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风流大宋 > 第345章 清醒的奸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举是借着回吏部述职的机会来到了京城。

他这荆湖北路转运判官也是个朝官,一般是做过地方通判并有较好的业绩者方可充任。但是当初他之前只是做过两任知县,不过就是靠着岳父胡宗哲的关系去投靠了章惇,而那时正好是新党在大规模地整肃旧党,地方上空出来了不少的位置,亟待一些头脑灵活、能够充分理解上司要推进新法意图的官员去充任,这才得到了一个机会,就按照原来的资序,去了荆湖北路转运使司,先是任了一个勾当帐司。

而他在就任期间,的确也学得了其岳父的升职密技,寻了不少当地的旧党官员的麻烦,并也作了些不痛不痒的举报,算得上就纳了对新党的投名状,之后便顺利地升上了转运判官一职,这次便就是他在判官任上的第一期述职。

实际上他这次进京最主要的任务,却是因为知道了黄庭坚北归、以及到了杭州后知道的小舅子被流放等一系列极其糟糕的迹象后,需要重新去探明今后朝堂的政治走向,再设法为自己寻找一条更加可靠的大腿来抱抱。

他是八月初到的京城,手里虽然是拿着岳父书写的荐信,却是一直没有去找章惇。

一是章相的府门并没有那么好登,就算是胡宗哲自己来也得老老实实地递名帖排队。二是陈举在来到京城的第一天起,就听闻了苏轼回京并被恢复为学士衔职的惊人消息。

苏轼是谁?

蜀党的领袖!黄庭坚与秦观的恩师!

他陈举是靠什么上位的?他的岳父又是靠什么上位的?这样的一个结果,无异于如晴天霹雳一般,任是将他在离开杭州前与胡宗哲的所有商议全部作废!

老师被复职重用,那么对于那些曾经迫害过他弟子的人将会如何地出手?陈举不了解苏轼,但是他会用自己的思路去想啊!

所以陈举是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睡不着觉,动用了他在京城所有的关系去拼命打听消息,而打听到的消息更是令他后脊梁发麻:这苏轼回京,极有可能会被天子拜相!

完了!章惇的这一条线,肯定是没有指望了,更不要说,这章相公会不会帮他们。如今这个关头,必须要当机立断,重新选择山头。

陈举在惶恐不安中先是去吏部报了个到并等候述职排队后,便赶紧去了如今还不算太热门的蔡京府上递了手本,并且还十分用心地在这手本里备注了他的礼单,开始在客栈里耐心地等待求见。

果然,陈举的礼单以及他同时给蔡府门人的红包发挥了作用,就在五天之后,也就是苏轼被正式拜相,蔡京从他的弟弟蔡卞府上回来的那天,正在若有所思地盯看着底下人排在他桌上的一叠拜帖,而陈举的手本,就被特意放在了最上面一张。

荆湖北路转运判官陈举字为民叩见。

展开这份手本,第二页是这陈举的大致从官履历,以蔡京的锐利眼光,一眼瞥去他先是知县,后是转运司勾帐,再原职升为判官,便就明白这小子是走动关系的老手。于是便直接翻到最后一页,而他的瞳孔,却是在一瞬间便放大了:

这一页只简单地写了一行字,两小句:恭以四海银行存单两万贯、杭州临安县田契一千亩,恭贺承旨生辰。

蔡京的生日在二月,此时却是八月,不过这并不重要。虽然蔡京进入两制官后,巴结他的官员甚多,但是毕竟他还未最后进入两府执政,能够像陈举这样下血本重贿的人并不多。

要知道,如今四海银行已经在大宋东南几路几乎重要的州城都开设了分行,它的存单不仅支持在任意一家分行里足额兑出现钱,而且如果不兑现的话,还可以享有每年一分息的利息。这两万贯的存单是大半年前存下的,也就是说,稍等两三个月去兑取的话,那就是两万两千贯啊。

然后,杭州临安的一千亩田契,也是令蔡京看得心情大悦,从福建出来的他,骨子里依旧是对于丰腴的田地有着无法抑制的那种渴求与拥有欲。

看来,这个陈举定然是有要事所求,对于求他之人,蔡京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他在官场经历过起伏,如今又已入翰林,深谙官场之上,无非就是各种利益之间的交换,各种得失之间的博弈,不怕别人求自己办事,事情越难,收获就会越大。相反,他倒是已经不太在意那种顺手而为之事,甚至更是无法忍受不被人所求之日。

“这个陈为民,就让他下午过来吧!”

