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宝年间。
赵德芳觉得自己已经心力交瘁了,疲惫无比:“他怎么又改变主意了?……怎么这在油松镇战败后,反而要掉头过来主动进攻了?”
这皇帝的脑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处理政务、治国理政时候的思路到底是什么样的?他的处事依据又到底是什么?
——不是说当莺莺国舰队的主力离开平海县等地,沿着天江继续进发的时候,不能趁势对于他们留下少量军队驻守的地区发动进攻。平海县等地莺莺国军队的防守力度较之以往是下降了没错。
但是,想要发动反攻,除了要看敌军军力的情况,也应该要看看己方军力的情况吧?曲江一带受简峰统帅的军队,现在还剩下多少可调用的兵力?这些兵力本来数量就不太充足了,且,他们的战斗意志又是如何?在经历了数次的战败之后,他们还愿不愿意与莺莺国舰队的守军对上?另外,央洲这些军队现在的军备武器,如火炮等,还有多少?……
这么算下来,央洲现在在曲江的军队是不是一个可以进行反攻作战的状态呢?
以及,皇帝现在都已经下了准备谈判的命令了——虽然是要先剿后抚,但是根本目的已经从作战变成了谈判。
现在,又这么轻而易举地决定改变目标……
暂且不说到底是选择谈判正确还是选择作战正确,只一点,政令是能够这么轻率地变来变去的吗?
不管是打算作战也好,还是打算谈判也好,总不能这么随随便便就变来变去吧?就算要转变,也不能这么突兀而迅速地转折,一点缓冲余地都没有吧?
赵匡胤倒没有关心皇帝的政令再度突兀转折的事情,反正在他看来皇帝这么个做法一点也不奇怪,他之前不就是这么因为前面的情况进展就立刻转变态度么?要赵匡胤来说,这个皇帝政令的每一次突兀转折,根据都不是什么实际情况或者其他,或者说,不是没有,而是更多地是依靠情绪——当皇帝觉得自己的威严之类的被蔑视了。
这一次,皇帝的态度转变也是这样的,就是因为油松镇和财山县的战败而震怒,觉得自己颜面扫地,然后就转头要求前线的将领和官员进行反攻作战,目的不是什么为了日后的谈判争取筹码,而是想要挽回他的颜面。
赵匡胤不在乎这些事情,他已经明白皇帝的状态,因此现在他更在意的是莺莺国舰队一直强调的那个“全权代表”:“莺莺国舰队一直说的那个全权代表到底是什么意思?”
按理来说,伊农权限和地位不够可以理解,但是简英已经是钦差大臣了,而且皇帝还让他负责谈判的相关事宜,这难道不是什么“全权代表”吗?
之前波廷格也在刚到任的时候特别强调了自己是莺莺国派来的“全权代表”,这全权代表的其中内涵到底包含什么?
【首先要来解释一下全权代表的含义。】
【按照通常来讲,全权代表是有全部权力去处理某一事务的代表,在外交方面,就是可以完全处理外交事务、能够进行谈判、签订条约的人员。细致点说的话,就是全权代表有权力在被授权的这个领域或者任务之中,拥有完全的权力和代表权,可以代表国家决定这个领域或者任务中的一切事项。】
【放在莺莺国舰队与央洲谈判这件事情上来讲的话,那就是要求莺莺国的代表能够自主决定是否谈判和如何谈判,以及签订条约;同时,央洲的全权代表也必须有相同的权力,能够直接代表央洲。】
