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率领二十五万蒙古骑兵围攻斡难河王庭,十六万人没能离开,九万人成功撤离战场。九万蒙古骑兵撤离,九万大宋骑兵紧随追击。蒙古骑兵与宋军骑兵交战没有丝毫胜算,但蒙古人自信在大草原上长途奔跑,宋军无论如何比不得。只要他们能甩掉宋军,保存实力,总有机会卷土重来。茫茫大草原上,少有标记物,极易跟丢。一旦宋军失去踪迹,难以寻找。哪怕寻到了,他们接着跑,宋军还是追不上。打不过逃走,成了蒙古人仅存的保命技能。按照蒙古人的想法,宋军骑兵能追一天,顶多顶多能追一天半。连续行军两天是蒙古骑兵的极限。蒙古骑兵无法突破的极限,宋军更不可能突破。尽管蒙古人遭受重大失败,将士悲伤烦躁。好在依靠游牧民族的天生优势,他们还能够活下去。甚至有将领做好了打算。趁着宋军骑兵疲惫时,调转马头冲杀一番。宋军不会想到蒙古骑兵会在战败退军时发起反冲锋。就算想到了,身体疲惫,战力大损,蒙军的胜算很大。
蒙古骑兵奔跑了一天一夜,宋军骑兵追了一天一夜。吃喝拉撒都在马上解决,不准停止。宋军有专门的领队向导,轮番引路,轮番休息。战马自行跟随部队,士兵就在马上休息。草原没有多少遮挡,末尾的蒙古骑兵能看到宋朝骑兵先锋,宋朝骑兵先锋也看得到末尾的蒙古骑兵。这个距离在火枪射程外,很安全。起初,蒙古人并不太在意。他们眼里,宋军能跟得上一天一夜很正常。毕竟是骑兵部队,战斗力很强的骑兵部队,有追击的能力。再过一个白天,宋军肯定就跟不上了。等到夜幕降临,便能彻底摆脱了敌人追击。就算摆脱了追击,也不能放松休息。他们需要分成千人队百人队,放慢速度继续行进。再跑一个晚上,宋军就完全找不到他们了。那时候,好好的下马吃顿饭,睡一觉。之后,去寻找可汗,听可汗的调遣。
过了一个白天,夜幕降临。蒙古人预想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身后的宋军骑兵紧追不舍,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蒙古人慌了。宋军骑兵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如果宋军能跟着蒙古骑兵奔跑一天半,就意味着蒙古骑兵剩下的,唯一的优势完全丧失。意味着他们逃不出宋军的追击,早晚被杀被俘。最乐观的想法,宋军撑不住了,在做最后一搏。宋军骑兵压根追不上从小骑马打猎的蒙古人。再坚持坚持,等到将宋军骑兵耗尽了力气,他们才能活。不能被宋军吓到了。月挂中天,身后大部队行进的马蹄声如同天边闷雷,环绕在蒙古人的耳边。蒙古人到了极限,两天就是他们的极限,宋军很清楚。因为想要逃命,他们又多坚持了两个时辰。半夜时分,纵然想逃命,纵然战马还能奔跑,蒙古士兵也坚持不住了。二十多个时辰不间断的骑马颠簸,身体都快散架了。加上宋军追击,恐惧蔓延,身体和心理都濒临崩溃。有生还的希望,还能咬牙坚持。没了生还的希望,就失去了精神支撑。有年轻士兵忍不住,伏在马背上,边跑边哭。年老的士兵沉默不言,有的抬头望天,有的低头看地,背后发凉,都深感绝望。
