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宝年间。
赵德昭也只能对明朝的命运报以惋惜了。
现如今,十三万兵马都葬送掉了,即使明朝朝中收到消息,即使吴三桂等人跑回去想要重新整合兵马,那还能动员出来多少人呢?
这时候,即使是明朝朝中还有心,还没有放弃与清军作战,还有那个胆量继续与清军交锋,那么他们也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用以调动了。
赵匡胤同样为明朝哀悼了一番:“经过这一战,明朝在山海关外几乎是没有任何据点了,只剩下一个宁远——但是仅仅只剩下一个宁远,对明朝而言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甚至,可能还会成为负担。”
如此一来,明军在关外的结局已经注定,洪承畴等人的个人选择暂且不论,但是锦州也好,松山也罢,包括杏山塔山,都会迅速变成清军进攻明朝的前沿阵地。
赵德芳对清军的情况也有点好奇:“爹爹,那这一战,清军方面会有多少损失?”尽管清军最终大获全胜,但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损失。
【洪承畴退守松山之后,明朝方面收到了大军惨败的消息。】
【面对关外的惨败,明朝朝中当然是大震荡。但是震荡归震荡,支援归支援——虽然洪承畴在苦苦支撑等待支援,但是朝廷实在也没有余粮,更没有余兵啊!】
【于是,兵部尚书陈新甲给洪承畴去了一封信,告诉洪承畴朝廷已经在调集兵马,加起来有数万人,很快就会过去支援他了。只要他能够守住松山,那么一切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
【但是事实上,现如今的明朝,已经抽调不出来任何兵力了,李自成等人在明朝国内可谓是风生水起,在明朝的各个辖区自由遨游。】
【洪承畴虽然不知道明朝此时内部的情况,但是他作为当过两地总督的人,对于明朝的兵力部署情况还是比较有数的。因此,他也没有干等着指望朝廷派军前来支援,而是自己组织突围。】
【经过五次突围尝试后,洪承畴明白了,凭借自己的力量,是真的没有可能突破外围清军的包围了。】
【而在这时,他收到了来自皇太极的一封劝降信——这是皇太极信重的汉官范文程等人的建议,信中表示,明朝朝廷显然不可能对关外再有任何支援,洪承畴的苦守没有任何意义,以及,明朝的败亡结局已经注定。另外,皇太极又举出了之前的种种例子,表示自己是一个能够接纳降将的君主,必然不会亏待了洪承畴等人。】
【洪承畴没有理会皇太极的劝降信。但是他不理会,有其他人理会。】
【松山的副将将夏承德秘密派遣了自己的弟弟夏景海跑到清军军营中,表示自己愿意充当内应,且可以用自己的儿子担任人质。】
【崇德七年——是的,到了第二年——也是崇祯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在夏承德放开了南城的防守后,清军从南城进入,攻克了松山。】
【此时,洪承畴依旧不愿意归降,在范文程等人的劝说下,皇太极决定再尝试招降。最终,到了五月初五,洪承畴归降清朝。】
【在松山被攻克之后,清军进一步加紧了对锦州的包围。此时的锦州,已经粮食断绝,再度重现了当初大凌河城的惨状。最终,祖大寿选择了投降。三月初八,锦州城归于清朝所有。】
【四月二十一日,塔山被攻克;四月二十二日,杏山归降。】
【至此,这一场清朝和明朝都算是倾尽全力的战争彻底结束。】
【而战争的结局,也让胜利的天平完全倒向了清朝一方。】
隋朝,开宝年间。
杨坚只能摇头,明朝啊……确实是走到了终局。
这种能够脱离防御设施,或者说能够在野外而不是在城墙上作战的军队,可以说是每一个王朝的精华所在,也是一个王朝真正要保证自力的威慑能力、保证自己的强权的一大核心。
明朝有没有其他的军队?当然有,不然,明朝国内的各地由谁来镇守?
但是那些军队,与这些能够在辽东、在其他边防地区出关作战的军队,完全是两码事。
真正想要挽救明朝,这样的军队必不可少——但是,比起那些各个地方的镇守兵力来讲,这些类似于辽东军的军队,培养起来的难度可不是一般高,花费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也不是一般的多,此外,还需要相关的人才。
这一朝十三万兵马几近损失殆尽,明朝几乎是没有了与清军直接对垒的能力。
而这些兵马的丧失,对于明朝内部的情况同样不是好事儿。
“建立了许多年且以为依靠的关宁锦防线,就这么彻底崩溃了啊……”独孤伽罗也叹息,她对于这样的结果同样惋惜,这样的精锐,一朝尽丧,如何不让人惋惜?况且,即使没有战死的,也多半变成了清军的俘虏,日后也成了清军的一员。
“不过,对这样的情况,明思宗打算怎么办?”这同样是她非常好奇的事情。这样的惨败,虽然明朝已经被国内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但也足以震动整个朝野。
杨坚觉得自己没有办法与明思宗达成思维上的一致。他想了又想,想了又想,换了多个角度,最终有些犹疑地道:“……打算议和?”
两人对视一眼,这事儿还真的不是不可能。
明朝,永乐年间。
虽然早已预料到结局,但看到明军精锐尽丧,朱棣还是陷入了抑郁之中。
在登基之前,他的封地就在燕京,虽然这里并不能完全算做是辽东,但距离那里也比较近。他因此对那边的事务也比较了解和重视。
现如今……
【在松锦之战后,整个明朝朝中都有几分迷茫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