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家庄这里终究是平头百姓住的地方,和那皇宫岂能比拟的,

所以秦怀柔就故意用这个黄金万两作为挡箭牌,期待着能够打消光化公主的想法,

果然,这个办法直接奏效了,

光化公主鼻子一扭,仿佛看到了脚踩黄金万两的场景,“咦,你个臭小子,好恶心,”

“反正,我不管,你不想我住在这里也行,那你也得给我弄一套这样的院落,”

“但凡有一点不一样的,我肯定饶不了你,”

光化公主一想到哪恶心的事,对于秦怀柔这个院套倒也没有那么期待了,反而要求他从新弄一套,

秦怀柔舒了一口气,“这好办,不过,您老人家的等几天,”

“只要答应了,我可以等的,”

光化公主得到了秦怀柔肯定的答复,心里这才算稳定下来,

毕竟在长安城那里终归是别人家,而在这里,她感觉不到那些压力,尤其是秦怀柔在场的时候,

就是因为这一点,她才心甘情愿的放下姿态对着秦怀柔就是一顿输出,而秦怀柔也没给她掉链子,

真是有求必应,光凭这一点,就让光化公主心里很暖和,

秦怀柔承诺了这件事,那么必然就要去做,还好这里根本不缺材料,

无非就是整理场地需要费点功夫而已,

...

李恪风风火火的谋反一事,经过暗中秦怀柔的一番指点,就这么的不了了之,

而李恪从秦怀柔这里回去之后,将那游子吟当着杨妃的面念了一遍,

杨妃痛哭流涕,摩挲着李恪的额头,

“恪儿,此番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此去切莫心生不臣之心,”

“放心吧,母亲,儿臣定然不会再犯糊涂了,”

“嗯,恪儿...,”杨妃想诉一下衷肠,可话到嘴边,始终无法出口,

心里有何尝不想自己的儿子能有这争夺太子的资格呢,可偏偏就是如此,求而不得啊,

李恪和杨妃母子二人此番见面,并没有待太久,他便离开了长安城,

甚至走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人相送,未免有一些落寞,

这也不能怪其他人,毕竟能够保住李恪的性命已经让李世民有一些察觉了,再要是跟他过多的接触,可能自己的前途就全部搭进去了,

念及杨妃一些旧情,可以伸出援手,可这种事情,他们绝不可能做的。

等李恪走了之后,杨妃躲在房间里伤心了好久,

李世民还是在长孙皇后那里得到的这个消息,

经过长孙皇后的一番劝说,李世民孤身一人来到了杨妃这里,

说实话,杨妃在李世民这里还是很得宠的,

“爱妃,外面才是恪儿的世界,这长安城并不属于恪儿,”

想了半天,李世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慰杨妃,

“陛下,臣妾就是觉得很羡慕皇后娘娘,几个孩子都在身边尽孝,可臣妾却没有这个资格,”

“嘤嘤嘤,”

杨妃抹了抹眼泪,接着又说道,“要是恪儿在臣妾身边,臣妾定然会好生教导他,也不会给陛下添如此大的麻烦,”

“虽然陛下您没有说,可臣妾能够感觉到,您真的很生气,”

“虽然恪儿离开了长安,但您心中的气仍然未消,陛下,这所有的过错都算在臣妾的身上吧,”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轻轻的拍了拍杨妃的后背,

语气平缓,听不出一丝的怒火,“都是朕的儿子,要是真的算起来,朕也有错,”

“爱妃要将过错全算在自己身上,这说不过去,”

“可是...,”

“别可是了,你看哭的和一只小花猫似得,”

李世民开了一句玩笑,

“噗呲,”杨妃被李世民的小玩笑逗乐了,

梨花带雨般的表情让李世民看着尤为怜爱,

“朕听说恪儿走的时候给你留了一首诗,你说说,让朕也听听,”

听到李世民提及了这首游子吟,杨妃显得很骄傲,

“那我便为陛下朗诵一遍,”

李世民点了点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杨妃对于这首诗的理解那是相当的透彻,所以在为李世民朗诵这首诗的时候,直接将自己对李恪的恋恋不舍之情全部加入了当中,

两行清泪直接顺着脸颊留下,

儿行千里母担忧,李恪的依依不舍,而杨妃又何尝不是日日夜夜的担忧呢,

缓了好一会,杨妃的情绪才平稳下来,

李世民也不禁感叹,“恪儿能做出这首诗,朕知道他又悔过之心,朕答应你,如果恪儿能将朕交代给他的事情做好,”

“将来大唐必定有他一席之地,不过这江山究竟是谁来做,他李恪就不要想了,”

虽然这句话说出来有些残忍,可规矩就是规矩,李世民不得不说,

可他没想到的是,如果他对李承乾或者李泰也是这么干脆的花,也就不会又后面那些事,

不过这些都是后续的事,

此刻李世民是来安慰杨妃的,

杨妃自然不好反驳,能得到李世民的开恩,杨妃已经很满足,此刻的感伤也只不过是因为李恪的离去而伤感罢了,

有了李世民的承诺,杨妃的心里安稳了许多,

“陛下,其实这首诗是秦怀柔送给恪儿的,”

心情平复了的杨妃并没有隐瞒,而是直接说出了这首诗的作者,

“什么,”李世民没想到竟然又是秦怀柔,“又是这小子,”

杨妃笑呵呵的说道,“可不是么,”

“恪儿走的时候还说,要是陛下身边没有秦怀柔这小子的话,当日的事情会让您更为震撼,”

“可万万没想到被这小子破坏了,不过最终达到了恪儿的目的,”

有些事一个人说他是真的,那不一定是真的,可一旦大家都认为是假的,可却都说是真的,那它也能变成真的,

就好比李恪谋反的这个事,经过魏征的旁敲侧引,最终将黑的变成白的,不但如此,李恪本人也说出了让朝中一干大臣不能反驳的理由,

于是乎这一件事就变成了真的,那就是李恪真的没有造反,而是在辛辛苦苦的为大唐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