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年间。
这下,朱棣也好,朱高炽和朱瞻基也罢,关注点一下子都已经不在央洲朝廷和太上天平国之间的战局上了,也不在什么莺莺国之前怎么就没有意识到应该明白的事情之类。
所有人都在关注着那一句话——“首相亨利政府支持率骤然下跌”……支持率,骤然下跌?!
这个支持率,看起来可不是什么官员之间对首相亨利有什么意见了,毕竟,后面还又说了国会对首相亨利的反对;而再结合上文,这个支持率,仿佛是莺莺国民间百姓对首相亨利的,政府的支持率?
朱棣大惑不解,大惑不解之下又恍惚有着某种心慌。
这其中涉及到这几个问题。
首先是首相亨利政府。什么叫做首相亨利政府?是亨利组织的政府?可是,政府——朝廷,怎么能够是一个首相——朱棣等人基本上将其理解为宰相中书令等等——能够组织的?朝廷,不管如何,都应该是朝廷本身,即使是像后来出现了内阁,内阁也不是首辅的组织。
可是这些放在莺莺国身上就是不一样的。
朱棣对这个问题着实不可思议,难不成,这一个政府,朝廷,真的就是首相亨利选人任命组织起来的?怎么,怎么可能?!
——虽然不理解,但是朱棣可是还记得,莺莺国是有女王的。有王室,那么理应由女王来选官授职,怎么能够是所谓的“首相亨利政府”?
再一个,就是这个支持率了。
支持率好理解,下跌也好理解,无非就是百姓们因为之前的种种事件觉得首相亨利的政令不行,他的政府不行,不愿意支持他了……但是,虽然理解,可这件事情本身也很吊诡。
百姓们之所以能够知道这么多事情,自然是通过那些报纸——朱棣自从发现莺莺国的报纸数量这么多、这么活跃、这么自由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不赞同了;而其中透漏出来的一些隐藏含义,更是让他有些心惊:
莺莺国普通百姓能够看懂报纸,或者说至少有为数不少的百姓能够看懂报纸,那就说明有为数不少的人识字,且不是最简单的那种“认字”,而是真的能够理解……这是怎么办到的?又是怎么控制的?
这个问题放一边,暂且不说。说回原本的问题,那就是莺莺国百姓的支持率,对于首相亨利政府又能有什么影响?普通百姓,不识字的那都可以说是无知之人,即使识字理解,那也不过是庸庸碌碌,对于国家大事又能有什么见解?
——朱棣不排除总有一些天纵之才,他也非常喜欢和渴望遇到这样的天纵之才。但是,天纵之才有多少?庸庸碌碌者又有多少?
既如此,莺莺国的首相亨利又为何要反应如此迅速,如此激烈……
总不能,民间那些普通百姓的支持率下跌,真的会让他丢掉官职,下台吧?
可是,首相不也应该是女王任命么?女王的任命,还需要看民间这些百姓的支持率?
以上这些种种,民间的消息传播,民间的识字率,民间对于国家大事的参与和发表观点;首相亨利这个政府的组成,这个政府的在位与否……怎么看,怎么让人难以理解,又让人难以接受。
还让人——让诸如朱棣这样的权力核心浸淫之人——感到浓重的不安。
但是朱棣面色上还是绷住了,虽然不能说是云淡风轻,但也依旧一派平静,神情冷肃。不为别的,因为现在朱高炽和朱瞻基还眼巴巴地瞅着他,他总不能就这么失态。
【此时,在央洲,经过数个月的准备,以及长期以来的试探和总结经验,在小皇帝二年六月中旬,在一天的半夜突袭之中,鄫城生终于成功地夺下了落花台的要塞,控制了这个金京南门外的重要据点。】
【夺下了落花台要塞,鄫城国就成功地从实际上控制住了金京的南门,封住了金京南门外的所有通道。而落花台所谓制高点,鄫城国还可以从这个地方俯瞰整个金京城。】
【自此,真正意义上的,对金京城的包围终于开始了。】
【远在古皖市的鄫城国,终于可以放下对弟弟鄫城国的担忧,还可以重新思考这一盘棋——究竟该如何展开对金京城的封锁包围,让金京对外没有任何通道,断绝一切可能的支援,让金京城走向绝路,最终收获这一场胜利。】
【除了南门之外,金京的其他城门也陆续遭到潇军的攻打和控制。】
【比如,面临天江的西门。西门直接面向流经金京的天江,而与金京隔着天江遥遥相对的对岸,则设置着众多太上天平国军队构建的要塞,用来控守挨着金京的这一段天江。】
【六月底,潇军的水师对天江这一边的数座太上天平国要塞展开了猛烈进攻。】
【当时,潇军水师处于太上天平国控守的这一段天江的上游,而当天的风向与水流大体相反。】
【潇军的水师用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战方法:通过小型舢板,装载火炮,顺着水流顶着逆风而上,行驶到可以攻击到太上天平国要塞的范围中,然后舢板上的火炮发射,接着,立刻,打完攻击的舢板就掉头,顺着风势向上游行进,从而脱离太上天平国军队的射程。】
【潇军就这么一轮又一轮地进行有序攻击,而太上天平国驻守的要塞虽然在岸边有炮台,并且对舢板进行了攻击,造成了两千余名潇军的水兵死伤,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敌国潇军水师。】
【最后,金京对岸的太上天平国要塞尽数被潇军水师攻破,金京西北侧的天江流域也全部落入了潇军的手中,太上天平国众人也不能再通过渡江前往天江北岸。】
【由此,金京的西门和一部分北门也算是丧失了大半作用。】
【在潇军彻底控制天江流域之前,太上天平国军队还曾经通过这一段江面运送过大军,是李文寿所部。】
【李文寿在退入金京城中三个月后,在小皇帝二年二月份,李文寿再次率兵离开金京,想要给金京开辟一条新的粮草补给线路。他选择的方向是徽国省北部,但是这一趟征程毫无收获,甚至是徒劳无功,徽国省的各个主要城池都有潇军固守,而城外的所有地区,都没有任何粮草。】
