉婉这一提点,众人这才将目光锁定在两个与其他餐盘截然不同的盆子上。

细说起来,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烹饪手法——一锅烩。

将周遭能搜集到的上等食材,统统纳入一锅,小火慢炖,直至醇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