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日月山河无恙 > 第233章 渡黄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洪先生请坐,看洪先生红光满面的,这些天调养的还算不错吧。”

多尔衮很有礼貌邀请洪承畴坐下,并寒暄着。

“劳烦摄政王挂记了,恢复得很好,不知道摄政王唤在下有何事?”

洪承畴受宠若惊的说道。

“哦,是这样的,先生大才,现在在我大清,也不能没有一官半职,但是先生刚来就高官厚禄,其他人肯定有微词,对先生以后的仕途不利,所以,本王决定,将先生编入镶黄旗,就先做一个包衣牛录吧!辅佐我大清夺得天下。”

多尔衮略显抱歉的说道。

洪承畴虽然对包衣二字有点抵触,但是没办法,谁让自己是汉人呢。

再说了,一来就给个牛录,这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洪承畴马上跪地叩头。

“谢摄政王提携,下官一定辅佐摄政王得到天下。”

对于洪承畴的表决心,多尔衮是非常满意的。

你不是辅佐大清,而是辅佐我多尔衮,说明什么。

老子虽然不是皇帝,却比皇帝还拉风。

“不知道洪大人对我大清入主中原,有什么建议,现在大明朝廷已经是强弩之末,正是我大清入主中原的最佳时刻。”

多尔衮无时无刻不显露出自己的野心。

洪承畴则摇摇头说道:“摄政王,现在大明朝廷虽然虚弱,却不是我大清入主中原的最佳时刻,我大清被称为异族,汉人有句话,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现在大清要是入主中原,汉人何止千万,我大清必定遭到无数汉人的反抗,伤亡必然惨重无比,所以现在还不是最佳时候。”

多尔衮听完,也点点头。

对于洪承畴的话,他也不是没有想到过。

“那……什么时候才是最佳时候?”

洪承畴想了想说道:“现在大明内部流寇甚是壮大,尤其以李自成的闯贼最盛,而且已经拿下陕西于河南,现在正陈兵黄河,与周遇吉对峙,但是周遇吉绝对阻挡不住闯贼,大明朝廷现在已经没有银钱供养军队了,下官估计不错的话,不出三个月,闯贼就能渡过黄河,直逼京师。”

多尔衮这是有点着急。

这些流贼要是拿下京师,那自己大清国要入主中原,可就是无稽之谈了。

“那……我大清国……。”

不等多尔衮说完,洪承畴接着说道。

“摄政王莫急,这些流贼就算打下京师,也不算得到大明,而只是得到京师。”

多尔衮皱着眉头,他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先生能把话说清楚一点吗,本王不太明白。”

洪承畴哈哈一笑。

“摄政王,这京师是皇帝的京师,不是朝廷的京师,就算京师没了,哪怕皇帝没了,这大明还是大明,大不了换个皇帝就是了,大明不会因为没了北京城而灭亡。”

多尔衮想了想,这才恍然大悟。

“知道了,洪先生果然大才,我大清能有先生辅佐,真是天助。”

洪承畴接着说道:“现在我大清国应该重整军事,为以后入关夺取天下做准备,不过现在最让人担心的,不是大明朝廷,也不是流贼,而是山东的张梵。”

多尔衮却笑着说道:“洪先生多虑了,这张梵可不会妨碍我大清入关的,最多以后,我大清和他划长江而治,相信张梵也不会当着大好河山不要,而和我大清为敌的。”

对于多尔衮的话,洪承畴多说什么,他也拿不准张梵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大清国现在正计划着怎么入关。

大明内部也人脑子打成了狗脑子。

周遇吉的五万人,在黄河边上和李自成的四十万大军对峙着。

而周遇吉这边,已经断粮快一个月了,而且欠饷银好几个月了,好多士兵家里都饿死不少,现在还跟着周遇吉,也是周遇吉以前对他们好,算是报恩。

但是报恩归报恩,没饭吃,想报恩也没体力啊。

“大人,兄弟们已经三天没吃过饱饭了,再这样下去,兄弟们怕是顶不住了,而且黄河已经被冻住,要是闯贼强渡黄河,咱们肯定挡不住。”

现在是崇祯十六年年末,李自成大军被黄河拦住,一时攻打不过来,周遇吉他们倒也安全。

但是现在天寒地冻的,黄河也被冻住了,但是暂时还不过得人,但是气温如果继续降低,黄河的冰面过人,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代州城已经没粮食了,而且派去京师求援的事也了无音讯,人没来,粮食也没来。

周遇吉知道,京城已经无兵可调了。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京城这是闹鼠疫已经好几个月了,十几万人被感染,尸横遍野。

崇祯几个月前刚得到张梵送来的三百万银子,心里还在高兴,但是很快就有官员报告,城里有不少人病倒了。

刚开始以为是疟疾。

但是那些和病人接触的,也很快病倒了,这才让五城兵马司感到事情不简单。

有经验的大夫看了后,吓得亡魂大冒,说这是鼠疫,要是不加以控制,整个北京城,要不了几个月,百万人口的城市将会无一人还。

这才将这个消息上报皇帝。

崇祯也吓坏了,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魏爱卿,些可如何是好。”

