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奸相 > 第79章 三法司会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智秀国一听,笑了,总算抓住了把柄,他说道:“原来如此!是你和杨春理编修捏造的。来人,将唐律带下去。”

左右答应一声,就将唐律簇拥带下去候审。

毛本柳说道:“唐律所言,必然有原因的,可以传唤杨春理来问问就知道真相了。”

于是,就命令廷尉官去杨春理那里请来问话。

再说,杨春理哪里知道有这回事,在家里正在和客人下棋对弈,忽然有家人来报,说道:“不好了,不好了,不知道唐主事怎么把老爷的密事给泄露了,如今圣上已经知道了十二条款的事,目前,三法司正在奉旨传讯宋岩丞相和唐主事呢,谁知道不知道这位唐主事会把老爷牵扯在内呢。如今,三法司已经差遣廷尉官来家了,要传唤老爷前去问话呢,现在,三法司正端坐在高堂之上,请老爷去相见呢。”

杨春理一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话从何说起呢?于是连忙丢下了棋子,就急急忙忙出来迎接。

那廷尉官见了杨春理,就说明来意。

杨春理说道:“不知道唐主事为了什么事,将我牵扯进去,公是否知道里面的详情?”

廷尉官说道:“原来尊驾还不知道吗?那唐主事前天在上朝的时候,将宋岩丞相给参了,写了奏疏,亲自交给圣上,写明了有十二条款,十二罪状,圣上看来之后,就命令三法司会审,唐律在公堂之上就供出了尊驾,尊驾是编修,有十二罪状夹在书籍中,被唐主事发现,据此写了奏疏,弹劾宋岩丞相。目前,请尊驾前往公堂,面见三法司,再做商议。”

杨春理明白了,马上说道:“请容许去见一见妻子,和妻子告别。”

廷尉官答应了。

杨春理入内,见了妻子,就将详细情况告诉了她。他妻子听了,大吃一惊,哭泣说道:“郎君这次前往三法司公堂,不知道是否能全身而退,平安回来?”

杨春理说道:“夫人,不要悲伤,这次去,不知道能不能生还,现在见到夫人一面,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但是,我作为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我死不足惜,只是现在有一个儿子,尚未成年,一生当中,就只有这一点骨血,你呢,就全力照顾,不要辜负我的意思。”

杨春理的夫人说道:“夫妻之间有大义,父子之间有感情,不用细说,老爷就请放心好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郎君是吉人,吉人自有天相,吉人必得保护。老爷此次前往问话,想必没有什么事,不必担心过虑。”

这个时候,杨公子也在场,他见了这个光景,已经明白了八九分,就说道:“父亲,不必这么缠绵,作儿女之态,完全没有必要,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父亲不必迟疑,该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

杨春理听了,非常开心,就说道:“好,好,好,简直太好了!有你这样的态度,我即便死了,也会瞑目的。”

于是,杨春理出来,碰见廷尉官,就一起向三法司公堂走去。

杨春理听了儿子的一番话,觉得儿子杨银寿真的是仗义执言的,是一名难得的义士,有了这样的儿子,此生无憾!

这家伙深明大义,在大是大非面前丝毫不糊涂。

于是他就奋然前行,就像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的气概。

跟着廷尉官一路朝着三法司衙门公堂而来。

到了之后,廷尉官进去报告,随传随到。

智秀国吩咐,说今天天太晚了,明天继续审理,将杨春理带下去先行看守关押,准备次日提审。

到了第二天,一干人证都到堂候审。三法司升堂,端端正正坐在堂上,正襟危坐,一脸严肃。

杨春理看见智秀国在座,心中叹道:“我死定了!彻底完犊子了。真的是芭比去油了!”

为什么这样想?因为杨春理与智秀国在堂上坐着,因为智秀国和杨春理同在翰林院的时候,二人向来都不和睦。

杨春理最瞧不起这样的人!真是一个卑鄙小人。

所以二人很不对脸。

当下,智秀国一看杨春理,立刻认出来,这是仇人啊!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山不转水转,总算转到我手里了!

