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另一段记载则是: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这一段记载包含的人就更为广泛,文臣武将都有,就连和李渊一同泛舟海池的宇文士及都在其中。】

唐朝,武德八年。

李建成深深叹了一口气,脸色苍白,整个人都有些委顿。

他确实在知道李世民玄武门政变杀掉自己后愤怒不已,但又觉得自己无力破局:宫廷宿卫都已经全面倒向了李世民,甚至协助他控制李渊、伏击自己和老四,当自己和老四踏入宫门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结局。

哪怕自己和老四还有精兵两千,也并不能有多大作用了,毕竟,宿卫都成了李世民的人,怕是会帮着他与自己的精兵作战。

想到这里,他突然对李渊产生了浓浓的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耶耶,你这个皇帝怎么当的,怎么就能让宿卫都变成了李世民的人?

【那么,即将被李渊召见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是什么状态呢?】

【入宫前,李建成叫来李元吉商讨,李元吉的建议是“宜勒宫府兵,托疾不朝,以观形势”,先别去,待在府中把兵马准备好,看看情况再说。】

【李建成则认为:“兵备已严,当与弟入参,自问消息。”兵马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应该进去探探情况。】

【于是,两个人就从玄武门入宫,骑着马,带着兵器。】

唐朝,武德八年。

李渊看向李建成:“兵备已严?你和四郎准备了什么样的兵马?”

李建成沉默,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而到了临湖殿,两人发现不对,准备回去,就看到了披挂铠甲、骑马拿着兵器的李世民。】

【他们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

【面对危急情况,李元吉率先开始战斗,但不知是自身武力水平的问题还是心情太过震荡,他射了几箭都没射中李世民,相反,李世民张弓搭箭,一箭射中了李建成,杀掉了他。】

【此时,尉迟敬德也带着七十名骑兵到来,几箭导致李元吉坠马。】

【不过,李世民也出了点问题,他的马冲到了树林里,自己也被树枝挂住,一时起不了身。】

【李元吉本来冲过来想要用弓弦勒死李世民,被尉迟敬德阻止,其后想要逃往武德殿,又被尉迟敬德追着杀掉了。】

【李元吉往武德殿跑,大约还是想要找到李渊,只是李渊也已经被控制了。】

唐朝,武德八年。

李元吉目眦欲裂,愤怒无比,开始怒骂李世民,诸如狼子野心、不顾人伦等等。

在所有人的沉默中,一时间只能听到他的怒骂声回荡。

唐朝,贞观三年。

突然开始回忆黑历史的李世民神情略微有些复杂,这确实都是他的决定,不过到底这还是兄弟残杀,并不值得提倡。

摇摇头,他对着在场众人道:“诸位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有诸位之力。”他没有用朕,而是用我。

在场重臣们纷纷婉言推辞,但对于皇帝的心意也都感知到了。

【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入宫前布置的兵马此时也获知了消息,开始动身。】

【东宫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和副护军薛万彻、谢叔方等人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精兵两千人前往玄武门。】

【此时,守在玄武门的有秦王府的张公谨,以及守卫玄武门的宿卫左屯卫,长官敬君弘、中郎将吕世衡。】

【面对来袭的二宫兵马,张公谨神勇过人,独自关闭大门,将冯立等人挡在了玄武门外。而宿卫则由敬君弘带领,和秦王府兵并肩作战,对抗二宫兵马。】

神迹上出现了宿卫军和秦王府兵合兵一处,与东宫齐王府兵马交战的场景。

不得不说,实在有几分滑稽之感。

【敬君弘与吕世衡都在此处战死,双方力战许久,见久攻不下,薛万彻作势要进攻秦王府,在此处的秦王府兵卒都有些恐惧。】

【此时,尉迟敬德带着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的首级到来,加上秦王府兵马、长孙顺德的左骁卫前来驰援,宫府兵开始溃散,薛万彻和冯立逃走。】

【说到宫府兵前去进攻秦王府的问题,李世民对此是否有准备?】

【答案是有。在第二段的玄武门参与人中,高士廉就是在做这件事。六月初四,高士廉带人到了监狱,把囚犯释放出来,并发放了武器,随后带着这些人前往芳林门。】

【芳林门是长安城外郭的北城门,位于秦王府、也就是弘义宫和玄武门之间。控制了这道门,一方面能够阻止或者迟滞宫府兵进攻秦王府的脚步,另一方面,如果李世民政变失败,芳林门也能够方便李世民带人撤离。】

【而一切结束后,尉迟敬德前去面见李渊,尉迟敬德的状态是“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

汉朝初年。

刘邦啧啧不已:“所以,手中有兵权才是最关键的。”还必须是真实的兵权,而非名义上的,不然,这些宿卫可都是名义上直属李渊,但他们心中更加效忠的是李世民。“不过,这副宿卫军与秦王军并肩作战的画面,当真有几分荒诞之感。”

真真的荒诞无比!皇帝的亲军与发动政变之人的亲军居然是一起的,这样的荒诞可笑,让李渊也变得可笑起来。

“李世民对于军队的渗透太深了,玄武门之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萧何道,不管李世民究竟是因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也不管他在太白经天之前的原计划究竟是什么,有一点是怎样也无法改变的——那就是他对各方的渗透掌控问题。

或许李世民本身并没有想着此时就发动这样一场政变,但他早已开始对各方面的布置、渗透是无可辩驳的。神迹中点出名字的人和军队只有寥寥几个,但能够完成这样一场先控制皇帝、随后斩杀太子齐王的没有错漏的政变,背后隐藏的人数要比这直接指出的多上数倍不止。

刘邦点头:“想要政变,只靠中上层将领的投诚并不完备。李世民让宿卫都支持自己,必然是基层的军官们也都愿意投诚于他。”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除去李世民多年来领兵征战打下的军队基础,还必然要和这些基层将领有着长期的联系。

刘邦不由发出了疑问:“所以,李渊这个皇帝,到底是怎么当的?”

