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孙无忌等人听到魏征竟然要让李世民将李恪传上来,顿时觉得这里面藏着事,

而李世民也很好奇魏征为何在讨论李道彦的时候要提审李恪,他想听听魏征的理由,并没有着急答话,

“长孙大人,”

李泰并没有喊舅舅,而是换成了官方的称呼,

“本王倒是觉得可以一同来讨论一下,这李道彦如今退回了蜀地,而蜀王也是出自蜀地,”

“光凭这一点,本王倒是觉得可以放在一起让朝臣们商讨一下,”

“太子殿下,您说呢?”

“呵呵,此事理应由父皇做主,岂是我等能决定的了的,”

李承乾和李泰不同,他来了一招自认为很高明的太极手,直接将这事推到了李世民的身上,

可恰恰如此,让长孙无忌对李承乾有一些失望,

“太子殿下,非也,非也,此事最终的确是父皇来做决定,可吾等发表一下看法也并不相违背啊,”

“依我看,想必是你太子殿下还没想好,既然没想好,那么肯定就是不反对喽,”

小胖子李泰的思路今天出奇的清晰,一环套着一环,

“魏大人,本王觉得这事理应放在朝堂上议论一番,这可是关乎大唐颜面的事,”

“陛下,魏王殿下,此事不仅仅是大唐的颜面问题,还关乎着社稷,”魏征继续说道,“恳请陛下将蜀王带上来,臣问他几个问题,”

“一切事情就全清楚了,还望陛下成全,”

“噢?魏爱卿,这可不像你平日里的做派,你魏征可是向来嫉恶如仇,怎的今天就一直把蜀王挂在嘴边呢,”

“难免让朕及诸位大臣产生一些看法,”

“还有魏王,你也是,今天怎么你也是怪怪的呢,”

“呵呵,父皇,儿臣只不过是觉得此事理应这样,而且李道彦擅自出兵,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如果三哥坐镇在蜀地,想必他李道彦借他两个胆子也不敢,这完全是打了一个时间差,”

“更何况三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罪,问一问,还是有必要的,”

魏征也在一旁开口道,“陛下,的确如此,抛开一些敏感的话题不说,就说这蜀王的才能,想必陛下您也是非常欣赏的吧,”

“陛下,您乃是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臣曾建议您兼听则明,为何不听一听他的看法呢,”

“臣等恳请陛下传蜀王上朝,”

有了魏征带头,立刻得到了一些朝臣的支持,

李世民想了片刻,“那朕就依你,”

“孙升,将那逆子带上来,”

“喏!”

...

“儿臣参见父皇,”

李恪被带上来之后,对着李世民来了一个参拜大礼,

但这里就有说道了,他并没有自称有罪,这让李世民有些愣神,

“你可知罪,”

“父皇,儿臣无罪,不但无罪,而且理应有功,”

李恪不卑不亢的说道,

“蜀王,你可知道,你率众谋反,这可是大罪,到了你这里竟然变成无罪,而且还有功,”

“真是巧舌如簧,颠倒是非么?”

“太子殿下如此说臣弟,究竟是因为臣弟杀了人,还是说因为我带人进了皇宫,逼迫父皇退位了?”

“好像臣弟这两件事都没有做吧,唯一的就是当时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李恪丝毫不慌乱,

“放肆,当日朝臣们可是都在现场看着的,岂容你在这里颠倒是非,”

李承乾翻来覆去就这两句,还说不到点子上,

“朝臣?臣弟要是没记错的话,当时可都是被父皇身边的禁卫军带下去了,好像没看见,”

“你...,”

“再说了,那些朝中大臣都被带下去了,剩下的就是咱们这些人,好像用咱们的家事来形容更为妥当,”

“陛下,臣以为蜀王殿下说的有道理,当日他所做之事,的确有过错,但这是您的家事,所以也用不着放在朝堂上来讨论,”

魏征不咸不淡的在一旁说道,

“好你个魏征,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朕呢,”李世民微微一笑,“不过,虽然你说的在理,可朕也想听听群臣的意见,你总该不会反对吧,”

“当然,陛下您随意,”

“呃...,”

魏征直接给李世民来了一个以退为进,他打定主意了,谁出来他就怼谁,

这一点上,他还从来没怕过别人呢,

“父皇,既然将蜀王传上来,那么儿臣觉得理应说一说他究竟是何居心,”

“大哥,您好像忘记了,将三哥传上来,我们是要讨论一下这李道彦的事,而且您没听明白方才魏大人和父皇说的么,”

“家事,三哥身上发生的事就是咱们自己家的事情,用不到在朝堂上讨论,”李泰笑眯眯的看着李承乾,说话的语气都能听得出来他也认为李恪的事在这里讨论,不合适,

“魏王,你...,”

李世民看不下去了,

“太子,你站在一边看着就可以,”

“父皇,”

李承乾很尴尬,不光他尴尬,他想不到的是,长孙无忌在一旁冷眼将他的表现都看在了眼里,

眼底失望的神情深深的埋藏,只不过是很难让人发现而已,

“蜀王,朕来问你,对于李道彦兵败党项,这事你怎么看,”

说完,让孙升将战报递到李恪的手中,

蜀王李恪并没有着急回答李世民,仔细的看了一下手里的战报,

想了一会,随即说道,“父皇,儿臣从这里看到了三点,”

李世民诧异,群臣震惊,“那你说说,”

“喏,”

李恪转了一个身,首先看向的是一干武将,

“李将军,”

李靖回了一礼,

“父皇,诸位大人,虽然说这李道彦私自出兵去偷袭党项,是破坏我大唐与那党项同盟关系,”

“所以治他李道彦罪并不过分,可正是由于李道彦私自出兵,也试探除了党项的虚实,让我等知道他并没有想象那般软弱,”

“同我大唐结盟,只是单纯的从利益出发,即便没有李道彦的事,这也是一颗随时会爆炸的炸弹,”

“所以李道彦有罪,但罪不致死,”

李恪从这事得根本上做了一个分析,更主要的他并不相信这个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