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静安打算拖着,尽可能地拖一拖,用他认为的莺莺国的“把柄”“软肋”让查尔斯同意央洲这边提出来的条件。】
【但是,静安以为的“软肋”并非真实的软肋,查尔斯在僵持多日之后,还是不想再这么毫无进展地消磨下去了。】
【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查尔斯决定按照亨利的命令中提出的方案之一,用武力获得结果。】
【十二月十五日,查尔斯出动了舰队和士兵,进攻了关口二山门的土角、中尖两座炮台。这两座炮台,并非火炮炮台,因为其所处地形位置,央洲在此处设立的是两座信炮炮台。】
神迹放出了关于央洲在二山门一带的防守布置。
【十二月十五日的清早,莺莺国舰队中的三艘军舰,共拥有五十二门火炮,开到了土角炮台的正面,并用舰载火炮开火,让土角一地的守军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此处;】
【就在土角守军全力应对着莺莺国军舰的炮火的时候,莺莺国舰队中的四艘武装游轮,带着一系列小船,绕到了土角炮台的侧后方,差不多八里(4km)远的海湾处,并且在这里开始让船上的士兵登陆。】
【上午,莺莺国的登陆部队已经成功登陆,并迅速占据了一道可以用作构筑阵地的山岭,是一处非常不错的制高点。莺莺国在这里将从船上带下来的火炮安置好,随后依靠火炮的掩护,向着最近的央洲的军营发动了进攻。】
【在土角和中尖两座炮台处,驻扎的央洲军队大约有一千人。】
【而此次莺莺国的登陆的士兵,大约是在一千五百人,从人数上已经略微占据了优势,毕竟,这一千人还是分布在土角和中尖两处,两地之中隔着海洋,并不能轻易支援;同时,央洲在土角的士兵此时还需要对抗莺莺国的军舰炮火,能够分散的兵力和注意力就更少了。】
【因此,很快,在莺莺国士兵的火炮阵地的攻击下,央洲的这一军营被点燃了,迅速沦陷;随后,在火炮的配合下,莺莺国的士兵再次对央洲在附近的小型炮台和其他军营发动了进攻,并逐一拿下。】
【此时,正面的军舰的火力,已经让央洲土角炮台损失惨重,莺莺国的士兵也开始从侧后方发动进攻,进一步加速了土角炮台的沦陷速度。】
【没多久,土尖炮台被莺莺国占领。】
【就在土尖炮台被莺莺国进攻并占领的同时,与它隔海相望的中尖炮台也在遭受莺莺国的袭击。】
【四艘载有一百余门火炮的莺莺国军舰,对中尖炮台的正面发动了攻击。与土尖炮台的作战方式不同,中尖炮台基本上是依靠优势火力从正面击破了防御,随后才有士兵从多个角度登陆,沿着已经被击毁击破的炮台缺口展开后续进攻和扫荡。】
【此外,莺莺国还派出了一部分小型船只,对海清湾内停泊着的央洲水师发起了进攻,同样取得了胜利。】
明朝,永乐年间。
作为一个热衷于派人下西洋的皇帝,朱棣对于海面和沿海地区的作战还是颇为上心的。上一次的海中洲的作战,确实是让他看到了一些莺莺国作战的方式风格,此次的二山口两座炮台的战斗,则更加清晰。
他先是将神迹中展现的央洲的二山门的防御布置情况记了下来,随后又观察了莺莺国的作战方案:土尖炮台,大约就是一边从正面进攻,一边从侧后方进攻,其中一大关键就是侧后方登陆后的阵地的选择——一处山岭高低,从后续来看,这处高地确实占据了居高临下的优势。
而莺莺国能够快速拿下两座炮台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火炮优势太大了。
不论是军舰上面的火炮数量、大小,或者在土尖炮台登陆的士兵所携带的火炮,都要比这两座炮台本身的火力强上许多——当然,鉴于这两座炮台本身就是两座信炮炮台,火力不强也并不让人意外。
而从这两座炮台的传信作用以及地理位置情况来看,能够布置上一千余人,兵力也已经算是可以了。
这说到底,属于最初设计防守方案时就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想到这里,朱棣不由对沿海的防御问题思考了起来:对于这种关口海湾沿海的防御阵地,到底该怎么布置才比较合理?
