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城外。

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肃然而立。

他们看着眼前的皇城,城墙上威武的甲士,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离开京师时,定王朱慈炯十二岁,永王朱慈炤十一岁。

时隔六年,他们二人已经从孩童成长为少年。

身体和心性的成长让他们明白了很多道理。

其中令人感慨的一句话便是无情最是帝王家。

“两位殿下,请紧随我来!”在李若琏的带领下,二人进入皇城。

眼看距离乾清宫越来越近,朱慈炯和朱慈炤忽然停下了脚步。

“两位殿下怎么了?”李若琏急忙问道。

他的任务是将定王和永王从南京悄悄护送回京师。

任务的起点是南京皇城,终点是京师紫禁城乾清宫。在没有送到乾清宫之前,他的任务就没有完成。

定王朱慈炯深吸一口气低声问李若琏:“李指挥使,父皇他...今天没生气吧?”

“不清楚,这得问王承恩。”李若琏回答。

“李指挥使知道王公公在哪儿吗?”永王朱慈炤紧接着问。

“应该在乾清宫,陪伴在陛下左右。”

定王和永王对视一眼,默默向后退了半步。

他们是皇帝的儿子,本就对崇祯心生畏惧。

再加上年少时颠沛流离,导致感情不够深厚。

后来又在南京听到了崇祯杀人如麻的表现。

在林林总总的因素加持下,他们心中更加畏惧。

正迟疑间,两个太监带着两个宫女从远处走了过来。

走在前面的太监看到李若琏后立刻猫下腰,小步快跑过来。

第二个太监见状也跟了过来。

第一个太监朝李若琏拱手:“请问站在李指挥使身后的可是定王和永王殿下吗?”

“是。”李若琏回答。

太监对着二人端详片刻后问朱慈炯:“您是定王殿下?”

“嗯,”朱慈炯点头,“这位公公有何贵干?”

太监急忙下跪,“不敢当!奴婢齐安,是皇后派来给殿下送东西的。”

“母后知道我回京了?”朱慈炯说话时眼眶湿润。

“回殿下,皇后已经知晓!”齐安说话的同时从身后宫女手里接过一个礼盒,打开后递到朱慈炯手中并说道:“这是百年老山参,是皇后为殿下面圣准备的礼物。”

朱慈炯身体僵硬了一下,红着脸接过礼物。

进京时匆忙,再加上没有人提醒,他忘记了准备礼物。

另一个太监是袁贵妃所派,给永王朱慈炤准备了一块带有“明”字的天然玉石。

二人接过礼物后认真观察了一下有无瑕疵,随后捧着礼物胆战心惊的来到乾清宫外。

王承恩正在门外喝水。

见李若琏来到,急忙迎了上去。

“王公公,这位是定王殿下,这位是永王殿下!”李若琏介绍道。

王承恩故意张大嘴巴,做吃惊状。

惊讶片刻后跪地施礼:“老奴...老奴见过定王殿下,永王殿下!”

“王公公快请起。”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一左一右将王承恩搀扶起来。

王承恩双眼通红道:“数年未见,两位殿下竟然长这么高了,以后老奴得仰着头说话了。”

“王公公说的哪里话!”定王朱慈炯从袖子里抽出一张银票,悄无声息地递到王承恩手中:“我们兄弟离京太久,把宫里的规矩都忘了,以后还需王公公多多提醒,免得坏了规矩。”

“咳咳...”王承恩迟疑片刻后接过银票,藏到袖口里。

动作快到李若琏都没能发现。

“王公公,陛下今天....”定王朱慈炯开口询问。

“陛下近来心情舒畅,二位殿下可以放心。”王承恩收钱办事,给两人透露了这个并不算秘密的信息。

“多谢王公公。”

“两位殿下千万别客气,老奴不敢当!”

又寒暄了几句,王承恩打开殿门,迈步走进去喊道:“陛下,定王和永王在殿外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

“是。”

王承恩来到门外,伸手示意:“两位殿下请进。”

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同时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抬起脚,迈步走进乾清宫。

抬头望去。

只见大殿中间的龙椅上坐着一个身材清瘦,目光锐利的中年人。

他的衣着虽不华美,但气场却很强。

强到二人只看了一眼便不敢再看。

定王朱慈炯快走几步后下跪,哽咽道:“儿臣朱慈炯叩见父皇,一别数年,儿臣对父皇甚是想念。”

永王朱慈炤也跟着下跪喊道:“儿臣朱慈炤叩见父皇...”

“起来吧。”崇祯说话间从龙椅上站起来,慢慢走到二人身旁仔细端详。

朱慈炯和朱慈炤个子都很高。

前者身材厚实,皮肤被晒得有些黑,面目棱角分明,给人一种刚毅的感觉。

后者体型清瘦,鼻梁挺拔眼睛狭长,目光锐利。既有亲和感,也不失尊贵威严。

“这些年,辛苦你们了。”崇祯左手拍着朱慈炯的右肩膀,右手拍着朱慈炤的左肩膀说道。

二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情绪,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

身为皇子,十多岁离京。

颠沛流离千里抵达南京。

随后便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孤独生活。

这些年所受的委屈,在这一刻全都爆发出来。

朱慈炯伸手擦了擦眼泪,看向崇祯:“父皇,儿臣在南京被大哥(太子)照顾的很好,吃穿不比在京师时差,日子一点也不苦!”

“是吗?”崇祯看向朱慈炤。

“回父皇,是。”

“那就好,”崇祯点头。

之前锦衣卫送来消息时他还有些不信,现在当事人亲口对他说出了真相,没理由再怀疑。

接下来,他可以按照计划行事。

不等二人情绪稳定,周皇后和袁贵妃从乾清宫的后门走了进来。

周皇后是朱慈炯的生母。

朱慈炤的生母是田贵妃,田贵妃死时朱慈炤年幼,被袁贵妃抚养长大(这里是编的)。

袁贵妃虽然受宠,但一直没能生育。所以将朱慈炤视为己出,极为宠爱。

她们有些踉跄的来到二人身边,仔细打量崇祯身边的两个年轻人。

他们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

别说六年,就是十六年也只需一眼就能分辨。

很少化妆的周皇后此时化了淡妆,她死死的盯着朱慈炯,脸上闪过无数表情。

紧张,迟疑,愧疚,喜悦...

“娘!”朱慈炯紧紧抓住周皇后颤抖的手,“儿子回来了。”

周皇后激动地已经失声,她抚摸着朱慈炯的脸庞,泪水从脸颊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