【为了维持行军,李文寿所部在此行之中忍饥挨饿,一度以草根为食。在作战中,又没有获得胜利,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收到鄫城国所部攻破了落花台要塞之后,李文寿不得不带兵重返金京;只不过,李文寿本人没有在金京停留几天,就再度离开——他还需要去支援平州和钱州,在太上天平国之中,现在能够统兵支援的将领太少了,战场太多了,李文寿不得不四处奔波。】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对于潇军水师的这个作战方案还是给予了肯定:“潇军水师很好地利用了他们的优势和天时地利。”
潇军水师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太上天平国军队上游,那就可以顺流而下,从上游的方向进入战场;而选择了一个风向与水流流向相反的一天发动进攻,就可以在进行攻击之后,利用风向,展开风帆,重返上游,完成一整套进攻步骤,还能够足够灵活。
事实也证明了潇军这一套作战方案的有效性。
而事实还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那种固定的,定死的岸边炮台,在面对河道、海洋之中的舰船的时候——不论这些舰船体型大小、船上火炮威力大小——好似都不够有效一样。
这一次,太上天平国军队的岸边炮台面对灵活移动、有序行进的潇军水师的舢板,未能敌过;而在之前,在央洲朝廷和莺莺国舰队作战的时候,央洲朝廷的各个岸边炮台面对莺莺国的舰队的时候,同样未能敌过。
当然,这其中的因素很多很多,比如,莺莺国舰队上的火炮威力超过了央洲朝廷的炮台火炮,双方射程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比如,央洲朝廷利用火炮的方法老旧,火炮维护还不到位,火炮的布防地点和布防设计上也存在巨大漏洞……
但是,这些都不提的话,岸边炮台也还是存在一个核心问题,也可以说是特点,那就是岸边炮台都是为了防御而布置的,全部属于被动状态,而不像是舰队船队一样是主动攻击的一方。
多年以来的征战经验告诉李世民,一味地被动防守是根本不够的。防守需要拥有,也需要设置;但是,也不能丧失掉主动进攻的能力。
而太上天平国这种被动防御的状态不仅体现在金京城周边的这些要塞之中,还体现在整体的战局之中——李文寿的疲于奔波,被迫前往各个地方进行支援和统兵,正证明了这一点。
太上天平国陷入被动状态了啊。
在这种被动状态中,原本处于主动进攻状态之下不会凸显的问题,现在也全部都暴露了出来,比如那个统兵支援的将领太少的问题。
如果太上天平国还处于主动进攻态势之下,那么这个问题就还勉强不算问题;但是面对央洲朝廷一方的大举进攻,这个问题就变得相当之严重——地方上守不住了!
程知节对于李文寿所部在徽国省的遭遇有些不太好的预感:“李文寿所部……这是潇军在徽国省坚壁清野了么?”
房玄龄同样感觉不太妙,他将程知节的不妙预感肯定了:“怕是徽国省已经全面饥荒了。”
【在央洲朝廷对太上天平国进攻的时候,徽国省——这个潇军此时的大本营——已经陷入了全面的饥荒之中。虽然鄫城国在南部地区设立了一些救济点,但是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
【虽然原本,早在潇军刚刚进入徽国省的时候,徽国省的粮食情况就不好,但是现在,只能说是恶化了不知道多少倍。】
【小皇帝二年六月份,鄫城国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徽国省南部到处都在食人。】
【——但是,鄫城国之所以在日记中写下这么一句,并不是因为“发现徽国省南部食人”,徽国省南部食人的事情根本不是现在发生的,这件事情早就出现了,已经出现了不知道多久了。】
【他这一次之所以在日记中专门写下了这么一句,是因为——人肉太贵了!】
【原本,人肉一斤卖个三十文钱;现在,徽国省南部,人肉已经卖掉了一百二十文一斤,涨了三倍!】
【食人,是一件已经司空见惯,完全不是什么稀奇之事的事情;但是人肉价格涨了三倍,这就让鄫城生有点在意了。】
【此外,鄫城生还记下了另一点,那就是宁州府其实也有食人的事情,只不过好像那边的人肉价格比较便宜来着。】
【戈登在带着常胜军作战的时候,还亲眼见到过食人的迹象——那些被割掉了肉的尸体。他在自己的家书中表示,再怎么在书上、信件中读到食人的事情,都不如真的看到现实,实在是太让人惊骇。】
【而徽国省整个省中,都是一片荒芜。即使潇军想要在徽国省之中重新开辟一条粮草运输线路,用以供给在金京北岸的潇军,都未能成功。】
【小皇帝二年的春天,原本在太平年间一片绿色、种满了水稻的徽国省中部地区,在现在,一片叶子都没有,一根木头都不剩,一点点可以用来食用的东西都不存在——这简直是无人区,更是毫无生命的地方。】
【当然,对于潇军而言,对于鄫城国而言,这件事情倒也并不是全然的坏事。】
【比如,这样的荒芜之中,这样的不存一点粮食、更不存一片绿色的土地之中,太上天平国军队将丧失掉他们一直以来都赖以为生的、依赖无比的农民的支持和帮助。】
【因为饥荒,百姓们将会离开太上天平国控制的这些地区,太上天平国军队将没有任何粮草,自然,最终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维持生存。】
————
————
“黄茅白骨,或竟日不逢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