自己的核心力量都成了筛子啊!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摇头:“何止是军队被渗透了,分明长安城整个长安城都成了筛子。”

高士廉都跑去释放囚犯直奔芳林门了,看起来都没有人去阻止,好歹朝天放三支箭,也算是对得起皇上的俸禄啊。

“而且,尉迟敬德最后去面见李渊的时候,畅通无阻自不必说,但他‘擐甲持矛’,这就对李渊的态度其实很不好了,一点面子也没有给。”

所以,李渊还是没能处理好朝堂平衡而儿子之间的关系,翻车了,翻得非常惨烈……

明朝,洪武年。

朱柏简直想要翻一个白眼:“所以史书上唐太宗其实并不完全是什么山穷水尽、被迫反击,明明白白还是有所准备的。”

朱棡叹道:“再怎么样,唐高祖也还是开国皇帝,隐太子也切切实实当了几年太子、又有法理支撑,若唐太宗的力量当时真的已经被大量拆解,根本无法达到玄武门之变的。”别看玄武门之变这么快速、没有什么风浪,但可怕之处正在于此。

能够将时间压缩到最短、场地仅仅局限在宫廷,反而说明了唐太宗当时对这片地区的掌控力。

【尉迟敬德到了李渊面前后,就发生了之前说过的那段对话。】

【随后,尉迟敬德向李渊请求他的亲笔敕令,让各路兵马都听从李世民的处置统领,李渊欣然同意。】

【于是,各路军队、包括正在和宿卫、秦府兵交战的二宫兵马都接受了李世民的调遣。】

【处理完最主要的事情后,就是完善收尾。】

【李建成、李元吉子嗣皆获罪被杀、宗室除名,但东宫和齐王府的属官,包括先前带兵攻击玄武门的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人全部无罪、一概不追究。】

【初七,李渊颁布诏书,立李世民为太子,军国事务无论大小,都交给李世民处置。】

【至此,玄武门之变基本结束。】

秦朝。

嬴政对于这一场宫廷政变的整个过程非常欣赏:“以最小代价达到全部目的,战斗范围、人员、时间等各方面都在可控范围内,计划完善、谋略周全,唐太宗做到了一次政变能够做到的所有。”

这场政变,其实完全可以和之前的柏壁之战、洛阳虎牢关一样列入李世民的经典战役之中。

至于政变杀兄屠弟、逼父退位,这确实不好,但反正又不是大秦,李世民又确实是天纵之才,那这样就没什么问题。

汉朝初年。

刘邦也在击掌赞叹:“干净利落,雷厉风行,是李世民一贯的风格!”就像他征战之时一样,先暗中埋线,积累力量,再找准时机,一击即中,而且没有波及太多,到时候盖棺定论也比较容易。

特别是东宫和齐王府的属官,现在被李世民赦免无罪,大约还要照常任用,这让他们更会奋勇效力,又能用这样的宽和大度、爱惜人才的名声对冲一下政变的污点。

“不过,李渊到底还是建立唐朝的皇帝,这反应速度和心态着实也非一般人可比。”说完李世民,李渊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是政变,李渊受惊不小,但最终这父子二人大约还是能够完成一个起码看起来会比较体面的权力交接,这样就很好。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期各方势力矛盾博弈下的产物,由于始终没有办法通过普通手段达成结果,最终走向了流血争斗。】

【但不得不说,这次政变是一场非常完美的政变,对于李世民来说,各方面的损失都压缩到了最小,短暂平静迅速;对于无关人员来说,政变局限于宫廷,并没有伤及百姓。】

【但,玄武门之变还是有不利的地方,这和它的本质有关——不管它的过程如何,它终究是一场血腥的政变,这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的核心。】

【李世民作为唐太宗的这场政变,对整个唐朝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个影响并非是给唐朝宗室们政变做了榜样——若说影响,这个只占极小部分,毕竟,唐朝的宗室不需要李世民这个案例,在唐朝之前的南北朝、隋朝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案例,包括为了上位的政变、上位者为了“身后事”掀起的斗争等等。】

【没有李世民,想要搞政变,李唐宗室也有了足够多的案例可以启发。】

贞观三年。

李二陛下感觉不太对:“等等,神迹这话的话外之音是什么?我大唐难道有很多政变吗?”不然为什么要说我的玄武门之变其实不完全算想要搞政变之人的参考?

朕当然很开心,朕不能算是“启发”后世子孙搞政变的源头,但这情况不对啊!

贞观群臣们脸色微妙,但都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暂时不打算在这种事情上开口。

【李世民的玄武门带给唐朝最大的影响是,哪怕你是通过流血政变上位,哪怕你并没有走正规途径,哪怕你砍了一堆人,但你依旧可以通过辉煌的功业、优秀的治国成果留下青史美名、彪炳史册。】

【上位不正当又如何?只要你的功绩足够优秀,那些问题就都不算事儿!】

【这样的启发,是之前南北朝的皇帝们做不到的,因为他们留下的都是恶名。——这也让不少人认为,得位不正终究没有好名声。但李世民打破了这个“定律”!】

【这让李唐王朝的宗室们纷纷看到了曙光,虽然他们未必有李世民的能力,但这不妨碍他们俱都投身政变大业,想要以小博大,最终也获得皇位和盛名。】

【有唐一朝,成功和未遂的政变加起来,足足十几起!】

【而参与人员也丰富多彩,皇帝皇后皇子公主太上皇太后……只要能够掺一脚的,都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