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危局 > 第507章 大明危局前传50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零七节 三顾之情

三天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对汉王来说却很漫长,当然,还有对于那些等着看结果究竟如何的好奇人士来说就更漫长了,因为汉王好歹是已经知道结果的,而这些好奇人士却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意想之中或意料之外的事出现。

一向静不下来的汉王这次就真的是将自己闷在房中研究蒙禹批注过的姜太公《六韬兵书》,他从未像现在这样用心去研究过一本书,哪怕以前看其他兵书也不过就是一扫而过,遇到有疑问的才会停下仔细看看。

而这一次,这一本并不算厚的兵书,他却是逐字逐句的看下来的,特别是遇到有蒙禹批注过的地方更是要反复研究,当自己有和蒙禹不一样的认知和见解时,更是像发现了宝藏一样的开心,立刻就将自己的不同想法抄录下来。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在走着,皇城乾清宫御书房里,老皇帝听完海寿的奏报也是异常惊讶:“你是说老二真的就一直闷在房里看书门都不出?”海寿回道:“可不是嘛,奴婢乍听之下也不敢相信,可内卫和东厂的人都是这么上报的,奴婢也不得不信啊!”

老皇帝欣慰的嘿嘿一笑道:“还真是一物降一物啊,这天都敢捅破的老二居然也有被人管的服服帖帖的时候,海寿你仔细想想,自打你见着老二到现在他可曾有过乖乖看书超过一个时辰的?”

海寿一听老皇帝问起旧事,也是唏嘘的说道:“回陛下的话,奴婢记得清清楚楚,何曾有过这样的时候啊,想当初奴婢和海山陪三位殿下在南京读书的时候,汉王殿下可是随时都在捣乱的,这也让太祖皇帝恼怒不已,可还偏偏就是怎么惩罚都没用。”

老皇帝哈哈一笑道:“这一点倒是颇为像朕啊,朕小的时候因为不好好读书也没少挨父皇的责罚,可朕就是不管怎么受罚都不爱读书,这大概也就是不管朕再怎么出色再立下多少战功父皇都不喜欢朕的原因吧。”

海寿连忙谄媚的说道:“陛下何出此言,太祖皇帝当然是喜欢陛下的,不然怎么会将燕云重地和兵权交给陛下掌管。”老皇帝摆摆手道:“你就不用宽朕的心了,要说朕的兄弟里真正镇守重地又手握重兵的那该是宁王才对,朕起事的兵可全都是找他借的!”

海寿一看马屁拍错了,连忙转圜道:“可最后还不是陛下执掌了这大明天下?陛下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啊!”老皇帝受用的呵呵一笑道:“这也还是要感谢高煦我儿,要不是他冒死从南京救出两个兄弟,朕还真是只有乖乖到南京接受削藩啊!”

海寿立刻颂扬道:“可不是嘛,当初得知汉王殿下看上魏国公的宝马时,奴婢也以为殿下是心性顽劣,可直到他将魏国公的宝马偷出来,却将太子殿下和赵王殿下扶上马说要去城郊跑马,而他自己却骑着一匹普通马时,奴婢就知道汉王殿下绝对不是真的觊觎魏国公的宝马。”

老皇帝点点头道:“是啊,也难为他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心思,知道朕会因为他们分心,知道不但自己要跑,也要将兄弟们都救出来,朕到现在都还是不清楚他这一路是怎么带着一个肥胖的哥哥和一个不成器的弟弟闯过来的,又是怎么一个人干掉一队禁军追兵的,朕每次问他都是含糊其辞,就连老大和老三也是避而不答。”

海寿回道:“想来这其中定是有什么不可言说的东西,三位殿下才会不愿提及吧,陛下也就不用太往心里去了。”老皇帝转头看看海寿道:“朕也不会忘记,他们跑了,你和海山这两个随侍太监可就遭殃了,差点就被折磨致死,你肩背的顽疾还有海山的腿脚也就是那时落下的病根啊。”

一听这话,海寿的眼泪就下来了:“能被陛下记住这些,奴婢们就是死也值了,只要三位殿下能逃出去,只要陛下能夺了天下,奴婢们连命都可以不要,又哪里会在乎这点伤病的,陛下无需为奴婢们挂心。”

人老了就总是喜欢回忆往事,老皇帝也不例外,而且每次回想起往事也都是感慨不已:“对朕有功的人朕都不会忘记的,更不会亏待了,对你们是如此,对老二也是如此,更莫说他后来在靖难之中又数次救了朕,可朕就是深恨他过于顽劣啊!”