陈举在被蔡府的下人带去的过程中,仅仅只是看了几眼府里院中的景致,以及客厅四下一些摆设的精致考究程度,一下子就明白自己走蔡京这条路是走对了:

章惇虽然也有袒护党人的名声,但是他自己的个人品行却十分爱惜,从不接受他人的贿赂。所以,他的袒护手法更像是一种单纯由他来把控决定的赐予,实在让下面人没有安全感。也就是说,他想护你就护你,但要不想的话,随时都会放弃。

贪官寻求恩主,自然希望恩主也贪。因为只有恩主想贪,自己才有机会去行贿,才能通过行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就为自己的依附找到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而陈举在蔡府里所看见的情况,却是让他定心了许多。

“下官虽然地处荆楚偏地,却是早就十分地仰慕蔡承旨,一直就想着找机会前来拜访,这次来京城投帖,却想不到蔡承旨如此礼贤下士,着实要让人感动啊!”这陈举一进入客厅,纳头便拜,一边说着,一边戏精上身,竟然说得哭了起来,“只要蔡承旨能够给下官机会,下官一定跟随左右,听候使唤!”

蔡京此时还没能正式进入到两府,还一直被他弟弟蔡卞压着,所以并没有人会像陈举这样夸张地向他表达忠心,所以在这一瞬间,令他的内心十分地受用,他暗自在想:“权势果然是个好东西,如果自己周围的官员,都能像眼前的这个人这样围拱着自己,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巅峰啊!”

蔡京是一个心思极其缜密的人,他敏锐地感觉到,如果自己期待着某一件事情发生的话,就一定要给接近于这样的事情以正向的反馈,比如说,像眼前的这个马屁精,你给予他一些他想得到的好处,那么大家就会明白,就会有更多这样子的人出现在身边。

蔡京微微一笑,他的态度十分地受用,但说出来的口气却是十分地谦虚:“是陈运判吧,大家都是同朝为官,都是为天子而用心做事,哪能让运判来听我的使唤呢!”

陈举却是一条心要走到底了,他继续保持着伏地大拜的姿势,更加讨好地抬起头道:“哪岂能是一回事?蔡承旨高居翰林之位,那才是天子的贴身之人,是真正为天子做事情的人。下官只是一个愚笨得很的人,但是也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一心一意地跟着蔡承旨做事,听蔡承旨的吩咐,也就是相当于为天子做事了啊!”

“哈哈哈!陈运判快快免礼,快快落座吧!”蔡京听得甚是高兴,看来这个陈举真是会说话,不过,他还是有要用考验一下他,于是便随手拿起桌上的那张礼单,故作不悦道,“不过,大家也是同朝为官的同僚,陈运判送来这个是作甚?这可是要向本官送礼?陷本官于不廉不义之地?”

蔡京不是不收礼,而是从来不收来路不明、没有把握的礼,所以现在也就是要看陈举是如何应对的了。

起身之后,却在下首的座位上简单地挨了半个屁股的陈举早有准备,立即很正经地说道:“蔡承旨是误会了。下官生平有一个爱好,就是专门四处求购收藏名家字帖,早就听说过蔡承旨之作‘冠绝古今,鲜有俦匹’。民间求购本就趋之若鹜,却又多有他人模仿之伪作。这次能有机会见到承旨本人,就想厚着脸皮,向承旨求一件墨宝,而这点小钱只是下官出的润笔费而已。”

哟!此子可嘉,这个理由太强大了!既将行贿一事掩盖得毫无痕迹,又突显出不惜重金求购蔡京墨宝的虔诚,着实是让蔡京对陈举刮目相看了。

“哎呀,这京城的天气说凉就凉了,陈运判请入内再谈。”蔡京微笑着便将陈举请到了内室的厢房。

“蔡承旨救我!”一进了厢房,陈举便立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蔡京连连磕头。

蔡京前面看到陈举的重礼,就知对方必有所求,见面之后的几番话语试探,立刻判断出陈举这样的人是一个好党羽,头脑灵活、态度谦逊、意向明确、行事果断,所以这才将他引入到更加保密的内室。

“说吧!你有何难处?需要本官为你谋划?”

待到陈举将自己早年一直跟着自己的岳父、而自己的岳父举报了秦观得以升官的先前情况讲完,然后便提到,这次却是看到了黄、秦二人已经北归,而且岳父胡宗哲在两浙路又被秦刚盯上,再加上进京后,还再次听说了苏轼回京重用的消息。

“苏子瞻已被陛下宣麻拜相,现为朝廷右相了啊!”蔡京听完后,再次将今天早晨的这一消息给陈举重重一击。

因为陈举这两天一直待在客栈等候蔡府的消息,竟然没有接到这则今天上午传遍京城的重大新闻。此刻听完,顿时面如死灰,浑身颤抖不已。

“不过,也不是没有脱身之计!”蔡京转而却这样说道。

这句话让陈举有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赶紧再次拜道:“肯请蔡承旨救下官于水火之中,下官必将视承旨为再生父母!”