唐朝,贞观年间。
李世民等人将注意力同样放在了二山口的防御阵地布置上。
从地图上来看,二山口在最外处,就是由东边的土尖炮台和西边的中尖炮台隔海相对,这两座炮台都建立在两座岛屿的突出处,能够更好地发现敌情动向;而东边的土尖炮台,则还连通着海清湾,可以一路向北而去,不过水路比较狭窄,并非主要水道。
主要的水道,则是土尖炮台和中尖炮台之中的,向西北方向不断延伸的海洋,而在这里,又有三座岛屿,从上往下排,也正好是从大往小排,分别是大二山岛、北平纵岛、南平纵岛。
“所以这么算来,央洲在二山门,是将防御阵地分成了三部分,或者说三层。”长孙无忌道,“最外围的土尖炮台和中尖炮台,因为在最外围,又彼此之间距离较大,因此就变成了了望和传信所用,用处就是观察情况,发出信号提醒后面的军队和炮台。”
这样一来,中尖和土尖两座炮台,实际上就没有多少攻击能力,它们最大的功效不过是提醒后方做好战争准备。
这个方案看起来很好,但是如今莺莺国的做法一出,就让人发现了巨大的漏洞:如果,敌人不打算这时候就直接深入水道,只是在外围徘徊,那么中尖炮台和土尖炮台怎么办?
如果央洲的水军能够及时前来支援的话,或许还算可以,但是很明显,单论水军的战斗力,央洲一方也确实不能做到阻止敌军、保护炮台的结果。
李世民同样对这样的布置感到惋惜:“一定要说起来的话,央洲在二山口的火炮布置也非常多了,比之前的沽市、曲江、海中洲等地多了不知道多少。”
虽然中尖炮台和土尖炮台是用来发信传递消息的,但是这三层防御在后两层也确实是堆积了不少火炮。
在北平纵岛,以及北平纵岛东西对面的两岸,央洲都布置了不少炮台,每座炮台的火炮数量同样不少。
北平纵岛的东面,跨过海洋的陆地上,布置有三座炮台,包括靖平、镇平、威平三座,这三座炮台分别有六十门火炮、四十门火炮和四十门火炮,加起来共有一百四十门;同时,北平纵岛岛屿东部,与这三座炮台相对的,也有一座炮台,叫做平纵炮台,也有火炮四十门。
在北平纵岛西侧,岛屿上有一座炮台,为永平炮台,有四十门火炮;与之相对的对岸,则有固平炮台一座,火炮二十门,共计六十门火炮。
在最后的、最北面的大二山岛,也有一座二山炮台,有火炮三十余门。
这些火炮数量加起来,完全超过了央洲在其他他们已知地方所设立的火炮数量,且结构都颇为坚固,算是有着充分准备。
此外,李世民也看到,在北平纵岛东面,还构筑了两道铁链,拦在了水道上,这种布置应当可以一定程度上延缓船只的速度,也算是增加更多的火炮攻击时间。
尉迟敬德虽然没有打过海战,但是他也能看明白构筑这三层防御的人的设计思路:“因此,他们是打算,在有敌情动向的时候,先是让中尖和土尖两座炮台发信,通知消息;随后在北平纵岛的这些炮台、北平纵岛东西对岸的所有炮塔做好准备,进攻对方的船只;然后再借助东面的铁链,延长火炮能够进攻的时间;最后,还有北面的大二山岛上的炮台可以做最后的火炮攻击。”
“而海清湾里面还驻扎有央洲的水师,也就是等到开战的时候,在他们的设想中,这里的水师可以顺势出击,从后方或者前方配合火炮来消灭敌人。”程知节也道。
这一套看下来确实是不错的样子,但是真的用到实战中来,却是有着不小的问题。
比如,像是这一次一样,敌军不打算直接深入内部海域,还是就在外围打转,怎么办?边上的两座炮台是用来传信的,没多少攻击性火力;安排在北平纵岛或者其他地方的炮台也压根不能支援到这里。
再比如,敌军深入了一点,但是他们没有直接前去那些有着炮台陈列的防守重地,而是先跑去了水师停泊的这个海清湾呢?如果,敌军的舰船本身要比水师舰船本身力量更强,只有水师自己敌不过对方,怎么办?
