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末世:上古踏众寻园 > 第461章 谣言四起,叔侄情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1章 谣言四起,叔侄情裂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朝在少康的睿智治理下,如同春日里复苏的万物,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国力强盛,商贸繁荣,百姓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安宁,四海之内,皆颂扬少康圣名,期盼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权力的阴影如同暗夜中的暗流,悄无声息地涌动。

在少康的领导下,华朝确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国力强盛,四方来贺,但权力的天平却也在悄然间失去了平衡。

各诸侯国在目睹了华朝的强大与繁荣后,纷纷选择将军事控制权交出,以示忠诚与归顺,期望能在华朝的庇护下共享太平。

然而,胤国,这个由华仲夏统治下的国家,却成了例外。

胤国的将领与士民,对华仲夏怀有深厚的敬仰与忠诚,他们只认华仲夏。

加之胤国军队素来以勇猛善战着称,啃下过九夷族最强的九夷元老殿,其战斗力在整个华朝乃至九州大陆都享有盛名,因此,当中央华朝暗示他们也要求交出军事控制权时,遭到了胤国上下的强烈反对。

华仲夏本人,虽深知少康的雄心与善意,也理解统一军事力量的必要性,但他更清楚胤国军队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但他担心,一旦军事控制权落入他人之手,胤国的军队肯定不服,更可能引发内部的动荡与分裂。

因此,他选择了沉默与拖延,希望能在不触怒少康的前提下,找到一条既能维护胤国利益又能保持华朝稳定的道路。

这一举动,无疑在华朝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股对华仲夏旧日辉煌的忌惮与不安,在朝堂深处悄然蔓延开来,如同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奸臣伯嚭,此人目光短浅,心术不正,擅长窥探人心,玩弄权术于股掌之间。

他敏锐地捕捉到少康偶尔流露出的对华仲夏的微妙情绪,便如获至宝,开始精心编织一张谎言的网。

在一次密谈中,伯嚭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

“陛下,臣近日得知,华仲夏在商丘的威望不减反增,其旧部蠢蠢欲动,似有重振旗鼓之意。更有甚者,传言其已暗中联络四方诸侯,意图东山再起,再夺华朝大权。”言罢,他还不忘添上几句无中生有的“证据”,企图让这谎言更加可信。

起初,少康对这些无稽之谈嗤之以鼻,他深知华仲夏的胸襟与气度,更感念其昔日的恩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伯嚭的反复挑唆与朝中部分大臣的盲目附和,如同水滴石穿,渐渐侵蚀了少康心中的那份坚定。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看错了人,是否华仲夏真的在暗中筹谋着什么。

这种疑虑,如同一条潜伏在心中的毒蛇,不时吐出信子,让少康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为了寻求真相,他秘密派遣心腹前往商丘,暗中调查华仲夏的一举一动。

然而,每一次的回报都如同清风拂面,带来的是华仲夏为两地和平不懈努力的佳话,而非任何反叛的迹象。

尽管如此,少康心中的阴霾却愈发浓重,他开始变得多疑,甚至对身边亲近之人也产生了隔阂。

女艾与武罗将军,这两位少康曾经的挚友与得力助手,也因少康的疏远而感到困惑与痛心。朝堂之上,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大臣们或沉默不语,或投机取巧,整个朝廷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

就在这风雨欲来之际,老将军伯靡如同定海神针,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他风尘仆仆地从游历之地归来,直奔御书房,誓要为少康拨云见日。

“陛下!”伯靡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跪在少康面前,目光如炬:

“臣闻陛下近来对华仲夏陛下心生疑虑,此事实为大忌。华仲夏陛下,乃是不世出的明君,其胸襟之广、智慧之深,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及。他舍弃帝位,助陛下中兴华朝,此等大义之举,天地可鉴,百姓共仰。陛下若因小人谗言而心生间隙,实乃亲者痛仇者快,既伤君臣之义,又损陛下英明。”

少康闻言,心中如遭重击,他猛地抬头,目光复杂地望向伯靡。

片刻的沉默后,他长叹一声,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挣扎:

“朕非不明是非之人,只是这朝中流言蜚语,如同狂风骤雨,让朕难以自持。卿可有良策,助朕解开这心中谜团?”

伯靡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他缓缓起身,沉声道:“陛下,解铃还须系铃人。若陛下心中仍有疑虑,不妨亲赴胤国商丘,与华仲夏陛下面谈。如此,既可消除误会,又可彰显陛下之胸襟与气度。再者,陛下亲临胤国,亦可实地考察民情,了解华仲夏陛下之治理之道,于华朝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少康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访,更是一场关于信任与理解的考验。而在这场考验中,他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被疑虑所困,还是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追寻真相与和解。

然而群臣听了少康要出使胤国后大惊失色。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丞相大人首先站了出来,他手持笏板,一脸忧虑:

“胤国路途遥远,且边境局势复杂多变,陛下身为万金之躯,岂能轻易涉险?再者,那些谣言不过是奸臣为了一己私欲而编造的谎言,陛下不可轻信就是,何必多此一举。”

群臣纷纷附和,后宫的嫔妃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向少康表达她们的担忧与劝阻。

面对群臣与后宫的强烈反对,少康的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

他深知,一旦自己亲自出访胤国,不仅可能面临诸多未知的风险,更可能动摇国本,引发不必要的动荡。

少康不得不暂时搁置了出访胤国的念头,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不甘与疑惑。

伯嚭见状,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

他继续暗中加大力度,散布关于华仲夏的谣言,甚至不惜伪造书信、军报等“证据”,使得谣言更加逼真可信。

这些谣言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不仅朝野震动,连民间也人心惶惶,纷纷猜测华仲夏是否真的意图复辟。

与此同时,伯嚭还不断向少康灌输“斩草除根,以绝后患”的极端思想,他巧妙地利用登基后的少康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恐惧,逐渐侵蚀了少康对华仲夏的最后一丝信任与尊重。

少康开始频繁地召见伯嚭,听取他的“忠言”,每一次的谈话都让他对华仲夏的疑虑加深一分。

他不再相信那些关于华仲夏为和平努力的佳话,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精心编织的阴谋与背叛的故事。

终于有一天,少康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内心的煎熬,他下令派遣大军前往胤国边境,名为“巡视”,实为“震慑”。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华仲夏的极大不信任,也是对两国和平关系的巨大挑战。

然而,当大军抵达边境时,却发现那里并无任何异常,更无所谓的兵马集结。少康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被伯嚭的谎言所蒙蔽。

他愤怒地召回伯嚭,质问其真相,但伯嚭早已准备好了另一套说辞,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在这场权力与信任的较量中,少康最终失去了对华仲夏的信任与尊重,两人的亲情也因此出现了难以弥补的裂痕。

而这一切的幕后黑手,正是那个善于权谋、心术不正的奸臣——伯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