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初,张阿婆一病不起,为了给张阿婆治病。
胡晓月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向隔壁家的王翠英婶子,借了二百块钱。
只因为给张阿婆看病的医生说,某个特效药,对张阿婆的病可能有效。
胡晓月家隔壁的王婶子叫王翠英,原来在棉纺厂工作,和在钢铁厂工作的林忠叔是两口子。
王婶子和林钟叔有三子一女,老大老二前几年成的家,各有一个儿子。
小儿子是今年年初,成的家。
南城县嫁女儿的风俗,男方是需要给女方父母一些彩礼钱的,以示答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
王婶子为了能让小儿子顺利结婚,四十出头的王婶子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了小儿子,还花了不少的积蓄。
两家人的关系不错,王婶子一家子平日里,对张阿婆和胡晓月都颇为照顾。
因为现在是1973年,政府要求有知识的青年,下到农村去,支持农村建设。
每家每户,除了独生子女。
年满十八岁,没有结婚,没有工作的知识青年。
必须要有一个人,下到农村去,支援乡村建设。
虽然这个时候,大多数的人都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但王婶子两口子却是对家里的幺女林珍珍,宝贝得很!
毕竟是物以稀为贵,又是家里最小的女儿,而且人不仅聪明还长得漂亮,夫妻俩好的都接了去。
所以,哪里舍得女儿下乡去吃苦受累,更不想随随便便,找个人就把女儿嫁了。
林珍珍还差两个月才满十八岁,可是刚高中毕业,街道办就几次上门做思想工作了。
早在几个月前,王婶子和林忠就四处找关系,托熟人给林珍珍找工作了,只是现在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哪有这么好找。
前两天,王婶子在供销社上班的表妹说,单位有一位女同志,要跟丈夫去随军。
想要卖掉自己的工作,供销社的工作,在七十年代是很吃香的。
所以要的钱,也比别的工作要贵一些,六百块钱不二价,因为是熟人,给三天的时间考虑和凑钱。
若是其他人可没有这个优待,这可急坏了王翠英林忠两口子,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个遍,还差二百。
原主胡晓月,虽然年纪小,但也是个要强,又重情重义的姑娘。
从别人那里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心里特别的着急。
虽说王婶俩口子,也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并没有开口叫她还钱。
但她觉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更何况,王婶林叔俩人,在她和张阿婆最需要钱的时候,肯对她们寡婆孤孙的伸出援手。
这份情义更是难得,原主胡晓月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想方设法把钱还了。
而且,如果林珍珍失去这个供销社的工作的话,就要下乡了。
早年的张阿婆和丈夫吴春生,是逃荒,躲打仗,躲征兵,才来到这个陆路交通不便利的南城县的流民。
南城县虽然经济落后,地理位置偏僻,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相对其他地方要安全许多。
又因为南城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气候很是宜人。
滋生出许多中草药,识得些中草药的吴春生,便决定在南城县安定下来。
吴春生以釆草药为生,张阿婆给人清洗,缝补衣服添补家用。
勤劳的两个人,经过几年的积攒,日子也越过越好了起来,有了孩子后,还在南城县买了地,建了房子。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在儿子六岁的时候,吴春生上山采药时,不慎掉下山崖不幸身亡。
张阿婆一个人辛苦地把吴刚拉扯大,又给他找了一份,在运输队开车的工作。
却不想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吴刚,又出了车祸,去世的时候刚满十八岁不久,还没有谈对象。
正处于失去儿子的悲痛之中,又听到一些人的闲言碎语,说张阿婆“克夫又克子”的话。
一时想不开的张阿婆,在儿子的头七那天,走到南城河边,想跳入河中寻短见。
却碰上了在河滩边上,奄奄一息的胡晓月。
救治胡晓月,花光了张阿婆的养老钱。张阿婆原本的打算,是想着等她恢复记忆了。
找到胡晓月的家人,让他们把医药费补给她,毕竟六十年代初,儿子的抚恤金,加上她的一些积蓄。
临近一千块钱,在平民百姓中,算是一笔巨款。
有了这笔巨款,她也能安心的养老了。
所以,张阿婆一边养着胡晓月,一等着胡晓月的亲人找来,谁知一转眼两人就相依为命了十多年。
寡婆孤孙的,在南城县本来就没有亲戚,也没有什么要好的朋友。
昨天一整天,胡晓月都在找人借钱,她也不认识什么有钱人。
只能厚着脸皮,问一下曾经一起读过书,说得上话的几个同学。
或者是平日里,家庭条件好,请她和张阿婆做活,比较好说话的雇主。
这年头,许多家庭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闲钱借给人。
更别说是关系不深,年仅只有十六岁的小孤女。
可想而知,奔波了一天的胡晓月没借到钱,但在一位雇主那里,得到一个消息。
报名下乡当知青,可以得到200块钱的安家费。
胡晓月立马就去知青办报了名,领到200块钱安家费。
然后就急急忙忙地,把钱拿去还给了王婶。
并告诉她!自己过几天就会下乡,家里的房子,想拜托王婶帮忙租出去。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胡晓月也算是一个,早当家的人。
因为家里穷,胡晓月八岁的时候,才上了小学一年级。
识得一些字,会算数之后,不识字的张阿婆,就把家里的采买大权,交给她了。
上到初中的时候,更是把家里的钱,都交给了她,由她管家。
所以,胡晓月从小,就是个有主见的人,有想法的人,原主想着下乡之后,房子空着也是空着。
而且下乡了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从乡下回来.,房子租出去还能有些收益。
当然,也是因为胡晓月身上的钱不多,零零碎碎的,加起来不足五元。
知道胡晓月为了还钱,主动报名去当了知青,王婶子和林钟两口子,很是自责和愧疚。
但是,已经木已成舟,无法更改。
听到胡晓月要拜托她帮忙租房子的事,表示很乐意,还说到时候房子租出去后,租金会给她寄去。
万分感谢王婶后,胡晓月就回家,又开始急急忙忙的,整理家里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