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武侠修真 > 第一天碑 > 第542章 远南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远南域,大燕最南端。

这里幅员辽阔,足足有六界的大小,但却勉强只划分了两个“界”。

一界,名为巫川界,其与西南域,南域,东南域接壤,是一处盆地。

盆地不平,地势相对周边而言平坦许多,其中间更是一马平川。

那一马平川之地,称为巫川平原。

而巫川界的界都——曜都,便是位于巫川平原,是远南域的三大城之一。

另一界,其实不是界,其位于巫川界的南边,名为归山。

归山不是一座山,而是除了巫川界之外,远南域的所有山的总称。

所以,也有好事人称之为归山“界”。

归山,也是狭义上的南疆,南疆人也因此自称自己为山里人,山中人。

山里的人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以蛮族部族为主,不乏燕人村落。

南疆内,最出名的势力便是不老山,还有与其“捆绑”的四十三大寨。

四十三大寨早些年有四十九寨,后面经历一系列的变故,少了六寨。

这几十年来,各寨子之间安稳不少,他们在不老山下筑起了一座大城。

此城后来被命名为长生城,其城绕山成环,由四十三大寨共同管理。

长生城,也是三大城之一。

三大城,最后一个便是定南城。

定南城早先是一处关隘,后因南疆的势力愈发强盛,被迫成了一座城池。

因此,定南城被此关隘分为了南北两部,北靠巫川界,南面归山。

定南城的称呼不同于『州』,『县』,自然其内的行政划分也不同。

南疆主,统管城内军政,是定南城当之无愧的一把手,也是此城之主。

据说,当年也是南疆主力排众议,选择就地筑城,以定大燕之南。

……

从云海驿出来之后,周穆与王十三,栾朔等人同行,先到了柯州。

到了柯州之后,周穆便与王十三几人分别了——他要在此休整几日。

而王十三等人等不及,因为他们从老翁包袱中找到了他儿子的住址。

栾朔见多识广,找了一种土方子保存尸体,方便送老农夫妇“回家”。

对此,王十三兴奋不已。

周穆请他们在当地的酒楼吃了一顿大餐,就当为他们送行了。

江湖路远,后会无期。

王十三一走,他们也觉得索然无味,就地要了几间客房下榻。

好久好久没睡过这么柔软的床了……

在周穆等人未曾察觉的角落,有一个灰衣人看着他们上了楼。

他跟着周穆几人已经好多天了,差不多也摸清了几人的底细。

“老李,你们两口子死得惨呐……哥哥我,一定为你们讨个公道!”

他名为张屠,是一名武者,也是云海驿的副手,兼掌柜的好友。

云海驿出事之时,他正在后厨忙碌,听到动静后没有贸然去到大堂。

谨慎救了他一命——他绕到窗外,目睹了掌柜夫妇从求饶到被杀的全过程。

“周穆,王十三,栾朔……”

他记住了这伙人的主要“头目”。

……

十月二十七日,大雨。

周穆等人在鸣岳楼休息了足足三日,才从舟车劳顿中恢复过来。

鸣岳楼,是周穆送别王十三的酒楼,也是当地最好的酒楼之一。

不过,柯州最好的酒楼也比不过花间醉——可惜,花间醉还未涉足此地。

周屠夫倒是有一家,但也只是一间小小的铺面,无法栖身。

紫藤睡醒后提前下楼招呼了一声,他们要了间厢房,正经吃上一回。

“少爷,你们之前都没被蒙倒吗?绿琦,你咋也没事啊?”

吃的堵不住紫藤的嘴,他自那日清醒后,脑袋一直晕乎乎的。

到了今天,才算补足了精神。

绿琦慢条斯理地撕着鸡丝,她尝了一口,才说:“我又没喝酒,不过少爷早就发现了一些不对劲……”

“嗯?”

紫藤倒是没注意到这些细节——在他的印象中,周穆比他还先“倒”。

不止是周穆,好像没被蒙倒的人,都比他先倒下——装的。

周穆在窗边听雨,漫不经心说道:“那家客栈的问题有,还不少:

其一,云海驿的位置偏僻,过往行人没几个,但店里的伙计可不少。

仅有一,二人,也足够盘活。

其二,同样的道理,山路难行,如果是久居深山,哪来的这么多肉食?

鸡兔尚可理解,牛肉断不可能有。

其三,他们酒窖里的酒种类多,数量也多,却卖得不怎么贵。

奇货可居,如今的这个世道,他们这些商人都如此高尚不成?”

众人颔首,就连此前一直不好意思发问的俞大一也恍然大悟。

田妩儿吃好了,她提着一壶酒悠然来到周穆的身旁,看向了窗外。

嗒嗒嗒——

窗外的雨,很大。

嗝——

绿琦住嘴,又打了一个响嗝,见有人看来,脸蛋上悄染上了一层晚霞。

“咳,咳咳……影一这些天整理好了报告,少爷,你现在要听吗?”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从自己的药箱中摸出来一本册子,放在桌上。

紫藤见状拿过来翻看,他这几天只顾着补觉,倒是没关注最新情报。

“念。”

周穆允许,绿琦出声,而第一次听的俞大一很认真,内心不停感慨。

看看,什么叫专业?

这就叫专业。

“圣都,王楼与九皇子成婚之后,一改常态,频繁出现在世人前。

她修容点妆之后,换上了黑纱红衣,搭着一枚剑簪,更是惊为天人。

立馆迎门,她设题置金。

九皇子正宫,王家嫡长女,她的身份也让无数人为之着迷,纷纷投靠。

还有就是她的才华,琴棋书画不在话下,政治谋略,更居上流。

便是前吏部尚书,亓亚夫也对其赞赏有加,更是在人前放出过狂言:

若非王楼是女儿身,左右二相的位置,必有她的一席之地。

种种因素之下,牡丹榜上,王楼厚积薄发,如今已跃居第二,仅次云歌郡主。”

亓亚夫,前吏部尚书,在更早之前的李籍出事后暂代了几个月。

也就是上个月的月底,太师王资致仕了,将王家的席位放了出来。

圣人也明白,他当即下旨让王家家主,王楼之父王坎上马吏部尚书。

而亓亚夫,自然就卸官回家去当个闲夫子,但他显然有气,啥都敢说。

“东海,听说倭岛的战事已经进入尾声,听说,只是听说……

沿海诸州,不会再受倭寇之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