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的时候顾老太太对着顾华耀询问道,“你嫂子她们有来北京发展的意愿吗?”
自打看完孙子孙女可爱的照片后,老两口就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见见他们了。
如果夏韵愿意来北京发展,他们就算是在老战友那里豁出老脸,也会帮她安排一个好工作。
这样一来,他们也能天天见着孙子孙女了。
不然真要等顾华耀这小子结婚生子,还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呢。
二十好几的人了,也不着急找个对象,天天就只知道在军队里工作。
他们那些老战友老同志孙子孙女都能打酱油了,如果不是老大去世前留下了三个孙子孙女,他们想要当爷爷奶奶还不知道得等到何年何月去。
“问过一次,但是没有明确的答复。”顾华耀吃着饭,回答着母亲的问题。
“咱们这边教育条件好,她要是愿意过来,工作跟孩子们上学的事情都不用她操心,你回头再跟她说说。”顾老爷子闻言有些焦虑,他担心夏韵不愿意带孩子过来。
顾华耀闻言点了点头,他也挺认同父亲的话,“那我到时候再写信问问。”
“行,如果她实在不愿意,你也别说太多。问问你嫂子啥时候有空,让她带孩子来玩,我给她们做好吃的。”顾老太太的心思显然更加细腻。
她担心他们的态度太过于强硬会适得其反,让夏韵产生抵触不愿意带孩子来,所以特地叮嘱着小儿子。
顾华耀听完母亲的话后,笑着道,“放心吧妈,我心里有数。”
一顿饭吃完,顾华耀带着夏韵送他的护具回到了部队,然后着手给她写了一封信。
邀请她五一来北京游玩,顺便也可以去看看她的弟弟。
这样一来,也显得没有那么刻意了,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
五一来北京看夏和平的时候,来家里吃顿饭。
顾华耀写完后让自己的警卫员寄了出去。
……
郧城。
在春耕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公社筹集到的种子很少,最后还是发布了公告,让各个大队自己解决种子不够的问题。
村里顿时哀声怨道,大家纷纷抱怨着。
“早说弄不到啊,我们等了这么久都白等了。”
“是啊,现在上哪去找种子,连公社都收购不到我们怎么可能弄得到。”
“听说隔壁村一早就去供销社买了种子,咱当初还笑人家来着,没想到我们才是最可笑的。”
“没有足够的种子,这地可怎么办,今年的粮食肯定不够吃。”
“对啊,这可怎么办啊!咱们村去得晚,什么都没准备,村长你也说两句。”
众人抱怨着,然后将话题扯到了李老头身上,希望他站出来拿个主意。
李老头抽着旱烟,听了有一会儿,然后敲了敲烟杆站了起来,“谁说咱们没准备的?”
听着李老头的话,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纷纷错愕地看向他。
难不成他们村里也提前准备了粮种?
可是他们当初不是去晚了一步,东西都让隔壁村买完了吗?村长上哪儿搞来的种子,那可是连公社都弄不来的东西。
“村长,都这个时候了,您就别给我们开玩笑了。”没有地种就没有粮食收,今年不仅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说不好还会饿死人。
大家的情绪都异常低落,以为李老头是在跟他们开玩笑。
“老大老二,去把种子搬出来发给大家。”李老头没再卖关子,直接对着两个儿子吩咐道。
李初一跟李冬至两人点了点头,然后去自家地窖里搬出了从夏韵那里买来的种子。
村民们见真的有种子,也纷纷派人回家拿布袋过来装。
“这些是我拜托一个老伙计给我们留的,大家不要声张出去,不然其他生产队要是来要,咱也不好不给。”当下在供销社里买东西,没货的时候都是要先登记的。
然后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供给,但是也有不少人会托关系,拜托在供销社上班的朋友给自己排在前面。
大家都心照不宣,这事算是常有的。
东西就这么点,分给别人他们村就挨饿。
李老头相信大家都是有脑子的人,就算是不为了村子着想,也得为了自己跟家人多加考虑。
众人听后立马点头承诺不会声张,这事要是真张扬出去了,对他们都没有好处。
更何况这些种子还是村长托关系给留的,他们要是外传,这些东西被收走卖给其他村可怎么办?
“村长,这些怎么都是高粱跟谷子的种子啊?”看着面前的种子,有一个村民站了出来,不解地询问道。
“我们村里一向是以水稻为主,这突然换种子,是不是不太妥。”村里一些老人也点了点头,为难地看向李老头。
李老头瞧了瞧烟杆叹了口气,李冬至无奈地说道,“能弄到这些就已经不错了,你们要是不愿意种也没关系,其他村抢着要买。”
众人一听这话连连摇头,那怎么能行,对庄稼人而言,粮食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这些要是给出去,那他们今年可真就要闹饥荒了。
“种!谁说不种了,不都是粮食,北方种的了,我们怎么就不行?”
“对,我们可以学,老王以前就是北方的,他肯定知道怎么种。”
“产量低点总比把地荒着强。”
无非就是多花些心思照顾,要是他们不种,肯定有的是人来买种子,到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
李老头这个时候开了口,对着众人道,“换粮食种植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咱们想想法子,把这些粮食先种起来,产量少点也总比没饭吃要强。”
大家方才心里还很是不安,听完自家村长的话,再想想其他村子,他们村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在这种对比之下,村里的众人很快就接受了现实。
除了高粱跟谷子以外,村长还让大家种了许多红薯。
这样一来就算是北方粮食不能适应环境,产量低些也没关系。
他们还能吃红薯,这东西产量高,还好种。
受到过夏韵的提醒,夏草跟柳凯歌有囤积粮食的意识。
在他们回村整理地窖粮食的时候,也了解到了村里的现况,回到城里跟夏韵聊了聊。
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提供种子的人就是自家小妹,所以还很诧异。
觉得村里运气好,今年种的都是些抗旱的粮食,面对未来几年的干旱肯定能坚持下去。
“如果真的如小弟所言,未来几年会有干旱,咱们村里也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柳凯歌感慨道。
夏韵之前是以夏和平的名义提醒的他们,所以夏草夫妻俩也都以为,是夏和平所在的研究所观测到了什么。
“可不是,正好就让咱们村里买到了抗旱的种子。”夏草也点了点头,对着夏韵笑着道。
夏韵闻言点了点头,对此没有多说些什么,“姐姐姐夫准备得如何了?”
“放心吧,除了城里攒的粮食,咱们老宅底下也都储备好了。”夏草很是得意,那些粮食足够他们两家人吃个两三年了。
“要真是闹了饥荒,后面肯定不太平,小妹你带着孩子和我们一起回村,你们的口粮也都准备好了。”柳凯歌很有远见地说道。
夏草也十分赞同,在她看来,如果闹了饥荒,自家妹妹独自带着孩子生活实在是太危险了。
还是跟她们一起回村比较安全,多得不说,村里人至少都知根知底。
而且只要有村长一家在,没人敢找他们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