海寿连忙宽慰道:“陛下无需动气,这回可好了,汉王殿下有人管着了,也知道静心读书了,再多给他些日子,定能让陛下刮目相看的。”老皇帝开心的哈哈一笑道:“好好好,既然连你都这么说,那朕就等着看了。”

这一对主仆追忆往事良久,老皇帝才离开龙书案睡下。海寿悄悄的退出房门走出乾清宫便迅速的来到了东厂驻地,今天这一番对话给他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他必须第一时间告诉东厂的伙伴,东厂一定要早做准备才是。

听完海寿的讲述,马云也是深呼吸一口道:“听陛下的意思,这换储是迟早的事了?”海寿轻轻擦擦额头上的汗道:“可不是嘛,咱家今日也是一惊不小啊,这才连忙赶来告知你们,咋们东厂可不能搞错了方向。”

马云感激的躬身施礼道:“多谢寿公公心里念着东厂,我们一定会尽快搭上汉王这条线的。”海寿摆摆手道:“谢就不必了,咱家说过,咱家也是东厂的一份子,东厂的兴衰荣辱也是和咱家相关联的,只是要怎么搭上汉王还需得下点功夫才是。”

刘怀礼也欠身道:“寿公公说的极是,汉王一向不太和宫里的内侍亲近,属下今后会好好留意着该怎么投其所好的。”海寿看看二人道:“他不亲近内侍是因为他还不知道内侍的好,可那鬼才蒙禹不会不知道,咋们就等着看吧,会有他主动向咋们示好的时候的。”

马云和刘怀礼连忙点头称是,可三个人却都怀着不一样的心思,海寿想借着东厂的势力取代郑和成为内宫第一人,马云却并不想头上一直有司礼监压着,更不希望一直有海寿这样一个名为副都督实为上司的监督,而刘怀礼则想的是这一切迟早都是他的。

