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千禧再创业 > 第52章 高谈阔论是有货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马志远看到了范文杰的眼色,但是他不吐不快。

对村里的人去外务工,马志远是深有感触的。

这几年,伏龙村的青壮青年,大部分都去南方打工了。

留下的是老弱病残,老人没人照顾,孩子是没人管。

除了个别一些孩子比较自律,智商也在线,大部分的初中都没有完整地上下来,就去外地打工了。

等他们年龄差不多了,或者是相亲,或者是在打工的时候找一个外地的。

伏龙村的地方条件太差了,相亲是很难找到对象的。

大部分还是打工的时候,找一些地理位置更差的外地女孩。

也有些能说会道,能骗一个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女孩。

结婚后,生了孩子,又是扔给父母,自己去外地打工。

等他们的孩子长大后,又重复他们走过的路。

更有一些孩子,因为老人管不了,人生路都走歪了。

而上辈子,二叔他们那一辈的人,等到五六十后,在南方找不到工作后,只能回村里。

看上去,比城里同龄的人,要老上十几岁。

不少人因为劳累,身体比他们的上一辈的身体都还要差。

“志远,没想到你对这个问题看得竟然这么深,比我们单位很多人都看得要透很多,但是不出去打工,又能怎么办呢,咱们高沙的土地,可是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范松华脸色有些难看,这些问题,他们也都看到了,但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不出去打工,光靠地里的收入,都活不下去。

但是出去打工,又会面临马志远说的那些问题。

两害相权取其轻。

打工才是最好的出路。

在龙华大部分地方,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甚至县城还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去沿海打工。

这种情况,一直到马志远重生的时候,都还没有解决。

就在他重生那年,龙华的当地媒体还报道了,龙华为支持本地人外出打工,建立了职介中心,与各沿海城市劳动部门建立劳务输出关系,并对安置的务工人员进行定期走访。

就马志远他们的高沙镇,为认真组织外出务工人员有序返岗,采取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群提示、村村响广播、上门服务等方式,引导村民积极返岗工作和就业。

乡镇领导还组建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包村包组做好群众就业工作。

还组织乡就业服务专干、村劳务经纪人积极参与,为有意愿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精准匹配和高效输出。

可以说,是千方百计地让你出去打工。

还有的村子,因为有村民无子无女无老婆无老人,不愿意外出打工,还上了村里的黑榜。

“范叔叔,要我说,还是应该全力以赴地在当地发展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行业,最大限度的就地消化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促进他们在本地就业增收,避免他们背井离乡去沿海打工,这才是最重要的。”马志远说道。

“这又谈何容易呢。就说你们高沙那边,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山地丘陵,大部分的田都是梯田,农业都发展不起来,更何况什么工业了,再说,谁会去那投资啊。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打工性收入才是唯一出路。”范松华脸有点不好看,这也是让他联系对接高沙镇后,他最为苦恼的问题。

甚至,如果在宝庆咨询那些人,还没能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他都决定,有组织地安排高沙镇的人去外地务工。

范文杰在一旁听着,看着范松华那黑色的脸,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

“范叔叔,您说的对,咱们那地方,外地人不可能来投资的,打工确实是最好的出路,但咱们不能一直打工,外地人不来投资,咱们本地人,可以自己投资来发展本地的产业呀。”马志远说道。

“这怎么说?”范松华也不知道怎么和一个高中生聊起了高沙的发展问题,但是他总感觉马志远和一般人不一样。

也可能是马志远坦诚说他收破烂后赚了一万多。

又把这一万多作为资本,召集了一波人来编写教辅书。

马志远做的这些事,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他的认可。

“范叔叔,我们高沙那边的人外出打工,在外获得的收入就是回乡盖房子,整个地方的劳务经济整体还处于初级打工阶段,比如说我二叔,前些年打工刚还了外债,有了点积蓄,就又开始借钱盖房子,然后又外出打工还债。”马志远拿自己身边人来说事。

范松华点点头,不管是城里人还是村里人,房子、妻子、孩子,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去外面打工赚的钱,不就是养活妻子孩子,买一个或者盖一个房子么。

马志远对这个问题,上辈子没事的时候也琢磨过,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范叔叔,我觉得咱们应该引导村民从多赚钱,转变成学习技术,回来创业的思路,从打工到创业,从而带动更多人就业。

比如,输出保姆非常有名的徽州无为,那边前几年实施的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凤还巢”工程,引导和帮助外出人员回乡创业,从曾经的打工大县“保姆之乡”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创新大县。

我觉得,我们高沙那边的落后,关键原因并不在于物质资本的稀缺,而是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群体的缺乏,从更深层来看,则是由于缺乏促进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文化。

咱们需要营造以创业、创新、竞争与合作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从而培养一批现代企业家。

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投资者。我认为,这才是改变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

范松华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没想到,苦恼自己很长时间的问题,竟然在和马志远聊天的时候,得到了启发。

劳务经济初级阶段,还有更深的阶段,怎么县城里边那么多人,就没人想到过呢。

就想着让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去外面打工赚钱,却从没想过,他们打工赚来的钱,还可以也从来投资。

外地人,可能看不上龙华的环境,不会来投资。

但是本地人,多少还是有乡土情结,也熟悉本地情况,让他们投资创业,还是很有可能的。

只要有创业,那就能拉动就业,带动经济发展。

自己怎么就不知道想深一步呢。

还是得睁开眼睛看世界,看看别的地方怎么做的。

比如说,刚刚马志远说的徽州无为,就没听县城里边的干部说过。

视野不开拓,思想太保守,这才是发展的最大障碍。

范松华脸色一下子柔和了下来,显得非常平易近人,“小马,你接着说,你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来更好的发展劳务经济?”

范文杰轻轻地舒出来一口长气,刚才差点紧张地憋死他了。

马志远也觉得这是一次机会,可以获得范松华认可的机会,如果能得到他的认可,对以后自己在高沙的创业,也是一大支持。

“我觉得咱们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的服务体系、培训设施等,甚至可以和职业培训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输出机构等合作,开展实用技术、专项培训,实行一体化劳务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和质量。

另外一方面,从劳务输出中发展商机,大力实施“回乡工程”,在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各方面提供便利措施,鼓励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引导他们依托当地资源,从事特色种植、畜禽和水产养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

……

这些经过市场大学培育的农民创业者,具有非常强的开拓意识和创业能力。

以他们的这些企业为载体,吸引资源和资金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能够大大提高我们乡镇资源的整合和集聚能力,推动我们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