自蒙古崛起至今,蒙古人从未这么做过。他们做了最后一次努力。将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丢下。蒙古此举,一来是利用珠宝延缓敌人追击的脚步。二来,是示弱,是认输。草原上的战争,通常是为了劫掠财物。他们主动交出财物,恳求敌人能抬手放过性命。蒙古部落捡拾财物后,达成目的,多半会放弃追击。可宋军不是草原部落。他们攻伐蒙古,也不是为了财富。宋军纪律严明,金银珠宝在月色下闪闪发光,没人停下捡拾。蒙古人失去了逃生的希望,又缺乏与宋军决一死战的勇气。咬着牙往前跑,不敢停。过不久,有蒙古骑兵陆续掉队,很快开始成片掉队。掉队的蒙古骑兵或者坐在地上大口喘气,或者躺在地上半死不活。他们浑身酸痛,站不起来。宋军骑兵主力绕过他们,留下一个千人队收拾战俘。宋军骑兵举起火枪瞄准,蒙古人见了火枪,所有疲倦都消散了,连连摆手,呼喊着请求宋军别开枪。宋军将领大声道:“举起双手跪地投降。投降免死。”蒙古人急忙举起双手,跪地投降。大部分蒙古人为了活命投降,也有人宁死不降。宋军不废话,不投降的人直接开枪射杀。将投降蒙古人的双手双脚捆绑,丢在马背上。蒙古人掉队就是受不住骑马,这回倒好,更加颠簸了。不管怎样,宋军承诺投降免死,他们的惧意渐减,能安稳些了。
越来越多的蒙古人掉队,哪怕人能坚持,战马也坚持不住了。曾经蒙古骑兵长途奔袭,每人十匹战马,现在每人三匹,马力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蒙古骑兵不断掉队,不断被俘。这么下去,一个人都剩不下。蒙古将领被追的无处可逃,到了天亮,身边只不到三千人。面临如此绝境,没有其他选择。能坚持到现在不掉队的士兵都是蒙古老兵,久经沙场,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能击败宋军,至少拉一两个垫背。蒙古骑兵调转马头杀来。宋军大队骑兵追击,不是说停就能停下,转眼间进入了马弓射程。蒙古骑兵看准了杀伤宋军的机会,拉弓搭箭。蒙古骑兵这才发现,心慌心乱,双手剧烈颤抖,根本没办法瞄准。他们用力的甩手,仍是不能减轻颤抖。那绝不是骑马长途奔袭的原因,他们奔袭过几次,从来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也不是恐惧,他们要是恐惧,怎会想着与宋军决一死战?那是什么原因?
蒙古人猛然惊觉,是烈酒,是烈酒让他们控制不住颤抖。蒙古人嗜酒,士兵更加嗜酒。从前饮马奶酒,马奶酒还算充足,有了酒瘾也不会常犯。等到玉米烈酒进入蒙古后,完全取代了马奶酒,成为蒙古人酷爱的烈酒。玉米烈酒入口火辣,格外痛快。度数比马奶酒高得多,易醉,也易加重酒瘾。蒙古人为了购买玉米烈酒,不惜高价争抢。导致大量金银流入宋朝。花光了金银,他们就用牛羊马匹,羊毛毡皮货交换。当两国断了贸易,他们就用花剌子模女子和走私商交换烈酒。花剌子模女子有很多,烈酒充足,他们就猛喝。几年时间,蒙古人都染上了入血入骨的酒瘾。与宋军开战前,部落首领取出最后存储的烈酒分给他们喝。这几天逃亡,酒喝光了,无处补充,酒瘾集中爆发,绝大多数蒙古骑兵都丧失了战斗力。
铁木真终于想清楚了。他从最开始就怀疑乔赊的目的,警告过铁木哥,多留个心眼。在镇江司面前,蒙古间谍不堪一击,蒙古不得不依靠乔赊的情报,也要依靠乔赊走私来的烈酒。乔赊传来过几次准确情报,逐渐获得信任。可就在宋军突袭蒙古之前,乔赊还信誓旦旦的说,宋军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乔赊显然在欺骗他们。宋军十几万人从东北路攻入蒙古,需要准备大量辎重物资,怎么可能发现不了?乔赊的走私马队能轻松出入两国边境,获得充足优质的烈酒。以为他利用关系,花费巨资贿赂打点各级官员。以为宋朝的官员要钱不要命。实际上,乔赊本就是赵盏的人。怪不得有这通天本领。赵盏派遣乔赊走私烈酒,就是不想让蒙古人戒断了酒瘾。非但不让蒙古人戒断酒瘾,还要让蒙古人愈加依赖烈酒。随着春天到来,随着宋朝决定攻伐蒙古,乔赊找了借口,没送来一坛烈酒。那个冬天很寒冷,蒙古全国烈酒存储几乎消耗干净。最后的烈酒供应给了骑兵战士,也仅仅够每人两个小皮袋。战士犯酒瘾时,军中没有烈酒供应,酿成了一场灾难。
