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不起,田书记.......”

看到伸到自己面前的笔记本,以及上面的那句话,田向南先是愣了一下,随后抬头瞅了一眼默默坐在那里的陶莹莹。

“呵......”

田向南心情很复杂的低笑了一声,并没有说什么。

“沙沙.......”

笔记本又被陶莹莹给轻轻拿回去了,伸手在上面写了一句话,然后,又小心的推了过来。

“田书记,我们,,是不是选择错了?”

见到新写的这句话,田向南沉默着,随后依旧只是笑着摇了摇头,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情绪。

见到田向南脸上只是苦笑,陶莹莹轻叹了一声,默默的拿回笔记本,没有再写下去了。

陶莹莹这会儿的心理也有些复杂,在她年轻的心里,既有一种仿佛背叛了青山大队的愧疚感,同时也有一种他们陶家坝即将开始新的发展的期待感。

这两种感觉在他的心头不停萦绕,让陶莹莹的心里也很是复杂。

而田向南这会儿,也在默默考虑着陶家坝新建电线厂的这件事。

站在他的角度而言,陶老书记与陶家坝出尔反尔,选择了站在梁红旗那边,当然是错的。

说背叛或许有些重,但终究是陶家坝与陶老书记先选择与田向南和青山大队疏远了。

不过大家都是成年人,陶老书记和周书记既然这么做,也可能有他们自己的理由,田向南心里虽然失望,但也只能接受要失去一个潜在盟友的现实。

但是再从发展的角度来说,陶老书记以及陶家坝选择走梁红旗的关系,由他来主导建立这一家电线厂,这种决定更是大错特错。

最错误的一点,就是不应该将沈缆厂选为他们新厂的设备采购方。

沈缆厂那是什么地方,那是东北这边电线电缆厂的老大哥,用的大体设备都是五几年苏援时期的。

那有些设备,真就是比田向南的年纪还大。

尽管沈缆厂这些年也一直在自主的更新换代,但其主体仍旧是那些苏式设备。

上次张丽华就说过,沈缆厂现在的生产设备,论技术,跟他们青山大队的设备相比,几乎差了一代。

而要是同国际上最新的技术相比呢?那最少也是差了一代半。

这样的设备,你说你拿过来有什么用?

可能在梁红旗或者陶老书记他们的心里会想,既然沈缆厂都能用这些设备生产,那他们陶家坝不也同样可以?

是,短期内这么想,确实是没错。

但是他们就没有考虑过一点,沈缆厂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那是一个大几千号人的省级国营单位,除了生产之外,他们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技术团队,还有那么多的合作单位。

说的简单点,那就是沈缆厂是有自己的技术和底蕴,完成自主设备升级的。

但是你陶家坝又算什么?你们就是一个人民公社啊,买回来的设备是啥样的,你们就只能用啥样的,没有丝毫改变的能力。

而反观沈缆厂真要是开始升级的话,不说能达到国际顶尖,但是升级到跟青山大队设备技术水平差不多,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升级,那只是因为一个省级国营单位,需要考虑的方面太多。

但是这种事估计也要不了太久了,上次张丽华回来就说过,沈缆厂已经有了将生产设备自主全面升级的计划,预计会花费5~10年的时间,进行逐步升级改造。

那到时候,陶家坝这边新建的电线厂怎么办?

这么长的升级时间,陶家坝能等得了吗?

你现在建立电线厂,就只能买他们现在那很是落后的设备。

到时候等沈缆厂开始升级换代了,你怎么办......?

跟着沈缆厂一起升级?继续买他们新的设备?

真要这么想的话,那纯属异想天开.......

毕竟,人家上半年升级个裹线机,下半年再升级个抻丝机,你不可能一样一样的跟着买吧?

真要是这样的话,把你们电线厂一年到头的利润都拿出来,都不一定能换得起。

但如果不升级呢?

那最多过个两三年,你们的电线基本上就卖不出去了。

简单举个例子,现在的电线都是一根线,就是塑料皮里面包裹着一根铜丝,规格的大小也就是铜丝的粗细,大一些规格的,甚至就是一根铜条。

这样的电线,因为整根铜丝的延展性以及铜料里面的杂质,不但容易断裂,而且传导性也不好。

等到后面开始利用拉丝机,把铜丝拉成一根根头发丝一样,然后再用编织机编织好,再进行生产,就出现了算是第2代的电线。

这种电线不但省原料一些,而且延展性好,传导性高,还能耐久用,是往后几十年电线产品类的主流。

他们青山大队眼下接的这个外贸单,后面所生产的电线就会改成这样的,因为他们的设备也具有这样的生产力。

但是沈缆那边,目前生产的,还是以一根线为主流。

换句话来说,这次陶家坝新建电线厂,想要从沈缆厂买设备的话,那买的就只能是这种一根线的设备,不可能是编织线的设备。

因为编织线的生产流程,要比一根线的多上好几种设备呢,采购价肯定也会相应提高,甚至因为是自主研发的新设备,其价格,可能比进口的还要高,300万肯定买不了两套。

甚至田向南的怀疑,陶家坝从县里贷款300万,说不定是跟沈缆厂那边谈好了,差不多能买个三套设备的钱。

不然要只是两套的话,每套150万,那国产设备价格也确实稍高了些。

但尽管如此,陶家坝这回从县里贷款300万,就买了两三套过几年注定会被淘汰的设备,你说,他们以后的日子能好过吗?

哪怕是县里帮他们承担一半,哪怕他们前期真的有很多订单,哪怕能够让他们做个两三年。

但是三年之后呢?

到时候他们的设备淘汰了,生产的产品跟不上市场也注定被淘汰,那他们的这批设备就只能卖废铁。

300万的一批废铁,他们这三年的利润,能补得上来吗?

或者说,他们做电线的这两三年挣的钱,足够他们换一批新设备吗?

掰着脚趾头算算也不可能。

现在的一套设备150万,等到三年之后,就算沈缆厂那边设备升级好了,肯把新设备卖给他们,那到时候估计300万一套都打不住。

既然是这样的话,那陶家坝这几年的忙活,又忙活的是个什么呢?

辛辛苦苦干三年,一朝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