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佩孚接到的是身在日本的义士、蔡智堪秘密传递回来的重要情报。

蔡智堪祖籍河南,出生在台湾苗栗,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凭借家族势力、同学关系在日本经商,虽然台湾早已被日本霸占,但蔡智堪心系故国,乔林在广州活动期间,偶然结识了兴中会会员蔡智堪,他当时是去给革命党送经费的,后来慢慢被乔林暗中发展为背廆营秘密情报员。

蔡智堪这次传递回来的情报,日本方面尚未公布,只是在政界高层、商界巨头之间秘密传播,他这次能提前知道这个情报,非常偶然,因为他的一个日本同学伊藤健太想拉他入伙。

伊藤健太家族是日本零售巨头,在政、商、军三方面都广有人脉,但伊藤家族刚刚吞并了日本排名第三的零售业商社、成为日本最大的百货商社,不仅家族资金全部投入、还欠着大量银行贷款,这才不得已的寻找合作伙伴。

蔡智堪在商界名声极好,又是做橡胶贸易的、手上有大笔资金,于是伊藤健太找上他,想合作加入这个即将颁布的项目,做这种政府项目,只有钱是不行的,可蔡智堪却敏锐的从中嗅到了日本扩军的野心,这对中国是个巨大威胁,于是他马上给乔林发回这个情报。

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

一战结束后,日本正在实施“八八舰队”计划,也就是打造两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每一支舰队拥有8艘主力战舰,每8年更新一次,日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海军发展成为与英国、美国一样的水平,从而称霸亚洲。

美国发现日本的海军发展,已经逐步超越了部分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而且日本和英国结盟,让美国很难染指亚洲,于是美国开始联合英国、密谋对日本海军的发展进行限制。

美国冠冕堂皇地表示,为了世界和平,必须要对各国海军力量进行重新分配,潜台词就是要限制某些国家的海军发展,日本虽不情愿、却也不敢不去参加华盛顿会议。

1921年11月,美国为了体现“公平”、也为了自身体面,邀请了全部一战战胜国与会,主要是海军强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中国也收到了邀请。

美国、英国拉拢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对日本施压,最终达成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规定,美、英、日、法、意等国的海军主力舰总吨位比为:

52.5: 52.5: 31.5: 17.5:17.5。

这就是说,美国和英国的主力舰总吨位是第一梯队, 可以拥有52.5 万吨,日本是第二梯队,主力舰总吨位限制在31.5万吨,法国和意大利是第三梯队,主力舰总吨位可以达到17.5万吨。

日本主力舰的总吨位早就超过31.5万吨了,难道要日本把多余的主力舰给炸沉了吗?而且他们的造舰计划也早就排上了日程,船坞都建好了,难道也要炸掉?

于是日本人将狡诈发挥到了极致:日本海军把装有203毫米舰炮的重巡洋舰、换成了155毫米的火炮,诡辩说这不是主力战舰、是所谓轻巡洋舰,可一旦爆发战争,随时都能改装成重巡洋舰。

大型船坞不能建造巨型战列舰、重巡洋舰,当然不能炸掉,日本《海军大学》教官山本五十六中佐、给海军高层提出一个建议:

通过向民间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建造一批可以快速改装成大型航母、水上飞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的邮轮、远洋货船、捕鲸船、大型捕鱼船等的“民用舰船”,各个日本商社建造的这些“民用”舰船,必须使用海军提供的图纸建造,这样,将来改装起来十分便捷。

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书,一艘“远洋货轮”、一个半月就能改装成一艘航母, 根据新建轮船的吨位、由政府提供“补助金”,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计划书,日本海军总吨位、能达到恐怖的一百余万吨。

日本政府根本无力承担如此庞大的计划,可是,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为首的军国主义者、却在极力推动这个计划的实施,田中义一专程向日本天皇做了汇报,由于大正天皇病重,实际是后来的昭和天皇、现在的皇太子裕仁接见了田中义一。

裕仁听完田中义一的详细汇报,尤其是听到田中义一说,建成这样一支庞大海军后,日本就不再需要考虑美国、英国的态度,可以先吞并中国东北、继而华北、最后鲸吞中国,裕仁的绿豆眼、发出了贪婪的红光。

但是,裕仁知道日本现在的国力、不允许立即执行这个造舰计划,可他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于是,裕仁思考了片刻后,用腹语念了一句俳句:

“夕阳之光如此美丽,我正慎行,不虚度光阴。”

田中义一赶忙诚惶诚恐的给裕仁磕了一个头,表示一定谨遵圣意。

裕仁用“夕阳之光”代指山本五十六的造舰计划,用“如此美丽”表示自己对这个计划的支持,用“我正慎行”、表达不宜操之过急之意,最后用“不虚度光阴”,表达了裕仁期待造舰计划尽快实施的态度。

田中义一深刻领会了裕仁的意思,于是,他在内阁会议上,雄心勃勃的提出一个“十年完成造舰计划”的政策,除了陆军部“保留意见”外、其他各部均表示赞同,于是造舰计划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首先是要海军把造舰船的顺序确定下来,而这让日本各大财阀看到了巨大的商机,正因为如此,蔡智堪才得到了这个重要情报。

吴佩孚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无法阻止日本实施这个野心勃勃的造舰计划,但又不能让日本人的造舰计划顺利实施,否则,对中国的威胁就太大了。

怎么办?

吴佩孚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作战室,香烟一支接一支的抽,苦思应对之策……

但是,一场风暴即将袭来,有人不愿让他坐在洛阳、好好思考怎么应对日本人的阴谋,一场战争即将来临,战事初现端倪时,吴佩孚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构想了。

但是,直接针对日本采取行动,别说吴佩孚,就算当时的中华民国以举国之力对抗日本,纯以军事而论,没人敢说不会是又一场“甲午战争”,因为只要日本不登陆作战,倭寇就算把我国沿海城市全部摧毁了,我们却根本够不到它,空有心、而无力呀。

吴佩孚把自己关在屋里思考了大半天,做出一个变通的决定,将蔡智堪传回的绝密情报报告给国务总理熊希龄、外交总长顾维钧、财政总长张謇、陆军蒋百里、海军总长萨镇冰,明着是请他们研拟应对之策,暗中为实施自己的战略部署做一个铺垫。

张佩亭作为吴佩孚的私人密使,揣着火漆封印的密函前往北京去了。

吴佩孚此时不能再在这件事儿上浪费太多精力了,他必须全神贯注的应对即将爆发的大战,针对这场战争,吴佩孚决定修改之前制定的策略,格局再大一点儿、眼光再开阔一点儿、思路不妨再拓宽一些、目标订的再宏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