反观宋军,军法明确不准将士沾染酒瘾。军中提供烈酒,将士饮酒必须有节制。要是沾染了酒瘾,由所属上级军官负责限时戒除。期限内不能戒除酒瘾,直接退役。大宋一亿人口,保持军队七十万。很多年轻人抢着参军而不能如愿。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一个进一个。大宋不缺少兵源,不合格的士兵大可放弃,换一名合格的来。赵盏即位后重视军中建设,不再歧视将士,更不存在刺配刺青的情况。成为大宋军人,获得优厚待遇,立下战功,光耀门楣,足以改变人生。军中不准沾染酒瘾,那就不能沾染酒瘾。沾染酒瘾的士兵,还没见谁限期内不能戒掉。莫说寻常士兵,对军官也有同样的规定。军中供应烈酒,准许将士饮酒。适量饮酒没问题,偶尔大醉一次也没问题,绝不能长期酗酒。所以,宋军七十万将士,包括军官在内,均无酒瘾。
蒙古骑兵双手颤抖,大汗淋漓,心跳加快,借着晨曦,也看不真切。勉强射出的箭簇乱飞,偏的离谱且无力,怎能伤到宋军?宋军前排骑兵射击一轮,射杀了部分蒙古骑兵。射击后,收起火枪,抽出马刀,准备近战。宋军的马刀比蒙古弯刀长些,弧度更小,拥有长度优势。但此时此刻,武器已经不重要了。蒙古骑兵用不好马弓,如何用得好弯刀?很多蒙古士兵连刀都握不住,更别提与宋军厮杀。宋军骑兵九千人,蒙古骑兵三千人。蒙古骑兵丧失了作战能力,厮杀又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这支蒙古骑兵万人队的遭遇不是个例,其他几支万人队的遭遇如出一辙。宋军九个万人队追击蒙军九个万人队。有五个万人队没能逃脱,被宋军追上。有的万人队拼死抵抗,有的万人队放弃抵抗,下马跪地投降。蒙古五个万人队,被宋军生俘三万多人。宋军骑兵押送俘虏撤回斡难河王庭。休整两日,分散出发。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先回来的万人队搜寻蒙古平民,抓捕在外的蒙古部落首领贵族。将找到的蒙古人全都集中到斡难河王庭。建康军统一管理斡难河王庭中的蒙古人,禁止外出。这个过程中,必定有蒙古人不愿意接受安排,宋军也必定会用些强硬手段。宋军不伤害平民,也要区分情况。不伤人性命,不夺人钱财,不辱人妻女,此外,可便宜行事。在蒙古大草原上,有些力气的男人都出去打仗了。留下的老弱妇孺,能怎样呢?整个国家都没有抵抗了,他们的抵抗有什么用?不接受安排,不去斡难河王庭,宋军依靠拖拽,也能将他们拽去。
大草原的另一边。毕再遇率领的五万马军抵达了察干乌拉,与李尧率领的六万西北军会合。马军进行了一次物资补充,外出寻找蒙古骑兵决战。可汗军令下达后,蒙古人四方集结。因着急夺回斡难河王庭,没等集结完成,铁木真率领二十五万人离开。后续有三万多蒙古人集结成军,却无人统一指挥,不知该去往何处作战。反正没必要增援斡难河王庭了。二十五万蒙古骑兵,打个斡难河绰绰有余。这三万人便就地驻扎,外出打猎,补充粮饷,作为援军等待召唤。三万多人驻扎,怎瞒得过宋军?五万马军悄悄赶到,发动突袭,三万多蒙古骑兵仓促迎战。军中没有统一指挥,混乱不堪,各自为战。一个时辰后,被俘两万人,其余尽皆战死。马军控制了蒙古部落,所有牧民和俘虏都押送到察干乌拉,交由西北军看守。马军审问后得知,除去这三万蒙古骑兵,没有后续部队。至于铁木真带走的二十五万人,有辛帅负责,马军只需想办法拦截就是了。马军分出三万人,自西向东分散行军,以拦截蒙古骑兵。要是碰上了,是蒙古人运气太差。其余两万人,四处搜寻蒙古人,也集中到察干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