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了,不知道出什么bug,我的草稿都不见了,历史记录里也没有,气得我好几天不想碰键盘t.t)
曲终人散,胤禛起身,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身旁的玉婉身上,下意识想要握住玉婉的手同行。玉婉却后退了半步跪下,恭恭敬敬地道:“皇上是明君,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民女身份低微,能随侍在旁已是莫大的荣幸。”
“这是班婕妤却辇之德,你竟读过书?”胤禛双手交握,看着跪在地上的女子,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毛。
“不过认得几个字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
胤禛俯身虚扶起玉婉:“有心读书便是好事。朕的淑妃刚入宫时,也是识字不多。但是她虚心好学,且颇有天资,如今在诗书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后宫中数一数二的了。你以后多向她请教,对你定然大有益处。”
“至于什么身份不身份的……”他深深地看了玉婉一眼,“朕的女人,何来身份低微一说。”
玉婉勾起玫瑰花瓣一般的唇瓣:“民女受教,能以鄙薄之躯侍奉皇上,民女三生有幸。”
出了大门,众妃嫔眼见着小厦子招呼着领来了一顶青色小轿,在玉婉朝众人行礼后,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玉婉往那小轿走去。
虽然这小轿是按着规矩,排在了队伍的最后,可女人们的心里怕是都不轻松。
之前皇上那番话的意思就是说,带着秦玉婉回宫,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先帝几次下江南,服侍过他的女子不在少数,每次前去木兰围场也自有蒙古仆妇伺候沐浴。当然了,这样的伺候,怎么可能就是单纯的歌舞按摩?不过大多是事后给一笔银子作为报酬,或者再额外赏赐一些其他东西来加以安抚,能带回宫的几乎没有。
不过到了本朝,送人的王公贵族自不在少数,可胤禛却一直看不上这些女子,只让苏培盛伺候。没想到这一看上,便是要带回紫禁城了。
“本宫怎么记得,今儿好像是个什么日子。”柔嫔抬手扶了扶发髻上的缠枝点翠蝉鸣步摇,修长如玉的手指上,那镂空景泰蓝护甲在如水的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
“四月十七?也没什么特别的吧?”欣妃皱起眉头,揪着手里的帕子,“妹妹向来是个细致人儿,不过本宫倒是没什么印象。”
“今儿是甄氏的生日。”敬贵妃接过话茬,转头看向一旁的黛玉,“淑妃妹妹怕是早就想到了吧?本宫之前就看到你对着这满池的荷叶叹气,想来定是忆起了昔日皇上命果郡王以一池白莲为甄氏庆贺生辰之事。”
疑虑如同夏日午后的乌云一般,沉甸甸地压在了心头,不断地翻滚、汹涌着,层层堆叠起来,形成一片乌压压的阴沉之色。
此刻的黛玉,心中早已被这沉重的忧虑所占据,再也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她只是机械般地顺着敬贵妃的话语轻轻地点了点头,便沉默不语,不再多说一个字。
眼下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就要前往江宁织造的府邸。
也许当她真正踏入那个地方时,众多萦绕在心头的疑问就能得到确切的答案。
不……或许不是疑问,准确的说,她早已知道答案。只是若不亲眼见到,总还是觉得不真实。
敬贵妃看着眼前神色黯然的黛玉,不禁暗暗叹息一声。她总觉自从踏上这金陵的土地,黛玉整个人就仿佛往日的灵动,总是一副心绪难平的模样。如果黛玉在幼年时期曾经到过这里,那么按理说她应该更多的是心生感慨之情,而非如今这般满心的忐忑不安。
饶是敬贵妃向来以善于观察他人且心思细腻着称,但面对黛玉这番反常的表现,她着实也是摸不着头脑。不过,眼下显然并不是合适的询问时机。毕竟,如果她不赶紧上车的话,那么剩下的这些妃嫔们就得一直在这儿干巴巴地排队等着,晒上许久的月亮。她只得转身向众人招呼了一句,率先登上了车。
伴随着车轱辘压着青石板路的声音,当“江宁织造府”几个大字终于出现牌匾上时,黛玉感觉自己的心直接漏跳了一拍,脊背也不禁绷紧僵硬起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种想触碰又不敢触碰的感觉,让人的心沉甸甸的,甚至会有转身逃避的冲动。
朱红色的大门敞开,又重重关上,黛玉好像再听不见四周的喧嚣声,只有眼眶中的泪珠儿不受控制地直直往下坠落。
虽说不尽相同,可这江宁织造府的一草一木,屋檐走廊,还有那转角处的假山石,不管怎么看都透露着一股子熟悉。
“额娘,额娘您怎么了?”念同揉了揉惺忪的睡眼,从怀里掏出一条她新绣了个鸭蛋的小手帕,撑起柔软的小身体想要帮黛玉擦去脸上的泪水。
之前在宴会的时候,孩子们都是由乳母带着,集中在一起用餐的。如今天色渐晚,念同早已伏在黛玉的膝头安睡。也许是母女连心,察觉到了黛玉的不安,醒过来的时候便看到黛玉泪流满面。
“乖念同,额娘没事。”黛玉抱起念同,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额娘只是,想起了许多往事,许多额娘小时候的往事,一时有些难过罢了。”
“念同呼呼,额娘不哭。有念同在,额娘会一直很快乐的……”孩子到底是孩子,话音未落,这念同的小手就垂了下去,把头靠在黛玉的肩膀上又睡着了。
黛玉摇头拒绝了紫鹃想要接过念同而伸过来的双手,用手轻抚着孩子的脊背,忽的从内心生出无限的勇气来。
她转头看着窗外的月光冷冷地打在那雕刻了彩云追月的粉油大影壁墙上,心中只转着一个念头。
曹家……江宁织造府……
贾家……贾府……
我林黛玉,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