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快,李厂长就用他那在厂子里混了十几年的口才,悄无声息的把话题转移到了拍电影上。

许大春也没什么好瞒着的,在后世,他知道的这些都是常识,而且还有大把的人比他懂的更多,实在用不着藏着掖着,另外,他也真的希望许大茂能在这个行业能有所作为。

许大茂是一个头脑非常灵活的人,举一反三这种问题对他来讲,根本不是问题,等他把自己传授的这些东西吃透之后,便可以灵活运用,而用过几次之后,就可以借着思路去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拍摄技巧和水平的提升。

至于剧本的具体内容,每一个年代的人有每一个年代的审美,他许大春纵使穿越过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依旧不能完全融入进来,他的审美跟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剧本大方向方面,他是没有提什么建议的,只是在一些细节上进行了调整。

包括后世短剧的那种极限拉扯感,磨磨唧唧的没完没了的剧情,放在这个年代,可能会被观众砸了机器,他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大春同志啊,电影这方面,我是个纯外行,接下来我就不陪着你们了,你们哥俩好好交流,争取拍出一部佳作,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只要我能做到的,老哥绝不含糊。”

吃完饭之后,李厂长便告辞离开,这么大个厂子,又是正常运营,又是扩建的,事情多的很,不可能一直在这陪着两个人拍电影玩儿。

李厂长就这点好,专业的事儿能够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而他也不会指手画脚,做出外行指导内行的这种事了,他只管看最后的效果。

整个一下午,除了那些工人吃过饭后继续焊接打磨一些摄影用的器械,许大茂和许大春两口子坐在办公室交流了好久。

许大茂的笔杆子都要写冒烟了,光是钢笔水都吸了两三次,由此可见他记了多少东西。

“大春啊,你说你也没干过这个行业,脑子里怎么这么多奇思妙想呢,我都不敢想象,这电影要是拍出来,画面儿得有多震撼。”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没拍过电影,但也看过电影啊,哪个场景怎么拍会更好看一些,自己瞎琢磨呗。”

“要不说你聪明呢,做菜都比我好吃。”

“呵呵,不要说那些有的没的了,多思考,你也可以的,你就是之前的思想被限制住了,把自己心里的枷锁放开,很快你就会发现思路有多宽广。”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许大春很清楚,越是野路子出身的人,没经过科班培训的人,其实脑子是越活泛的,反而是科班出来的,相对来讲就要死板一些,殊不知,各行各业之所以能进步,就是因为后辈不走前辈走过的路。

纵使有些人走了错路,但是总会有人走的越来越远,这就是行业进步的本质,成果是喜人的,但过程也是残忍的,走错路的人,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里的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