【但是,按照这个概念来讲的话,虽然简英是钦差大臣,且是被皇帝命令处理谈判和“羁縻”事务的大臣,他也并不具备全权代表的权力——央洲的讲究可是“人臣无外交”,简英绝对不可能直接决定是否谈判、如何谈判,更不可能直接签订相关条约,他是不可能有什么“全权”的。】
【当然,简英也不是不能进行谈判或者签订条约,就像是滨南省的简轩那样,通过欺瞒私自签订。但是这样的条约当然不是莺莺国舰队所满意的,也不是他们想要的。】
【因此,虽然波廷格拒绝简英的谈判意向,是有当时莺莺国舰队上下都一心放在了继续作战上面的原因,但是简英也确实达不到莺莺国舰队所要求的“全权代表”的身份。】
【而同时,京城的皇帝也对简英和伊农等人下发了新的命令。】
【首先是皇帝拒绝简英和简峰两人各自奏折的批复,要求简英不能与莺莺国舰队进行谈判。】
【而在等待皇帝对于这封奏折批复的时间中,简英还曾经上奏过其他奏折,比如汇报了自己准备与莺莺国舰队约定谈判的地点,皇帝对此则批复为“不允许谈判”“要和牛堂等人好好配合,做好防御工事”;
简英随后还有一封关于莺莺国舰队拒绝了他的谈判要求的奏折,皇帝则表示你们不要再想着羁縻之事了,而是好好地和牛堂等人专心剿灭莺莺国舰队去。】
【总之,皇帝在突然地转变了心意之后,又显得非常坚决,态度坚定。】
【但是,想要谈判的并不只是简英、伊农乃至简峰,还包括了牛堂。面对皇帝对于简英等人额的奏折的批复,牛堂也觉得应该劝谏一下皇帝,于是上奏表示皇帝应该效仿先前的帝王一样,对莺莺国采取羁縻的处理方式。】
【这下当即捅到了皇帝的愤怒点,他觉得这是在教训他,是在指责他没有当好皇帝没有做好决策。不过,皇帝因为牛堂的奏折而愤怒,倒霉的却是伊农——皇帝觉得,牛堂等人之所以这么上奏,都是伊农这个老奸巨猾的人在背后给他们出主意。】
【于是,伊农就被要求立刻回到川浦镇去,不许再参与宁州府的事务。】
清朝,崇德年间。
皇太极为这个“全权代表”的含义感到了些许震惊。
——全权代表,居然要求这么大的权力?居然要让皇帝将对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任务的所有决策权力和代表权力在一定时间内都下放给一个大臣?让这个大臣拥有处理这个领域或者任务的所有决策和事件的权力?
这怎么可能?
就像是神迹的那句总结一样,人臣无外交。在外交这个领域之中,谈判与否、何时谈判、如何谈判、是否签订条约、何时签订……这都应该随着事情发展的进程一一上报给皇帝,并且得到皇帝的批复指示才行。
怎么能够把这些权力下放给大臣?怎么能够让大臣在不通过皇帝批准的情况下,直接进行谈判进程,甚至最后的签订条约?
若是远在他乡、路途实在遥远也就罢了,像是元朝当时西征,大汗确实是鞭长莫及,只能让将领们决定作战的细节等等。而莺莺国搞出这么个全权代表他也能够理解,毕竟虽然莺莺国的舰船确实速度提升不少,但是央洲传信到莺莺国本土再传回来,时间也不短。
但是央洲,这个所谓的“边衅”的发生地点就在央洲本土,这还要搞什么全权代表?
别说央洲了,就是其他王朝,哪个皇帝会没事儿给一个大臣这么大的权力?
莺莺国舰队的诉求不就是要进行谈判并且签订条约吗?这只要能够进行谈判乃至签订他们想要的条约,为什么还要强求什么全权代表?央洲的钦差大臣还不够吗?!
啊,当然,虽然皇帝的态度转变好像确实是快了一些。
不过,看样子央洲最后还是和莺莺国舰队达成了某种协定,这么算来,最后央洲、皇帝难道还真的任命了一个全权代表?
