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开宝元年。
赵光美愣了一下:“尉迟敬德什么时候开始跟在唐太宗身边了?”就像唐太宗这样的轻骑侦察,尉迟敬德能够及时守卫,必然是近身跟从了李世民。
之前尉迟敬德不就才投降唐朝吗?
赵德芳道:“三叔,你不才翻了史书吗,就在前几天吧,尉迟敬德和屈突通、殷开山他们这些将领还发生了一次冲突。”
“倒是这王世充,虽然实在是一小人,但抓取机会的能力确实可以。”
明朝,洪武年。
翻着史书,朱柏不由道:“若不是史书上记载的惊险,且也没有相关内容,我还真要以为这是唐太宗自己搞的事情。”他和尉迟敬德跑了出来,屈突通的大军就到了,然后王世充就倒大霉了……
怎么说,是唐朝的战略布局做的好,还是说,唐朝军队间的通讯效率高……
“不过,唐军的作战水平真的很高。”朱棣感叹,他话里的唐军,指的可不仅仅是那些高层的将领们,那些人确实足够优秀,是唐朝的一大辉煌,但那些组成唐军的普通士卒们,他们的作战水平也是相当之高。
不说别的,就说当时刘文静在潼关带兵防守屈突通,他后来带的可不是唐军精锐,精锐已经都被带走去打长安了,可就这些并非精锐的唐军,却在潼关拦住了屈突通,甚至在死伤数千的时候,虽然开始溃散,但还能勉强维持。
更不用说日后唐军攻伐四方时候的情况了。
【但脱离包围的李世民和尉迟敬德并没有就此离去。】
【相反,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和自己的数百骑兵再次杀向了王世充的军阵,来回突击,所过之处人仰马翻,“往返无所碍”;
紧接着,屈突通带领大军到来,本就被李世民带人左冲右突、阵势散乱的王世充军在唐军的进攻下大败,王世充只身逃脱,唐军则斩首千余,俘获了六千排兵,还俘虏了王世充的冠军大将军陈智略。】
汉朝,元狩四年。
虽然对李世民屡屡自己轻装深入险境的行为难以评价,但刘彻本人其实对李世民的风格颇为喜爱,他一向都很欣赏那些有足够的能力、又自信骄傲的人,特别是李世民每次带领骑兵冲入敌阵的奋勇作战的时候,确实足够让人震慑心神。
这一次,对于李世民带着尉迟敬德和数百骑兵往返冲杀,刘彻也给了高度的赞赏。
但他的好心情很快就受到了影响。
“冠军大将军?”刘彻琢磨着这个官职名称,此时,刘彻已经给自己的爱将、也是一战成名的将领霍去病,赞美这个少年将军的勇武冠绝三军。就算不说霍去病,再往前,冠军这个词出现,也是被用来形容项羽,羽之勇武,自然也当得如此名号。
令刘彻不满的是,冠军这个词,难道后世就变得泛滥了吗?这个陈智略,有何能力,能够被任命为“冠军”?
总感觉自己的心血和去病的名声都被糟蹋了呢。
何况,这里还有一个雷点:大将军。汉时的大将军可不是什么批发称号,也并非荣誉而无实权,而是实实在在的三军最高统帅。
虽然刘彻早就从先前的种种内容中发现,后来的大将军大约与自己现在的大将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之前的“大将军们”毕竟还看起来可以、加之有着正统政权背书。
但,现在,王世充的手下就能够既“冠军”,又“大将军”,着实让他有些不太开心。
【这一战,为李世民的勇武记录再添一笔。】
【但是,这里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尉迟敬德是什么时候随侍李世民左右的?】
【其实,唐军纵然作战勇猛、将领多有水平高超之人,但也并没有摆脱收拢其他势力残余的后遗症:内部矛盾。】
【此时,李世民手下的主要将领大致是三种来源:第一种是跟随李家从晋阳起兵的老臣们,知根知底、一同起家;第二种是大名鼎鼎的瓦岗寨降唐人员,人数不少,被赐李姓的徐世积、秦琼、程咬金等都是这一部分;第三种就是前不久的柏壁之战后,刘武周部的归唐将领,尉迟敬德就是第三种。】
【而这三个部分中,从最开始就陪着李家起兵开国的将领们自不必说,而瓦岗寨的降唐人员,因为时间较早,也有不少人参与了对刘武周的战役,也基本站稳了脚跟。就剩下了刘武周降唐的人,目前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劳。】
【而且,第三部分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些不妙的事情,那就是叛逃。不少刘武周旧将找机会叛离唐军,其中还包括了之前和尉迟敬德一同降唐的寻相。】
唐朝,武德九年。
不止李渊关注着太子李世民,殿中的群臣们同样悄悄对新鲜出炉的太子殿下投射了最高等级的注意。
虽然神迹已经说了,他们大唐未来的太宗皇帝陛下就是太子殿下,而这位未来的皇帝陛下还会带领大唐走上无比辉煌的道路,并在史书上留下美名传扬后世,但这并不影响不少人内心的不安之情。
要知道,此时殿内的,可并非都是太子殿下的铁杆,还有不少中立——不掺和皇家事务的中立,以及一些尚未来得及溜掉的太子和齐王的支持者。
如今,太子已经是实质上的君王,加之神迹的告知,地位无可动摇,那他们这些人将来的命运又会如何?
