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就是贾政回京,贾政回京说是近海一带海啸,糟蹋了几处民生,奉旨着贾政顺路查看回京,但无非是贾政外派毫无建树,用昌明帝的说法就是没有功劳,也配不上苦劳,所以就把他召回京了。
贾政回京之后,吏部说他“劳苦功高”,赐假一月在家歇息,只是这一月过后就没了补差的消息,王夫人等人进宫时也问过,可元春也没法。
贾政从得了荫封一直是五品官,好容易得了外派的差事,本以为是厚积薄发,谁成想就是巅峰。
林言得了吏部的差,这事贾政就问到了林言的头上,只是林言多在长公主府,每每过来都被打发了,未让进门,只好去找林如海,可林如海只推说自己是户部的官,无法替贾政周全。
贾政方才觉出不对,他回京时家中曾为他设宴接风,但林家父子皆未到,现在他去林家这二人对他也满是敷衍,就回府问了贾母。
贾母听完贾政所疑,脸色也有些不好“你妹妹去了快十年了,林家和我们家淡了也是情理之中,我们贾家难道只有林家的路子不成,你且去旁的人家问问也好。
再有你外甥女将要成亲,只怕林家忙着她的事也未可知。”
贾政还不知黛玉的事,就忙问贾母“母亲不是说将要外甥女许给宝玉吗,为何会.....”
贾母黑了脸“她父亲尚在,就算父亲不在也有兄嫂,什么时候轮到我做主了,再说了林家怎会看得上宝玉,人家选的可是东平王府的嫡子。”说到后面,贾母已经是咬牙切齿。
贾政一愣,虽说荣禧堂的正院还挂着先东平郡王的字,可现在的东平郡王和贾家可没关系了,怎么选了这家,又有贾母说到林家看不上宝玉,就出言道
“妹夫和外甥都是靠苦读科考入仕,看不上.....”
“闭嘴。”还未说完,就被贾母厉声打断“宝玉自有他的好处,现在无非是出仕一事还不开窍,等他娶亲了,自有他的前程。
我下月的寿辰,已给了不少人家下帖,我自会给宝玉挑一个更好的。”
贾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后还是退出了贾母的院子。当初李长宁在贾家的那番话毫不留情的打破了贾母做的粉饰,她再不甘心也只能忍下。
又不甘心只给宝玉娶宝钗,她也在史家替宝玉挑过,但史家两侯的女儿肯定不行,史湘云她不过稍稍一提,就传出史湘云定亲的消息来,现在除非有事史家也不让她到贾家来了。所以她才想着在她的八十的寿辰上替宝玉相看。
贾家没了林家的家财,还建了大观园,这两年已是勉力支撑,但是贵族家的脸面在某些方面也是靠排面支撑的,又加上贾母是八十整寿,亲友皆到。
所以贾家自然是要大办,从几月之前就开始准备,而家中用不上的大物件也悄悄的流入了京中的各种铺子。
从七月二十八日起至八月初五荣宁两府皆筳宴,连宴数日。分日子宴请不同的人,贾母毕竟是八十高龄,所以不管来人几何,但送礼之人确是络绎不绝。
就连元春也撑着脸面赐下礼来,礼部同样按照惯例送了些东西来。林家几人皆未露面,黛玉本就婚期将近不好出门,又有林如海告知其不用去,她自然不会去了。
而林言,若说以前还得顾及长辈情面,怕面上不好看,但现在林如海这个正经的长辈回来了,老太太只是外祖母,可越不过林如海,他也无需担心。
所以林家最后只是以林言和黛玉的名义送上寿礼,但礼只是中规中矩。
见状,也有人想到林如海自回京还未登过贾家的门,而贾政虽有一个在吏部的外甥,但回京已经一月有余,还未当过差,心中自然是各有考量。
而贾府这边,贾母细细看去,虽说前来拜寿之人不少,但久留者不多,带有家中小辈来者更少。
贾母本是想借机替宝玉相看,见状也心下着急,便是偶尔见着一两个合心意的,出言打听,得到的回复也都是搪塞。
这一日,荣府中南安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到府,贾母等皆是按品大妆迎接,等入席后,贾母虽是寿星,也只坐了右边下首一席。
等过后,南岸太妃先是问了宝玉,又问了贾家几个姑娘,等见了人之后,才问“你外孙女是户部尚书之女,怎么未见。”
贾母本在陪笑,闻言一滞,就道“那孩子定了亲,婚期就是几日之后这会不好出门,就未过来。”
北静王妃插言“就是许了东平王府家的那一位吧,我在宫宴上见过几次,都是晋国长公主带着,当真出色,老太太好福气。”
贾母还未说话,就又有人插言“说来,今日不止林姑娘未见,据闻林大人和小林大人也未过府。”
众人虽不知林家和贾家的恩怨,但是林家一人未到,已经足够打脸了,所以看着贾家众人难看的脸,南安太妃难得的说了一句
“想是今日不是过寿的正日子,所以才没来。他们才是亲戚,哪日来自然是商量好的,哪轮得到咱们外人猜测。”
说着还玩笑了一句“再说,林家可是尚了主的,长公主若是赏脸,今儿这位置都得再往后排一排,你得个好位置就偷着乐吧。”
南安太妃身份高,辈分也高,她都出言了,旁人自然是顺着她的话岔开,不在此事上多言。
也知她说的是实话,晋国长公主可以在嫡亲外祖母穆老夫人面前屈尊下座,那是人家孝顺,贾母可没这资格。
众人也暗笑,林家还真是厉害,来人也打脸,不来人也打脸。
贾家这边如何 ,林家自然不会去关心,因为他们自有他们要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