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十,后晋大军在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人的率领下正式投降。】
【耶律德光带领数万骑兵,登上附近的山顶,接受了后晋大军的投降。】
【随后,就让赵延寿前往后晋营地安抚士卒,“汉儿兵士,皆尔有之,尔宜亲自慰抚。”还赐了他龙凤赭袍。】
【当然,耶律德光谁也没有落下,他也赐了许诺称帝的杜重威一件赭袍。不过,巡视军营的还是赵延寿。】
【随后,待情况基本稳定,耶律德光授予了杜重威守太傅、邺都留守的职位,又授予李守贞天平军节度使一职,其余将领的职位不变。而投降的后晋大军则是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归杜重威指挥,另一半则隶属到了赵延寿麾下。】
【随后,耶律德光掉头到了恒州,恒州投降。解决了背后大患的耶律德光此时才开始南下。但先于大军出发且速度极快的,是御史大夫耶律解里、监军傅桂儿、张彦泽率领的两千骑兵,他们带着耶律德光的诏书,是晓谕石重贵之母、后晋太后李氏的,用来安抚后晋京城的人心。】
契丹,天显二年。
耶律阿保机对于耶律德光特意颁发诏书安抚后晋京城人心的举动还是赞同的:“没错,毕竟我大契丹也不是要对中原百姓、公卿百官做什么,只是要惩处石氏忘恩负义的行为罢了。况且,虽然石氏要否认,但他和我大契丹到底有一层君臣-父子、孙的关系在。”
耶律阿保机很清楚,虽然他确实对中原地区有所渴望,但他并不是打算将中原掠夺一空的那种渴望,而是想要稳定统治的渴望。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对中原地区搞什么烧杀抢掠。作战的时候打草谷也就算了,如今真的要灭亡后晋了,还是要维护一下形象的。
述律平也很赞同,她秉持草原本位的想法,并不想要在中原起一些无谓的冲突,花费一些原本没有必要的精力。
若是后晋京中人心惶惶、对契丹充满敌意,那难道不会拖住契丹吗?不会给原本还算顺利的进程平添各种困难吗?没必要啊。
耶律阿保机倒是想到了另一个方面:“既然中原这些节度使中,总有人对登基称帝充满渴望,那我大契丹何不从现在开始就暗中参与呢?”虽然如今后唐的力量还很强大,皇帝还能镇得住各方藩镇,但总有一天、总有一个皇帝会无法做到的。
他们契丹也不需要现在就去撩拨后唐中央,只需要暗暗推动一把就行了。以前虽然也没有少往后唐探知消息、派遣间谍,但到底没有如今目标明确。
东汉,建武十七年。
刘秀有些牙疼:“所以,这又是一起和平投降?”
没有这封诏书,说不定石重贵还可能掀起一次反抗,亦或者就像之前那个后唐末帝李从珂一样自尽。但是有了这样一封诏书,只要耶律德光在诏书上说的好听一些,石重贵还有没有那样的勇气,就很难说了。
想到石重贵,刘秀猛然想起,耶律德光断掉粮道,也就相当于断绝了后晋大军和朝廷的沟通渠道——所以,石重贵不会要等到张彦泽带兵前来,才知道杜重威投降了吧?