“本官也是于心不忍,这才指点于你。你可知,此时黄秦二人北归、还有那苏子瞻拜相一事,背后都是何人策划?”蔡京说完便停了下来,再看到陈举一脸茫然之色后,这才叹了一口气道,“所以啊,你连自己是在何人身上栽了跟头都不清楚,也难怪你要走进死胡同了!”

“请蔡承旨指点迷津!”

“这些事情背后的谋划之人,也就是你岳父胡运使真正得罪的人,龙图阁待制、东南海事院巡阅使秦刚!”蔡京轻轻地却又十分清晰地说道,然后又用手指敲了敲桌子,“所以,这件事,对于陈运判来说,既好又不好!”

陈举听得如鸡啄米一般地不断点头,此时又指路紧紧盯着蔡京之口。

“所谓‘既好’,便是这秦刚所针对的,或者说是他所关注到的主要报复对象,并非是你,而是你的岳父!所谓的“不好”,那便是,你与你岳父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好脱开,更不要说到现在还拉拉扯扯地,含糊不清,这事指不定再过几天便能牵连到了你的头上。所以,眼下的情况,唯有一个方法……”蔡京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意味深长地看着陈举。

陈举其实在听到前半句时,就已经有了一个判断,此时再看蔡京盯着他的眼神,心里更是明白了大半,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开口说道:“蔡承旨但有吩咐,下官万死不辞!”

“壁虎尚知断尾求生,陈运使眼下,这岳父那一边的尾巴,却是不得不断了吧!”蔡京却是压低了声音,一边说一边看着陈举的反应,“这苏右相虽然也是一个护犊之人,但他却有一个宅心仁厚的毛病。所以,陈运使如果能够大义灭亲,提供可以弹劾胡宗哲的关键证据,你就不是把自己的身份洗干净了么?”

果然是要放弃岳父那一头。其实这样的想法,陈举在入京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眼下被蔡京这么一提,他立刻意识到这也是自己向蔡京投靠并表示忠心的最佳时机,于是便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立刻站起身来再次向蔡京行礼道:“蔡承旨指点的甚是,我等为官,当凡事以天下大局为重,为效忠吾皇万岁为准。胡宗哲他虽为下官岳父,但其在两浙路任职多年,的确多有不轨之举、贪腐之为,下官得承旨之指点教诲,已然明白。昔日卫之石厚,助纣为虐,轼君作乱,其父石碏,大义灭亲,以成纯臣之范。下官得承旨点拨,愿幡然醒悟,重新做人。”

果真算得上是一个狠人!一下子就能将背叛岳父一事,面不改色地说得出了个深明大义的意义,蔡京不由地对眼前的这个陈举又高看了几分。

当然,蔡京怂恿陈举举报胡宗哲,除了有通过这一手来设法脱身之外,其实也是有着自己临时想到的一个算计。

就在上午与弟弟蔡卞的密谋分析之中,蔡京已经感觉到他俩在这一轮的朝堂风波里的风险相当之大。以他的判断与经验来看,与其明知道下一步极有可能被政敌赶出京城,还不如提前布局,寻找一个更加有利于起复的地方外放为官。

只是,因为蔡卞并不认同他这么悲观的看法,讨论才没有进行下去。

而在接见陈举时,突然听到了他的岳父胡宗哲的官职时,蔡京不由地心里一动,这不就是一个极好的外放之地么?如果趁此机会,直接将这姓胡的废掉,空出来的知杭州一职,不就最有利于自己的主动外放吗?

于是蔡京顺势就给陈举出了这个“断尾求生”之计。而陈举也中一拍即合,反正这断的“尾”也不是自己的尾,坑了老岳父,换得自己的更好生存,这绝对是一个合算的买卖啊!

蔡京略微沉吟了一番后,说道:“这件事,我给你写个帖子,你去找御史中丞赵正夫。”

看着陈举还没有反应得过来,蔡京进一步解释道:“弹劾正五员的大员,必须要让御使中丞亲自出马了。而且你可能不知道,这赵中丞与苏右相的关系不是太好,所以这事也算得上你给了他一个机会,一并把你俩都摘得干净些。对了,为民这次进京是述职而来的?”

蔡京转而又顺口问了一句,但是因为是唤了陈举的表字,一下子令陈举感动不已,连声称是。

“放心好了,吏部那有我的人,为民的述职不必担心,只须把眼下这件事办好,也算是给了这新上任的苏相一个大面子,料想他也不至于再与你为难的。”

陈举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