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书看石磊要去做饭,也没拦着,自己上炕歇着,让男人自己去忙活。
晚上饭也不费事,就是煮的大米粥,咸鸭蛋,就这超市里的小咸菜。石磊还给媳妇儿炒个蒜苗炒鸡蛋。蒜苗是在屋子里自己用蒜生的。
吃完了饭,碗也是石磊洗的。
晚上两口子躺在炕上,石磊摸着媳妇儿的小腹感叹着:\\\"还是我有福气,当初我娶你的时候,很多人都背地里说我傻。现在怎么样?还是我眼光好啊!这下他们都得羡慕我。嘿嘿……。\\\"
说着还傻笑两声。
叶书白了他一眼,没理他。
石磊看媳妇儿不理他,也不说话了。
搂着媳妇儿就睡觉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礼拜天,两人又大包小包的回了老家。
现在离过年也没几天了,两人这次回来主要是年货带的多。
肉叶书让副食品店的熟人给留了五斤,鱼也有两条。
叶书上班这两个月,也跟着吴秀禾认识了不少人。副食品店的王姐就是通过吴秀禾认识的。
本来供销社和副食品店也属于一个系统。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认识的。而且彼此也都会给对方行方便。
就像这次叶书他们买年货,提前告诉王姐一声。副食品店的王姐就会给他们提前留出来。
同样的,王姐需要什么提前说一声,吴秀禾他们也会给他们提前留出来。
所以叶书这次的年货买的又好又不贵,打折处理的东西也买了不少。
副食品店和供销社都是这样的,有的东西有点损耗是正常的。
像供销社的点心,到最后肯定会有碎的,就得便宜卖。
副食品店的青菜掉叶子,鸡蛋磕窝之类的,当中可操作的空间也是很大的。
就像这次叶书买的年货,那点心说是处理品,可也不是就碎成点心渣子。而是都是碎成半块或者是四分之一块。
磕窝鸡蛋也买了20个,这也是王姐看在吴秀禾的面子上,才给了这些。
要不也轮不到叶书,。当然了,听吴秀禾说,她也给王姐留了两个暖壶还有两个床单,说是瑕疵品,不过也都是好东西。
两人大包小包的回到家,老两口和孩子知道他们今天回来,都在家等着他们。
西屋的炉子也早早的就点着了。
两人进屋脱了外面的大衣,又换上了拖鞋。
这才上炕暖和着。小丫头一个礼拜没见着爸爸妈妈了,也凑过来跟父母腻在一起。
老两口在地下整理两人拿回来的东西。
把鱼拿到外面冻上,点心,糖块瓜子放进柜子里。
米面都拿到西屋放进米缸面缸里。
这次回来叶书还给一家人买了新衣服。给老爷子买了一件蓝色的大棉袄。给老太太买了一件载绒的毛领大衣。给闺女也买了一件大红色的外套,还买了一条蓝色的条绒小裤子。
叶书把小丫头原来的衣服都收起来了,包括自己和石磊原来的时髦衣服都收起来了。
现在两人外面穿的都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蓝色棉袄,原来的羊绒大衣都收起来了。
外面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他们在外面就只能是低调再低调。尽量不要惹人注目。
超市里的东西也基本不往外拿了,都是吃用完了直接再收回去。外面不敢露出一点痕迹。
吃的东西也是,想吃鱼肉了,就在超市里做好,再拿出来吃。
不敢让左邻右舍的闻道味道。尽管叶书喜欢吃柴火锅炖的肉和鱼,现在也不敢拿出外面用大锅炖了。就怕让邻居闻到味道。知道自家经常吃肉。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次回来也准备和老两口说说,以后再村里也要尽量低调。
大米白面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吃了,想吃只能偷偷的。
农村和城里不一样,城里天天关着门也不会有人说什么,而且来人了也都不会直接就进去。一般都会先敲门打招呼,主人让进了才进。
农村就不一样了,在村里一般大家都不关门。邻居来串门也都是直接就进屋。在农村如果被别人说关门过日子,是不好听的话。
代表这家人不好相处 。
所以他们家以后也要格外注意这点,他们家都是工人,比别人生活的稍微好一些,这很正常。
但是不能比别人好太多了。别人吃窝头都吃不饱,你家大米白面随便造。
那让别人看在眼里,很难不让人嫉妒。小心眼的人什么时候都不缺。
有的人表面看不出来,但心里最是恨人有笑人无的。所以还是小心一点比什么都强。
到什么时候都不要考验人心,人心经不起考验。
老两口收拾完东西也做到炕上来,一家人一起唠嗑。
石磊也把来信的事和老两口说了。
老两口也是一阵后怕,还好一家人走的早。要不自家也逃不过。毕竟自家的情况可比他们严重多了。
心里也更加感谢孙媳妇儿。觉得孙子做的做好的事儿就是娶了个好媳妇儿。
心里这么想着,看像叶书的眼神都充满感激。
老爷子还在心里庆幸,还好自己听了孙媳妇儿的话,没怎么犹豫就决定下乡避难。现在看来自己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老爷子替自家庆幸完了,又想起自己相交多年的老伙计们。心里也替他们担心。
他们这些人年纪都不小了,现在又经受这些变故。也不知道几人还有没有再见的一天。
老爷子犹豫了片刻,还是替老活计们问了孙媳妇儿。
\\\"小叶,你王爷爷他们这种情况还有什么办法吗?我可以担保,他们都不是坏人。都是一心盼着这个国家好的人。\\\"老爷子说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叶书。
老爷子是相信叶书的,毕竟年轻人脑子活。看她把自己一家人安排的这么好,就知道她心里是个有主意的。
而且她对政治的敏感也让老爷子刮目相看。(他并不知道叶书能够提前做好准备,完全是托了前世的福)
当初跟自己说的时候,自己其实是半信半疑的。等自己着重打听了这方面的事儿,才信了七八分。
一个年轻人能从各种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并当机立断的回到乡下,不得不说,在这点上自己也是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