崇祯询问现在的首辅魏藻德。

陈演因为崇祯十五年的宁锦之战,被崇祯怪罪,所以陈演这个首辅到最后还是没保住。

而魏藻德作为崇祯十三年的状元,被崇祯寄予厚望,崇祯十五年就被提拔为东阁大学士,得以入阁理政。

短短两年就从官场新人变成内阁辅臣,魏藻德这升官的速度是真快。

而他能升得这么快的原因是,他比较会忽悠,《明史》载:“藻德有口才,帝以己所亲擢,且意其有抱负”。

崇祯十六年二月,魏藻德被崇祯提拔为内阁首辅,这时,距离他进入官场,也才不到四年。

但是魏藻德的能力,也仅限于口才好,会哄崇祯开心,说崇祯愿意听的话。

至于其他的,狗都比他厉害。

“皇上,臣听说,勇武公那里有个神医,叫什么吴又可的,他就为勇武公研制了,专门针对鼠疫的药物。”

崇祯听完欣喜若狂。

“真的吗,马上派人去山东,找勇武公,让他给朕送来治疗鼠疫的良药。”

很快的,一群锦衣卫拿着圣旨,骑马向山东方向飞奔而去。

到了山东边境,这群锦衣卫被拦了下来。

山东那边正有无数人在往路边倒碎石,还有人将大块大块的长方体的木头有序的摆在随时上。

还有人将铁条摆在那些木头上,用打钢钉给固定好。

“大人,这是在干什么,一看这些钢铁就是上等货,就这样铺在地上,真是可惜了。”

一个锦衣卫好奇的询问自己的千户大人。

“谁知道呢,勇武公富可敌国,有钱人的脑子在想什么,不是我们这些人能懂的,把武器交出去。”

锦衣卫千户还不忘提醒手下们,乖乖交出武器。

一番搜身后,这群锦衣卫在天佑军的带领下,用了好几天时间,终于来到牟平城。

不过张梵不在,李岩替张梵接待了这群锦衣卫。

“李先生,咱们来是带着陛下的圣旨来的,您看这……。”

这个锦衣卫千户是个中年人,叫于渡,看到李岩并没有要下跪的意思,于是小声提醒道。

李岩并没有下跪接旨的意思,而是说道:“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咱们这里没有下跪的规矩。”

一句话,把于千户噎得直翻白眼。

“行吧,事情是这样的,京城几个月前爆发了鼠疫,已经死了十几万人了,再不加以控制,京城百万人口,怕要不了两个月就算死光了,陛下听说国公爷这里有专门治疗鼠疫的神药,所以派遣下官来国公爷这里求药,拯救京城百姓。”

李岩听完后没说话,他此时内心震惊无比。

张梵几年前就对他说过了,京师会爆发鼠疫,所以让吴又可不惜本钱的研制治疗鼠疫的药物。

原本以为只是一句玩笑,但现在却成了事实,能不震惊吗。

不过李岩并没有圣母心。

想要求药,当然不能是免费的。

“咱们这里确实有针对鼠疫的药物,不过这些药可不是白给的,回去告诉皇帝,如果答应我们的要求,神药要多少有多少。”

李岩说出自己的要求后,于千户犯难了。

这事他一个小小的千户,是没有资格做决定的,只有回去让皇帝做决定。

“李先生,这事下官无法决定,只有回去请皇帝定夺,在下先告辞了。”

于千户正要告辞,李岩却说已经为他们准备好饭菜,吃完饭休息一下再回也可以。

这群锦衣卫早就饥肠辘辘了,有饭吃自然不能放过,谢过李岩后,就退下去吃饭了。

临走时,李岩交给于千户一封信,说是交给皇帝的。

放这些锦衣卫回到京城,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

崇祯看到信,没有说话,只是点头同意了李岩他们的要求。

信上写了两件事。

第一件,勇武公这边派人拿药在京城来平息鼠疫,当然这药肯定不是免费的,至于怎么卖,朝廷不能干涉。

当然,皇家的用药是免费的。

第二件事,就是勇武公这边会派人去山西一趟,至于做什么,朝廷不能过问,可以放心的是,勇武公对山西不感兴趣,不会觊觎山西之地。

崇祯现在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没办法,没钱没势的,腰杆硬不起来。

张梵在扬州城待了一个月,银行已经选好址,而且制作银票的匠人也找到了,做出来的样品,张梵非常满意,最关键的是,还特哪有防伪标记。

这特码简直刷新了张梵的世界观。

银票匠人张梵是要带回山东去的,银票这玩意儿可要牢牢抓住在自己手里。

扬州城这边民政的是还是交给任民育,至于军事方面,会从山东调人过来。

至于那些土豪劣绅,好日子在天佑军到扬州时,怕就到头了。

寻找柳如是的事也一并吩咐下去后,张梵就启程回山东去了。

已经崇祯十六年了,好多事也可以开始了。

结果刚回到山东境内,就遇到高杰,带着一万大军火急火燎的往山西而去。

张梵好奇,让高杰过来问话。

“老高,你带这么多人,火急火燎的去山西干什么。”

高杰满脸兴奋的说道。

“国公爷,朝廷来求咱们帮忙平息鼠疫,李先生提出条件,让末将带人去山西,去找八大晋商,李先生说,这是国公爷当初提到过的,这些晋商,有机会,一个不留的全部处理掉。”

张梵听到八大晋商,露出狰狞的笑容来。

“妈的,想什么来什么,差点把你们这群狗日的忘了,顺子,你带银票匠人回牟平城,老子要亲自砍了八大晋商的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