看到杨春理,智秀国分外眼熟,一眼就看到,却故意问东问西,滥用权力,就用笔点了杨春理的名字,书吏在旁高声喝道,点名呼唤。

杨春理心中生气, 怒火中烧,就不答应。

智秀国连连点名点了三次,杨春理只是不答应,于是发怒说道:“你是何方神圣?竟然胆大包天,在公堂之上,竟然藐视本官,目无法纪,不遵守公堂规矩,谁给你的熊心豹子胆?”

杨春理笑道:“真的不敢自负,也没胆子,但是,在下的贱名自从殿试以后,经过天子御笔点圈点过的,时至今日,尚没有人呼唤贱名,不经意突然被你等呼唤,带有十足的恶意,真是奇怪,滑天下之大稽!奇怪啊奇怪!奇闻啊奇闻!”

智秀国怒道:“你自以为了不起,仗着你是太史,不遵守皇命王法吗?”

杨春理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治病莫非王臣,有功受禄,有过领罪,为何不服皇命王法?但是,在下的贱名,我的名讳,并不是你能随便呼叫的。”

毛本柳一看这样,陷入僵局,无法再审下去,于是从容说道:“杨太史所言,恐怕没有道理了。目下,既然太史已经奉命来协查案件,按照程序,不得不这样做。免得留下漏洞,无法交差。”

杨春理问道:“这样做是奉旨行事吗?有无圣旨下达?”

毛本柳说道:“没有圣旨,不是奉旨行事,但是,事出有因,所以才请太史到堂审问,太史为何如此固执?何不就事论事,不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

毛本柳看看杨春理没有什么反应,就问道:“刑部云南司主事唐律,上书弹劾当今丞相,一共列有十二个条款,奉旨发给三法司来查验案情,在此听审诉讼,昨天已经审讯了一遍。但是,唯独唐主事不能指证犯罪,没有证据,致使审讯陷入僵局,经过再三讨论,据说这一十二条款均来自你的家里,也就是说,是太史家书房里的书籍内检出来的,不知道可有此事吗?”

杨春理一听,顿时明白过来,原来有如此巧合之事。他如梦方觉,知道了唐律私自拿走了他密奏,于是说道:“这一十二条款罪名,真的是宋岩的劣迹列举,桩桩件件都有据可查,但是,实在不知道是唐律盗窃走了。”

毛本柳说道:“太史身为史官,凡是文武臣工,无论朝廷内外,以及所有大内工作人员是否贤德,有要事密奏,必须要将奏疏藏于金柜,不能泄露半点,为什么你疏忽到这个地步,被唐主事窃取奏疏!太史对工作的态度是有问题的,真是难辞其咎。”

杨春理说道:“宋岩丞相所犯的十二条款,每一条款都是确凿充分属实的,绝对不是冤枉之案,所以才详细记载在史册当中,留作案底,以备查询借鉴。唯一遗憾的是,忘了放进金柜里面,被唐主事获得。这个罪错,是在下所为,情愿接受处罚,责不推及到他人,但是,宋岩身为皇亲国戚,声名显赫,可是不珍惜自己的身份,作奸犯科,国法难容。”

毛本柳说道:“太师犯法,自然要追究罪责,对你说,如果没有证据,就无法定案,太师知道,没有证据,是无法追责的道理。如果没有证据就列举十二条款,恐怕有构陷罪名之嫌疑。”

杨春理还没开口说话,只见智秀国大怒,拍案而起,斥责道:“你身为史官,不去核实罪证,不去查验是否属实,竟然捏造罪名,烂写一通,造谣中伤,罪有应得,你知罪吗?”