【而后晋中央呢?】
【自从耶律德光断绝后晋大军粮道和沟通渠道后,朝廷就丧失了对前线信息的掌控。】
【十二月初六,王清战死,石重贵十三日才收到消息;初十,杜重威率领大军投降,石重贵十六日才知道情况。】
【而京城内部,兵力空虚,就连绝大部分宿卫禁军都已经在先前派往了前线。】
【延后了这么长时间才知道前线情况,石重贵已无回天之力,他只能和大臣们一同陷入恐慌之中。】
【而之前知道大军屯驻中渡桥以南时的调兵遣将,在黄河一带的重兵布防、沿线防守,就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但是,事实证明,在主力投降以后,这些防线,这些镇守一方的节度将领,大多是不可能起到在最后力挽狂澜的作用的。】
【派出去侦查探知消息的人发现,就在十六日晚上,也就是今夜,作为信使、先锋的张彦泽等人并两千骑兵已经到了黄河以南的滑州(河南滑县)。】
宋朝,开宝年间。
赵德芳不由吐槽:“这消息滞后的也太多了。”前面发生情况,后方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过了六七天,时间差这么多,就算辽国行动能力差一些,后晋也没办法做什么了。何况,辽国的速度相当之快。
“后晋北部诸道诸藩镇的兵力全部都集中在北面行营,京城禁军的大部也在北面行营,因此在杜重威率军投降的那一刻,后晋就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赵匡胤平淡道。
除去刘知远的兵马还在他的镇守之地外,其余北方各藩镇和京师兵马都砸进了北面行营中,这数十万兵马一旦投降,北面各藩镇自然也会随之投降,这是没有任何挽回可能的。
至于南面藩镇……本来相对于北面藩镇就较少,而且也等不到他们来援了。
或许从第三次南下开始,耶律德光都没有把握能够在此次南下中灭亡后晋,但杜重威给了他希望。
“所以还是杜重威太离谱了!”赵德昭下了定论,“明明有很多次机会,北面行营又兵力雄厚,可他偏偏都坐视不管,最终还直接投降……”
且不说石重贵是否开始过度自傲,轻信敌方的投降,只是杜重威就足够离谱——手握后晋几乎是最雄厚的兵力,居然能够打出这样的结果,简直让人想要怀疑他是不是一开始就是耶律德光的间谍了。
当然,石重贵自己也还是要担负责任,明明在这一次之前,杜重威已经贡献出那么多离谱、可憎的事迹,他居然还是这般大力任用。最后好了吧,给自己挖好了一个大坑。
【不等石重贵等人想好如何自救,就在十六日的半夜,先前还在滑州的张彦泽通过急速行军,已经到达了封丘门,这是京城的北墙西门。】
【没有什么停顿,张彦泽就从封丘门破关而入,直入京城。】
【石重贵这时也知道没有任何机会了,于是开始准备投火自焚,但没有成功,被亲校薛超抱住拦下了。】
【随后,十七日清晨,张彦泽屯兵到了明德门,也就是宫城南面的中门。又从宽仁门,也就是宫城东一门将耶律德光给李太后等的诏书递了进去,石重贵这才放弃自焚,令人扑灭烟火。】
【随后,石重贵起草降表,以“孙男臣重贵”自称,向耶律德光请罪。】
宋朝,开宝年间。
赵匡胤深深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平缓自己的情绪。
虽然他发自内心的不喜欢石敬瑭也不喜欢后晋,但是如今真的再看石重贵向辽国俯首称臣又称孙,还是忍不住情绪激荡。
你倒是自焚啊?!自焚啊!怎么一看到耶律德光给你的诏书,或者说招降书,就决定不投降了?就决定俯首称臣,自陈罪过了?
也就是说,那一次自焚的尝试,说的好听点是一次尝试,之后就没了勇气,说的难听点,可能就是一次表演,证明自己还是有着气性的。
可你后来投了降,也没见日子过得多好啊,还有一堆骂名。
赵匡胤之所以这么生气,实在还是因为他不自觉地就开始联想——联想到了谁呢?自然是大宋互动视频彩蛋里的那两个王八玩意儿。
现在想想,那两个畜生是怎么想的,怎么就能投降而不选择自尽呢?如果把石重贵这个后晋少帝也算上,哪石重贵就算是一个明晃晃的先例啊!
国破投降,迁徙北方,这不正有一个例子摆在前面吗?而石重贵过得怎么样、是什么日子,那也都有史册记载,那两个畜生真就不觉得自己会过得一样甚至更惨?即使为了不沦落到那种悲惨生活,也应该自尽吧。
他们怎么就能心安理得地活着呢?