三个各怀鬼胎的大太监就这样看似异常融洽的聚在一起讨论着东厂今后的发展大计,谁也不知道其他两人心里究竟在想着些什么,这大概就是这一类人的共性吧,只有永远的利益却没有什么真正的情义。

~~~~~~~~~~~~~~~~~~~~

三天的时间终于到了,汉王却没有着急出门,而是多花了两个时辰将《六韬兵书》全部看完录完,然后又满意的翻看了一遍自己的手稿,而后才换上一脸肃穆而凝重的表情起身推开房门大声吩咐道:“备马!”

依然是只带着十个亲卫,汉王一行十一骑一路疾驰的出了城门来到郊外,远远围观的人立刻就兴奋了起来:“看啊,是汉王殿下,他真的又来了!”“哎呀,还真是要学苻坚三顾草庐请王猛啊!”“看来这汉王殿下雄心不小啊!”“废话,汉王殿下本来就是我大明的军中战神!能不厉害么?”

就在围观者的议论纷纷中,汉王一行再一次来到了破庙门外,这一次,汉王没有急着下马,既然蒙禹已经给他交了底,那他也不能辜负了蒙禹的一番苦心显得这么猴急,好歹他也要对得起这八天的煎熬嘛!

汉王表情庄重而肃穆的端坐马上凝视着破庙,十骑亲卫也勒马整齐的列队在他身后,这一刻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某种庄严的仪式就要开始了一般,远远围观的人也渐渐停止了议论都将目光看向这里等待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同样,破庙里的蒙禹听闻汉王一行策马来到之后便再无动静,也不由得面露微笑,汉王没有着急下马,没有着急进来,这很好,说明汉王已经真正理解了他的苦心,那么今后的一切就真的大有可为了!

终于,在片刻的宁静后,汉王才提起中气大声说道:“蒙先生,本王又来了!本王知道蒙先生胸怀天下,也知道蒙先生眼高于顶,本王过去的确是过于顽劣了,也不懂得读书和文士的重要,可如今本王明白了,本王以前确实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了!”

听闻汉王当众认错,围观的人皆是一阵愕然,乖乖,能让天不怕地不怕的军中战神当众服软认错,这恐怕只有皇帝陛下才能做到吧?而且汉王还未必是心服口服的,可如今看来,这鬼才蒙禹是真的让汉王诚心认错了啊!否则谁能逼他来的?

蒙禹自然也是明白这一切的,瞬间就觉得鼻子一酸,又想起了当年在刑部大牢里汉王来看他时所说的那一番肺腑之言,如今想起来还言犹在耳。早知如此又何必这么兜兜转转的十多年?这到底值不值得?

就在蒙禹唏嘘感慨之时,只听得汉王在外面停顿了片刻又继续大声说道:“蒙先生,本王知道自己距离蒙先生的期望太远了,本王也知道蒙先生是旷世大才,应该指点江山一展所长而不是困在小小的王府里,可本王还是要三请蒙先生,也请蒙先生听本王把话说完。”

汉王说着便甩鞍下马笔直的站在地上继续大声说道:“蒙先生,我虽然顽劣,但我有一颗赤子之心,我虽然曾经不愿读书,却从未糟蹋过书本,我虽然曾经看不起文士,但我从未折辱取笑过任何一个文士,如今我已经悔过也知道错了,还请蒙先生能看在我一片赤诚的份上,也看在我苦等了这二十年的份上,先到我府中指教我几年吧!本王请求蒙先生答允!”

汉王说罢,居然一步向前单膝点地行起了军中大礼,这让围观众人再度哗然了,从刚才汉王对蒙禹不再自称本王而是称我开始,众人就觉出了汉王这一份破釜沉舟的决心,当听到汉王这一番诚挚的陈词时也是心潮澎湃。

可这一切都比不上汉王最后的这一礼啊,这可是堂堂的大明第一军功亲王,这可是受万众敬仰的大明军中战神,这可是一向狂傲骄横的汉王朱高煦,可为了请蒙禹出山襄助,他居然低头行起了军中大礼!

要知道,以汉王如今在军中的的地位,只有别人向他行礼的份,而他若是要行这样的军中大礼,只可能是在老皇帝亲自驾临军营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汉王已经用自己的方式在表示自己是将蒙禹视为师长来尊敬了!

这如何不叫人惊愕又如何不叫人感佩?这一幕甚至让围观之人中都已经开始有人的眼眶湿润了,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破庙的大门,如果蒙禹再不出来,这些激动的人群很可能就要冲进去了!

终于,蒙禹起身缓缓的走了出来,而且是泪流满面的看着汉王,片刻之后才噗通一声双膝跪地哽咽的大声喊道:“属下蒙禹多谢汉王殿下的一片真心,从此后愿追随殿下左右不离不弃,鞠躬尽瘁,虽死无悔!”

蒙禹说罢便面向汉王再度大声说道:“主上请受属下大礼参拜!”话音未落便是重重的三叩首。汉王连忙起身一把拉起蒙禹揽入怀中流着眼泪大声说道:“蒙先生快快免礼,你我今后便是一体了,再无需这般多礼!”

看到这一幕,远处围观之人响起了一阵欢呼,似乎大家都是乐于看见这样的结果的,而汉王的三顾相请之情也很快就会传遍大明上下,许多先前对汉王有成见的文人们也会就此改变对汉王的看法。

还未入幕就先谋局为汉王扳回一城,可这只是蒙禹走完的第一步棋罢了!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本文为篇长历史小说《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传”章节,如果觉得还不错,敬请点击下方书名加入书架订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