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们知道错了,那我也不和你们计较了。
老头子明天你提点好东西,去我娘家一趟吧。
把我爹娘和哥嫂都接过来,趁着玉疏没回县城,把两人的婚事定下来。
我也一把年纪了,是时候抱孙子了。”
村长被她这么不要脸的话气得眼前一黑差点没一头栽倒在地昏死过去。
周玉疏冷冷看了她娘一眼道,“我不会娶和你娘家有关系的任何女人。
你最好管好你那又肥又蠢的侄女,她要是再敢往我房里钻,朝我吃食里下药,我敢保证下次你们找到她时就在乞丐窝里了。
至于,你要告我不孝那便去,大荣的律法可与前朝不同。
父慈子才孝,若是你不怕我反告你一个母不慈,伙同娘家人几次三番往我吃食里下东西,便去好了。
大不了到时,便让人看一场笑话,我能中举一次,便能中第二次。
但你娘家侄女谋害我的事可经不住查,到时要不要去牢里待几年可就说不准了。
有个给男人下药的亲妹妹,你家那傻侄子这辈子也和科举无缘了。
你只要不怕我那好外祖,好大舅怪你,你大可以去。”
周玉疏说完,还干脆牵着牛车的缰绳,强迫它调头。
随后一指车架对他亲娘道,“上车,我可以赶车送你去,江大人想来还没走远,咱们快些说不定能赶上。”
村长媳妇可从没想过自家儿子能与自己这么刚,一下子也傻眼了。
她不明白儿子为什么不按照他们算计好的套路走。
她家侄女哪里不好了,不就是胖了点吗?
那也是因为她娘家生活好啊,长的胖那是福相,旺夫。
难道,要像池家那丫头一样,瘦得和皮猴似的才好。
村长媳妇一想到池鱼,便又想到自家闺女。
看到儿子实在不愿意娶侄女,只好退一步道。
“既然,你不喜欢你表妹那就算,娘也不逼你。”
她话说到这,缓过来一口气的村长还以为她想通了。
没想到,接下去的一句话,却差点没把他直接送走。
“你现在出息了,但也不忘本,你不想娶你表妹也行。
那让小雨嫁给俊儿也是一样的。
日后咱们一家人,你当了官多提携他们一点,你妹妹也不会过得差。”
周玉疏眼底寒气聚拢,手早就握成拳,指关节更是攥得咯咯作响。
若不是说出这话的人是他生母,只怕这时已经死他手中了。
上辈子也是这样,在自己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娶那肥婆过后,她娘便想着法子诱哄他们让妹妹嫁到她娘家去。
更是冠冕堂皇的说嫁到别人家里难免受委屈,嫁到她娘家,公婆是亲舅舅亲舅母,还有外祖父、外祖母看着,没人敢欺负她。
可现实呢,小雨不过是被他们当成了来拿捏自己的工具。
但凡自己有一丝违逆他们的意思,他们就拿小雨出气。
那丫头更是死心眼,怕自己受制于他们做出什么违背心意的事,便是被磋磨的满身是伤,也不曾和自己说一个字。
到最后竟是宁可死在外面成为孤魂野鬼,也不想入那家人的祖坟。
而小雨的死,也成了压垮自己和池鱼之间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村长媳妇还从来没见过儿子这般要吃人的眼神。
也是吓得连连退了好几步,才战战兢兢的道。
“你、你想干什么?”
自家亲娘的声音,将周玉疏从过往的回忆中拉了出来。
只见他嘴角扯出一抹好看的弧度,眼底却藏着森然的寒气开口道。
“你是我娘,我能对你做什么?”
村长媳妇轻轻拍着胸口,因为他这话悄悄松了一口气。
可周玉疏接下去的话,却叫她心颤胆寒。
“但你娘家的人就保不齐了,谁打小雨的主意,我便对谁不客气,当然,最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你那好侄子,我那好表哥。”
村长媳妇还从没见过自家儿子用这般恨不得将人撕碎的语气,说出这种话来,她甚至有一种感觉。
但凡现在她敢多说一个字,她家俊儿便不会再见到明日的太阳一般。
周玉疏看着自家娘亲的眼神带着几分悲怆,还有些怜悯,悲的事他们这些亲生儿女,做得再好,在她心里永远没有娘家人重要。
而怜的却是她娘,活了大半辈子了,也没活明白谁是真心待她好,而谁又是纯粹的只是想利用她而已。
周玉疏见她娘战战兢兢半晌爬不起来,终于伸出一只手将人扶了起来。
只是,在他的手接触到他娘的瞬间,从指尖传来的颤栗骗不了人。
重新调转牛车的头,周玉疏强势的将人扶上车。
然后对村长道,“爹,我们回去吧,趁着天色还早你让人将表妹送回去。”
现已经和他娘撕破脸了,他是多一分一秒都不想见到那个女人。
村长媳妇听到这话,下意识的想要反驳,只是她还没开口,便听周玉疏望着天边淡淡的开口道。
“娘要是舍不得,也可以随她一起回去住些日子。”
这下村长媳妇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儿子中举正是她在村里风光的时候,这个时候离开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更何况,经历了今天的事,自己要是真走了,那以为对父子的性子,想让他们接自己回来,只怕没那么容易。
见自家媳妇闭了嘴,村长心里暗叹一声,还是自家儿子了解他娘的软肋在哪。
三人一车才到村口,周玉疏便让他爹停下。
村长有些不解,“你不打算回去吗?这是要去哪?”
周玉疏一跃下了车,理了理自己身上的长袍才转头看向他爹笑着道。
“爹,老姑太太在堂爷家住了也有些年头了,按理来说咱们这们是大房,也该轮到咱们奉养她老人家了。
儿子这便去请老姑太太回家。”
村长听到儿子这话,眼里闪过一丝什么,张了张嘴想阻止,但到最后还是咽了下去。
儿子口中的姑太太其实是他的亲姑奶奶,约莫五十年前,大柳村曾发生过一场大旱,大柳村的饿死的人有将近一半。
老姑太太那会还是个比他家小雨还要小半岁的小姑娘。
在父母、兄嫂相继饿死的情况下,一个人连背带拖,带着几个侄子跟着村里的人往府城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