【有了张彦泽等在前打头阵,耶律德光率领主力就以一个比较平稳的速度向后晋京城挺进,中途一路受降,包括高行周、符彦卿等人。】
【将要渡过黄河的时候,石重贵还表示要亲自到郊外迎接,张彦泽却没有同意,而是先上报了这件事,耶律德光断然拒绝:“天无二日,岂有两天子相见于道路耶?”】
【二十六日,耶律德光到达京城外,驻扎在赤冈。】
【此时,石重贵举族出封丘门以草绳肉袒自缚准备觐见,耶律德光还是选择拒绝,并将石重贵及其全族迁到了封禅寺暂居。又有后晋百官身着缟衣纱帽向耶律德光伏地请罪,如接受后晋各城池投降的守军一般,耶律德光并没有对百官进行什么处置,而是依旧让他们担任旧职。】
【会同十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正式进入京城,御临崇元殿接受百官朝贺,后晋宣告灭亡。】
唐朝,贞观年间。
众人皆是叹息,虽然知道后晋这一回是要亡了,但他们在之前可没想过后晋会灭亡的这般轻易。没错,就是轻易,几乎不起什么波澜。
没什么像样的抵抗,没什么优秀的决策,前线没有打出怎样的惊心动魄,后方朝堂君主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意思……张彦泽疾驰入京没有任何阻拦,耶律德光带领主力是不断接受投降……
杜如晦做出了一个肯定的判断:“后晋,即使今次没有被辽太宗所灭亡,后日也总会有这么一天的,说不得就是如神迹中其他五代国家一般,某一地的节度使举起反旗灭掉朝廷。”
不说别的,就是石重贵后半段执政时期的骄纵自我、任人唯亲,再配合上五代十国时期节度使们的忠心指数、造反概率,以及后晋本身具有的天灾连绵……那真是没有耶律德光,也会指不定哪一天后晋就没了。
“耶律德光虽然灭亡了后晋,但是他能够稳定占有后晋土地的可能性不高。”李世民道,这不仅是从宋太宗那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来,还因为他觉得耶律德光、或者说契丹并没有真正做好入主中原的准备。
入主中原,可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打下来土地就可以——耶律德光必须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制度上的准备、人员上的准备……
如今,耶律德光或许是想要真的将后晋的土地划入范围,但他在如今真的灭亡后晋前,有想过这里该如何治理吗?如何平衡、处理好契丹人和这里汉人的关系?如何面对后晋剩余的未投降的节度使、以及周边的政权?
房玄龄怀疑道:“游牧一向有打草谷的习惯,而他们打了胜仗之后往往也要劫掠一番……入京之后,契丹军队是否还会保留这样的行事风格?”耶律德光能够及时意识到并加以处理吗?
不是说汉人的军队就不劫掠,但是契丹一旦劫掠,就会让百姓们自动联系到他们异族的身份,从而更加不满;而且,汉人的军队有时候是能够减少这样的现象的,但是契丹呢?他们南下远征,耶律德光不说能否意识到问题了,就算意识到,又用什么来安抚?
而就在太原,还有一个刘知远在呢。
程知节呵呵:“别的不知道,起码杜重威这帮家伙大概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随后,耶律德光开始颁布一系列官员任免、人员处置,稳定政权,安定人心。】
【以枢密副使刘敏暂时代管开封府,杀秦继旻、李彦绅,这两人是当初李从珂派去杀死耶律倍的人;又杀郑州防御使杨承勋,以其弟杨承信为平卢军节度使,承袭其父杨光远的爵位。当初,杨承勋杀判官丘涛及其弟杨承祚等人自己回到了后晋。
初三,以张彦泽擅自迁石重贵到开封,杀桑维翰,纵兵大肆抢掠,犯了不道之罪,在市中将其处斩,京城的百姓大悦。
十五日,降石重贵为崇禄大夫、检校太尉,封为负义侯。
十七日,任命张砺为平章事,晋李崧为枢密使,冯道为太傅,和凝为翰林学士,赵莹为太子太保,刘日旬为守太保,冯玉为太子少保。
二十七日,派赵莹、冯玉、李彦韬率三百骑送负义侯及其母李氏、太妃安氏、妻冯氏、弟石重睿、子石延煦、石延宝等人到黄龙府安置。】
【二月初一,耶律德光建国号为大辽,大赦天下,改元大同。因此,这一年即是大同元年。
又升镇州为中京。虽然这个中京并没有存在很长时间。
以赵延寿为大丞相兼政事令、枢密使、中京留守,内外官僚将士赐爵赐物各有等差。】
————
————
张彦泽南下宣读诏书的骑兵一说两千,一说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