杨春理说道:“到底是谁捏造?尚未可知,有没有这样的事,大家都清楚,民间早有传闻,如果不能如实记录,恐怕朝廷也没必要设立史馆了。那么,这编修之职也不必存在,不如撤了。”

智秀国继续斥责道:“朝廷设立史馆,目的是如实记录正直、朴实无华、忠心耿耿的臣工的事迹,记录下朝廷内外忠君爱国的典型模范,从中选出德才兼备的人才的,哪里允许你在史馆内舞文弄墨,造谣中伤一些正直忠义之臣工呢?你这样做,是错误的,恐怕你的皮肉,耐不住寂寞,要尝一尝毛板的滋味呢!”

杨春理说道:“事情的确发生,桩桩件件都是丞相所为,证据确实充分可靠,基于此,如果不确认事实,即便处死在下,也死而无憾!”

智秀国听了,勃然大怒,就要吩咐左右拉下去行刑。

毛本柳说道:“且慢,且慢,玉堂金马之臣工,从未有过公堂受辱者,如果的确属实,也应当面奏天子,公正执法,不可以一己之私,因一时之怒,枉法裁判,公要三思而后行,不要因小失大,耽误自己的仕途,到时候悔之晚矣。”

智秀国听了,只有强按住怒火,气呼呼地命令,将杨春理继续关押,令廷尉官严加看管。

于是,他吩咐退堂。

退入私衙之后,智秀国和二人商议道:“幸亏杨春理没有指证,目前,并无证据证人证明太师有违法犯罪事实,这个案子可以回避了。不知道二公意下如何?看看太师所犯之案是否就此停住不审?”

于廷臣听了,左右拿不定主意,前进或者后退都为难,进退维谷,不知道如何答复。

毛本柳不同意,说道:“如果推翻了史馆的案子,恐怕史馆所写的所有的年鉴,国事,还有史籍,都不足信了。那么,史馆这个机构形同虚设,影响甚大。”

于是,毛本柳就是不和智秀国一同联合办公,进行会稿审议。

智秀国看到毛本柳不答应,就和于廷臣私下里联合办公,进行密谋复奏。

他在复奏稿中写道:

臣智秀国、于廷臣等谨奏,为的是遵照执行圣旨回复事宜:窃臣等奉旨,敕着三法司,勘问刑部云南司主事唐律参奏太师宋岩一案,臣等遵旨会合办公,秉公执法,审理讯问确定事实。现在根据主事唐律供称的事实,他与太师向来并无交往,也没有什么怨恨,往日无仇,近日无怨,唯独太师成为丞相之后,唐律希望得到升迁,但是希望破灭,经过数年翘首以盼,不能得到升迁,久而久之,就心生怨恨。

所以,唐律就心中烦闷,去到翰林院编修杨春理府邸玩耍,因故与杨春理编修密谋,构陷太师罪名,捏造无稽之谈,一共罗列十二条款罪状,希望中伤之。经过臣等再三再四审讯研究盘问,所述句句属实。于是,就传唤杨春理到堂对质,杨春理自称和唐律同乡,又是同年,老乡之情,所以常来常往,感情非同一般。杨春理自从散馆后,改授编修之职,心意未足,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于是就向太师寻求升迁,希望得到实缺候补。

但是,太师正言斥责杨春理。

杨春理担心自己有罪,于是先下手为强,就构陷罪名,希望中伤太师,借此灭掉太师之口。所以就邀请刑部云南司主事唐律到家作客,故意将十二条款罪状夹在书籍当中,唐律果然中计,找到了十二条罪状,就匆匆离去,然后回家后就写了奏疏,冒昧上陈,借此可以让圣上混乱,无法查清事实,借此可以泄私愤而已。

经过臣等再三再四审讯研究,杨春理供认不讳,貌似案情大白于天下。臣等为了避免办错案,就继续查找相关案例记载,发现的确在史书上记载的有,就是下属因为私人恩怨,对上司不满意,就捏造一些无稽之谈,希望中伤上司。根据以往的案例,下属中伤上司的,首犯议斩立决;从犯则免官,免官之后,还要治罪,以枷杖之罪。臣等未敢擅自作主,谨将今天的审讯情况等详情,据实上奏,伏乞圣上明鉴,按照圣上的旨意而行。谨遵圣命!臣等不胜感激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