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思历史

长安,勤政殿。

自宛城归来,刘单将夏侯霸不愿投降的消息告知张星彩及其母夏侯涓,二人都十分伤感,夏侯涓尤其难过,刘单只好劝慰了岳母几句。

接下去的时日,刘单都将精力花在处理政务之上,这才觉得治理国家有多劳累。历史上的明君,大凡能长时间的坚持处理络绎不断的奏疏,但时间一长,十几二十年的天天如此难免不令人产生厌烦、疲倦之心。

诸葛亮在朝的时候刘单轻松很多,奏疏一般都先经诸葛亮审阅后,诸葛亮将处理意见附在其后,重要的事情会另行具本将自己的建议附在原本之后然后一起呈送给刘单过目。

出于对诸葛亮的信任和肯定,一般庶政刘单稍微过目后便裁可发下,重大事务若有与诸葛亮意见相左的他会请诸葛亮进宫商议之后再发下。如此一来,办事效率很高,只是辛苦了相国诸葛亮,每天都十分繁忙。

现在好了,诸葛亮统率大军出征去了,所有的政务都压在自己头上,刘单忙的不亦乐乎.

皇帝这个职业是终身的,也是像后来的毒品一样是会上瘾的,也许在厌烦的时候你会很想离开这个职业,但真正要放手时你肯定是誓死不从的。无论再有责任的人面对一件天天周而复始的事情总会有厌烦的情绪出现的,否则你真的会累死。无论是当世的还是后世的人都高歌赞颂明君,但真的只有这些明君们自己知道为获得这两个字的赞誉他们是度过了怎样的一个个不眠之夜。

责任心?当然是有责任心的,为了天下万民能安居乐业,为了使自己的王朝能长盛不衰,为了自己被后世千秋赞颂,为了作为帝王的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秦始皇帝这位开创皇帝制度的“千古一帝”继承先祖遗志,荡平列国,兼并天下。称帝后,他每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竹简写成的奏书,算是尽职尽责了吧?然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也不放弃对自身的享受,广招美女充实后宫,修建奢华的阿房宫,修造巨大的皇陵。

结果如何?秦始皇帝在后世赞誉者有之,毁谤者亦有之,秦朝竟然二世而斩,何其悲哉!

由此可见,一个王朝、一个帝国要建立一个盛世是何其的艰难,要毁掉它却何其的容易。

就说汉武帝吧。这位英睿果敢的伟大皇帝,为了一雪匈奴对汉朝的欺压,愤然大起兵事数十年与匈奴作战,将匈奴赶回了边远的草原,大大扩张了大汉王朝的疆域。名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寇可往,我亦可往,”这些提气的话是如何的壮我汉族威势!

然而,历史又是双向等观的。在汉武帝大张鞑伐于匈奴取得空前辉煌战绩的同时,又大幅消耗了王朝的国力。原本经过“文景之治”的汉朝,在武帝长达五十四年的统治之后,国力大幅下滑,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并不好,以至于爆发了“天汉民变”。幸而汉武帝是位清醒的明君,他及时调整了政策,在他生命的最后过程中停止了对外征战,发布了“轮台罪己诏,”检查了自己的过失。临终时托付得人,在他的身后,汉朝没有像秦朝那样走向覆灭,反而再度迎来了“昭宣中兴”的良好局面。

再说东汉末年的董卓吧,他虽然不是皇帝,但实际执掌了东汉末年几年时间的朝政。在刚执政时,董卓也是有治理好天下的愿望的,也做了些好事。但是,由于制度使然,太多人不服从,他本身也不具备如此的品格,最终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说别的了,现在诸葛亮不在朝自己就忙的不可开交,由此可知平时诸葛亮是多么烦累。刘单回想了下中国的历史,觉得还是应该给诸葛亮配备些助手让他减轻些工作量。

当然了,现在的官职中有类似丞相司马、丞相长史一类的佐官帮助丞相处理事务的,然而这些官职更多意义上来说并非朝廷正式官员,而是丞相府的属官。如此一来这些官员的职权就完全由丞相本人工作是否勤勉决定了。

诸葛亮这个人的特点是事必躬亲,无论大事小情自己都亲自处理,因此他休息不了。如果要减轻他的工作量,就应该在官职中设置些正式的官职主管具体不同的事务。一旦制度化了,丞相也不会像现在那么劳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