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火器营,准备!”孙膑站在高台上,冷冷地下达命令:“放!”

随着一声令下,架火战车这种战国版的“喀秋莎”,喷吐出炽热的火焰,发出“咻咻咻咻”的声音。

一支支精铁铸造、锋利尖锐的箭镞,在火药的巨大推力之下,拖着长长的尾焰,金蛇狂舞般地扑向楚飞骑。

此时的楚飞骑也到了冲刺的阶段,两种高速行进的物体迎面相撞,总速度相当于二者的速度之和,和飞机撞鸟是一个原理。

“噗噗噗噗噗……”

“扑通!扑通!轰隆!哎哟……”

奔跑的楚飞骑如同割麦子一般,齐刷刷地栽倒尘埃,一排又一排,一列又一列,一堆又一堆!前仆后继,飞蛾扑火!

站在后排观战的屈丐心中一片冰凉:完了完了,寄予厚望的楚飞骑完全沦为了一片韭菜,被汉军的火器无情地收割!

侥幸未死的屈二将手中的长矛舞成一架风车,上护其身,下护其马,居然硬生生地冲破了架火战车构成的火力网,冲至了拒马枪阵前方。

屈二瞪着血红的眼睛,借助一处缓坡的地形,拼命催马狂奔。

在临近枪阵之际,屈二一拉马缰,双腿猛力一夹马腹,那匹雄壮的战马嘶鸣一声,四蹄腾空而起,居然直接向着汉军的头顶飞将过去。

屈二知道远战已经落了下风,自己必须冲入敌阵,贴身肉搏。但凡撕开一道缺口,这些喷着火的怪家伙都会变成一堆废铁。

这是屈二的赌徒心理,也是勇士的必死精神!

每支军队中,都有几名这样的不怕死者。这些人的存在,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甚至主导战场的走势。

对手何尝不知道这一点?这种赌徒式的勇士,往往是重点招待的对象!

屈二连人带马腾在空中,眼看就要越过汉军的头顶,落入汉军的后阵之中,他都快要笑出声来了……

“轰轰轰轰轰……”

屈二眼前一花,马蹄之下突然喷出十数条火龙,这些火龙张牙舞爪、气势汹汹,瞬间就将屈二连同他胯下的战马一起吞没在了一片火海之中。

不仅仅有火龙,还有暴雨梨花式的箭矢,数百支利箭全部向屈二和他的战马身上招呼过来。

汉军启用了二十支火葫芦和二十支“一窝蜂”,来对付敢于冲阵的孤勇者。

当屈二连人带马摔落地上时,已经变成了一堆旺盛的篝火。

在猛火油猛烈的助燃作用之下,屈二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就被烧成一堆木炭。

屈二死去,楚飞骑群龙无首,在汉国架火战车、火药箭、猛火油柜、毒药喷筒的轮番进攻之下,非死即降,全军尽墨。

屈丐倾注了万千心血的秘密武器“楚飞骑”,经此一战,灰飞烟灭!

远处的屈丐心如刀绞,大叫一声“天亡我也!”掉头就跑。

楚军的溃败已成定局,孙膑随即下达了总攻令,二十五万汉军在数百里的广袤战场上,如同猎鹰赶兔子一般,对楚军残部衔尾追杀。

直杀得尸积如山,血流成河,伐鲁楚军全军覆没,只有屈丐等少数残军逃入楚国境内。

曲阜一战,孙膑的威名再上层楼,斩杀四十余万人战绩,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战国“人屠”。

楚人至此畏膑如虎,有小儿啼,其母恐之曰:‘膑来,膑来’,无不止矣。

汉军解放了鲁国全境,使汉国控制国土范围与越国近在咫尺之间,楚国占据的“阳台”地区,被汉越两国死死夹在其中,狭长国土朝不保夕。

孙膑直接下令汉军穿越“楚国阳台”部分,进入越国,与淳于浩率领的“斩馘军”胜利会师。

事实上,楚国阳台部分已经失守,楚军只敢悄悄龟缩在莒邑、郯城等几座城邑之中,不敢露头。而广大乡野部分,全部为汉军所控制。

汉军没有直接对莒邑等城池发起进攻,这些孤军已经被围死了,有这些家伙困守孤城,不怕楚王不咬钩,还有更大的鱼即将前来,着什么急呀!

汉越两国实现接壤,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齐国和楚国的直接连接部分完全切断了,齐楚两国已经失去了物理连接,再想联盟,难比登天。

两大战将景翠和屈丐先后惨败,损失了楚国引以为傲的“申息之师”和“楚飞骑”,使楚国王庭大为震恐。

至此,楚王才开始认真对待汉国的谈判计划。

此前,汉国提出的三大谈判条件,其中最核心的一条,便是“杀赵雍,方可盟。”

楚王熊商之所以迟迟没有推进谈判,最主要的纠结也是在赵雍身上。

赵雍任宛城守之后,小小年纪,就发挥出极高的治理才能,无论军政,皆有出彩之处。

特别是汉国在灭掉韩、魏两国之后,止步楚国方城不前。

虽然其中有汉王的综合考量,然而在楚王看来,这却是赵雍“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表现。

楚国方今正是用人之际,特别是屈、景两将惨败而归,赵雍的能力更显得耀眼。

杀掉这样一位绝世人才,而与汉国媾和,究竟值不值?

还有,韩国灭亡之后,韩将暴鸢无家可归,顺势也降了楚王,被楚王封以将军,驻守在淮水沿线。

若杀赵雍,势必会引起暴鸢的疑虑,天下更无士人敢来投楚,对楚王的名声影响极大。

楚国主战的令尹昭阳,主和的大夫子华,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朝堂之上吵成了一锅粥。

楚国晋阳君、宛城守赵雍,早就从各种渠道获取了汉、楚谈判的重要内容,对汉王这一招“借刀杀人”之计洞若观火,且心悦诚服。

如何破解汉王这一高招,赵雍立即召集门客近臣共同商议。

赵雍居宛期间,治军有方,已经训练并掌握了一支三万余人的军队。

特别是一些赵国灭亡之后的遗老遗少,不甘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千里来投,迅速聚集在赵雍周边,更是形成了赵雍的死忠力量。

其中有一原赵国大夫,多谋之士,名叫楼缓,挺身而说,献上一计。

“汉王越是要杀公子,越说明公子价值之高。公子欲破此计,不外乎八字而已:不离宛城,反客为主。”

赵雍来了兴趣,他向楼缓深深一揖:“楼先生,愿闻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