同样的,那些防守炮台并不能支援到这里;而如果有其他水师停泊在其他地方,那么调遣过来需要多久?
……
李世民虽然同意这个设计确实存在不足,但是他也同样清楚另一个核心问题:“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央洲此时的水面力量——不论是火炮还是水师,都差了莺莺国舰队一截。”
虽然并不能说这个差距大到完全填不平,但是一旦这样的差距存在,那么想要填平,就对其他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加苛刻的要求。
就拿这个布置来说,如果央洲的水面力量整体占据优势的话,那么这样的布置也不是完全不可以,毕竟,水师能够敌得过对方,也能够支援这两座传信炮台嘛。但是一旦不占优势的时候,这一阵型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
一旦敌军不打算直接全面进攻,而水师又不能游走各地帮助支援的话,那么这三层防御,有极大概率就变成了孤立的、彼此难以互相干涉的孤立阵地。
这样的情况将会造成什么结果,没有人不知道。
【在攻破了中尖炮台和土尖炮台之后,莺莺国乘胜,包围了北平纵岛,对央洲继续施加压力。】
【总司令詹姆斯在十二月十六日表示,他可以释放手中的俘虏,并且可以停战——只要央洲一方愿意老老实实地谈判。】
【时任当地的水师提督、负责二山口一带的防务的关安阳表示立刻会通知负责谈判一事的静安,并让詹姆斯等人等一等回复,并试图让莺莺国退兵。】
【随着消息传到静安那里,静安再次和查尔斯重新开始谈判,而詹姆斯这边也重新放开包围圈,退出了二山口。】
【这一次战败,让静安和关安阳等人都感受到了紧迫之感。】
【关安阳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漏洞,没有理会在停战时提到的不能增加武备建设的条件,在不少地方开始增设炮台,并且在炮台的后方增加兵力,以防再度出现有人从侧后方攻击炮台和军营的事情。】
【这件事情当然被莺莺国一方发现了,但是关安阳只是口头上表示不再继续,但实际上一直没有停止建设。】
【同时,因为战败,士气损伤,有不少士兵开始表示,如果没有赏钱等物就不再守卫阵地而要离开,关安阳又自己掏钱给士兵们发钱,来提振士气;静安也下发了一万多两,算是为士兵们作战的奖赏。】
【而回到谈判问题上,经过这一次的战败,静安的心态更加变化。】
【在原本沽市入海口的时候,他就已经觉得央洲的力量不敌对方;随后,在来到关口之后,他虽然给二山门增兵,但是他的态度也并非是要用这些兵力获取胜利,而是认为借由增兵加强防御等事,让对方能够意识到央洲也已经有所准备,继而在谈判中获得一定的优势;最后,他之所以一直拖延,也只是认为莺莺国存在一些他认为的“软肋”,而并非认为己方能够在这种作战中直接击败对方。】
【但是,不论如何,他的认知也都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而并非是直接清楚明了地看到一场战争,或者其他。】
【也因此,这一战过后,静安觉得自己更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打不过。】
【那怎么办?怎么办?静安不想打仗,一方面因为他发现打不过,对央洲而言也没有什么好结果;一方面因为他是谈判的负责人,如果因为谈判不力而最终战争再起,不管能不能打得过是不是客观现实,最终的问题还是要算到他头上。】
【当然,还有最后的一点,就是皇帝的态度——不能再次引发边衅。】
【尽管皇帝日后可能转变态度,可能觉得要打而不是抚,但是对于静安而言,责任一定是他的。】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开始有些慌了,或许是想要拖延时间,避免再次的战争出现;或许是想要给出点甜头,让莺莺国就这么同意,十二月十九日,在谈判中,他给出了新的价码。】
【这个价码完全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没有像是以往一样,一切上报皇帝得到同意后的价码。】
【他表示,自己可以替莺莺国来向皇帝上奏,让皇帝给他们一处能够寄居的地方,并且让他们能够在二山门之外的其他地方另开一个贸易的地方,进行贸易。当然,莺莺国必须归还海中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