【但是,按照皇帝在莺莺国相关事务上面的善变状态,这一次也没有例外。】
【就在他下达了让伊农即刻离开宁州府、回到川浦镇的第二天,他的态度就又发生了变化。】
【这天是六月初八,皇帝收到了简英的又一封奏折,奏折还带有一封附件,内容是“莺莺国舰队在财山县县城外粘贴的布告”。】
【事实上,这份布告是伪造的,这并不是莺莺国舰队真正张贴的布告,比如莺莺国舰队并不会用“大元帅”之类的词语,这显然是央洲自己的用语。】
【但是,虽然这是假的,可皇帝不知道啊,他非常感兴趣地看完了这份“莺莺国舰队的布告”,而布告中额的内容则大致是表示,莺莺国舰队来此是因为莺莺国命令他们前来“求和”,是要来“杀尽奸徒”的,而不是要对普通百姓动手。随后莺莺国舰队的目标是北上前往京城,与其他人无干……】
【简英之所以要上呈这份附件,是因为他要借此表示,莺莺国舰队的目的还是要求和并且恢复通商,态度也尚且算是恭顺。同时,看到这份附件的皇帝,他的自尊心也稍稍得到了安慰,觉得自己的威严没有被那么冒犯。】
【总之,在看过简英的这封奏折及附件之后,皇帝的态度再度出现了转变。】
【他再次给简英下了一道命令,还是密令:首先,简英可以派人去告诉莺莺国舰队,如果他们能够将舰队撤回滨南省并且不再动兵,那么简英就可以替他们向皇帝作保;】
【同时,馨屿可以赏给莺莺国,让他们存放货物等等;除了滨南省外,曲江、福州两省的海岸也可以在约定的时间中让莺莺国商人过来通商,但是莺莺国人不能长期逗留;】
【最后,想要达成这些结果,莺莺国舰队不需要进京,只要他们能够退兵,简英就可以给他们保证,这份密令就是依据。】
【不过,除了这份密令之外,皇帝还下了另一道命令,是给简英、牛堂等人的命令,内容则是要求他们坚决防守作战,绝不可以畏战怯战。】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等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皇帝下了两道方向相反的命令,这倒没什么,两手准备嘛,就算是要谈判,也不能不进行相关的防守,直接放任莺莺国舰队随意游荡嘛。
不过,皇帝这个给简英的密令之中,提出的相关条件……怎么和静安在二山门的中尖炮台和土尖炮台一战之后,私自给查尔斯开出的让步价码有些类似呢?
当时静安对于查尔斯的表示就与此颇有些相似,如,表示自己可以替莺莺国向皇帝上奏,这不就是皇帝说的简英可以为莺莺国舰队作保么?
再比如,静安表示可以让皇帝给莺莺国舰队、莺莺国商人等一个暂时寄居的地方,放在此时来看,不就是已经被莺莺国舰队自行占领,又在这里被皇帝承认的“赏给”莺莺国舰队的馨屿么?
以及,静安当时还声称,可以向皇帝上奏,专门给莺莺国商人们一个在原本的关口之外的进行贸易活动的地方。而现在,皇帝自己也允诺了这个地方,还不只是一个,而是许多个——曲江和福州两省,可以开放进行贸易的海岸可不止一两个。
这绕来绕去,最终,居然皇帝还是绕回了当初静安给出的条件之上?
这不得不让人感叹,都是央洲的朝堂认知和判断体系下的人,皇帝和静安实际上在这方面的认识和让步还是相似的——也怪不得,当初在南下变成与莺莺国舰队谈判的代表之前,静安能够深受皇帝信任和重视呢,君臣的思路都比较相近,能不得到皇帝的欣赏才怪。
不过,当初,静安在和查尔斯谈判的时候,他的这些个让步就没有得到查尔斯的认可,莺莺国舰队压根不满足于静安的条件——这还是查尔斯本人已经违背了莺莺国本土首相亨利等人的条件之后的结果。
要按照首相亨利和一众官员提出的条件,这简直是相距甚远。
而查尔斯已经被召回国内,新任的全权代表波廷格,显然也没有什么与央洲的私交,他从一开始来到央洲的时候,姿态就摆的很高,态度就非常明确——一切依照莺莺国本土给出的条件进行商谈,绝不进行什么让步妥协。
所以,这时候,皇帝提出的这些条件,显然不可能让莺莺国舰队就此罢手。
“这些大臣们啊……还有皇帝,都这么久了,还是没有看出来莺莺国的胃口到底有多大。”李世民总结,在大臣们同心协力地隐瞒和欺骗之下,皇帝现在还沉浸在自己的假想,以及大臣们编造出来的莺莺国和莺莺国舰队的形象以及要求之中。
像是这一次让皇帝转变态度的这个所谓的莺莺国舰队的布告,显然是央洲官员们自己炮制的虚假内容,目的只是为了让皇帝能够允许他们与莺莺国舰队展开谈判罢了。
皇帝就不能把所有事情联系起来想一想吗?
当时静安被弹劾处理,罪名之一就是私自割让了馨屿——这说明,即使别的事情没有暴露,但是静安私自让步的一些情况可是已经上达天听了。当时,静安这么让步,莺莺国舰队也没有就此罢手退兵,恢复和平。
这样还看不出来莺莺国和莺莺国舰队的实际胃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