——虽然从太子当年对待尉迟敬德的态度上看,只要他们现在愿意为他效力,他也不会做什么,但是,毕竟现在还没有什么明确的答案……
汉朝初年。
“内部分歧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刘邦回想起自己的起兵历程,对此评价道。
当时,势如中天的可不是他这个沛县起兵之人,而是被拥立的楚王,楚王的麾下,可真称得上是赫赫扬扬,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但表面的威势下,却有着致命的问题。
楚王并不能够节制手下的兵力,也无法控制那些投在他麾下之人的势力争斗,内部不和,纷争频起,这正是给了刘邦机会。
想到这里,刘邦就有些头疼:“乃公对如今大汉的各个势力已经在着力平衡和收拢了,就是不知乃公之后,太子能担起重担吗。”
大汉立国以来,内部的势力也有了划分,最让他不省心的就是一堆诸侯王——当初分封诸侯也不过权宜之计,是为了缓和内部问题,如今为了处理大汉的内部问题,自然就要处理这些诸侯王了。
可太子能行吗?当然不行。
刘邦很清楚这一点,但暂时他除了太子,可选项也不是很多。真要说太子,刘邦更相信的是吕雉,这个女人能够稳定住大汉在他走后的局面。
【因为没有什么功劳,不少人又叛唐,于是唐军内部的将领们对尉迟敬德这一刘武周降将就颇为怀疑,干脆把尉迟敬德也绑了。
然后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屈突通、尚书殷开山还跟李世民提议:不如干脆把尉迟敬德杀了算了,毕竟这个人“骁勇绝伦”,而如今已经把他囚禁了,他“必怀怨望”,这岂不是一个大大的祸患吗?】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先绑了人才和李世民说,这也确实有些先斩后奏的味道。】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并没有选择杀掉尉迟敬德,相反,他对将领们是这么说的:“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要跑早跑了,何必等到寻相都跑了还不跑。】
【随后,他让人把尉迟敬德放了,带入卧内,赐给了尉迟敬德一块金子,又和对方说自己从来不会因为谗言而害忠良,况且“丈夫以义气相期”,如果你一定要走,这金子就是你的路费了。】
【自然,尉迟敬德没有选择离开,随后他就被李世民安排随侍左右。】
东汉,建安年间。
曹操看着神迹中李世民安抚尉迟敬德、又大胆任用对方的画面,大为赞许。
降将怎么了?降将好用的很!
他军中的许多将领,都是降将出身,也都得他重用。而他们也并没有辜负他的期许和信任,在他曹操征伐的路上出了不少力、立下许多功劳。
曹操觉得自己找到了和李世民的共同点之一:敢于任用降将,是真的任用,而非什么场面话。
当年许诸一来投奔,他就任命许诸参与宿卫了。
宋朝,开宝元年。
作为一力想要抑制武将地位、消灭骄兵悍将的宋朝几人,对这件事早已知晓,但让他们敏感关注的并不是李世民对于降将的大胆任用、对于自身的绝对自信,而是唐军将领们“先斩后奏”的事情。
军队,将领,私自绑人,先斩后奏,这几个词加起来,对于宋朝,那可是绝对的巨大炸弹。
“就算怀疑尉迟敬德有叛唐之心,这些将领又怎可私自绑人?若有怀疑或者证据,应当上报主帅,由主帅再行定夺,这些人乃是僭越之举!”赵德昭有些不快,这实在是太容易让人联想到哪怕现在也存在的骄兵悍将的问题了。
而且,还有这派系争斗,现在大宋也有这样的隐患,日后的大宋同样有——说的就是神迹中赵光义的时候,曹彬压不住将领、杨业战死……
发动联想能力的显然不止他一人,赵光美也脸色有些发绿:“这岂止是派系不同,又岂止是怀疑尉迟敬德想要叛唐,分明是想提前解决掉这个可能与他们产生竞争的对象!”
明朝,洪武年。
秦王朱樉道:“这之后,就是尉迟敬德逐渐向唐太宗靠拢,最后成为秦王府要臣了。”他说到这里,突然脑筋一转,“这么说来,这说是唐军内的纷争,其实压根也是秦王府内势力的纷争吧?”
毕竟,陕东道可是差不多算作秦王的自留地。
隋朝,开皇十八年。
看着李世民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不断累积自己的名望和威势,杨坚夫妻二人心生欣赏的同时,更是有些郁郁:他们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有一个这样的?
回过头来,再看自己的儿子们,那是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心烦。
“唐太宗虽年轻,但已经善于把控人心。”杨坚叹道,纵然此时是李渊当政,展现了自己的宽容胸怀和政治手腕,像一块粘合剂把各方势力联系了起来,但唐军中都能够听从李世民的命令,按照他的意愿来行动,这都体现了李世民在唐军之中影响力的提高。
这其中,既有李世民这几次军功的作用,也有他对人心的把控,还有他个人的人格魅力。
【接着,唐军的攻势并未停止。或者说,唐军的攻势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
【本来,王世充名下的各州县势力就像是一个散装联盟,结果这时候发现唐朝好像更厉害、王世充眼见要不行了,这些散装各地自然就开始了各自的动作。】
【十月二十一,王世充的管州(河南郑州)总管杨庆投降,李世民命李世积东出轘辕关带兵接应。】
【毕竟,管州这地方还是挺重要的,位于洛阳以东,又挨着关键的水上线路通济渠,掌握了管州,差不多就能断掉洛阳与通济渠之间的联系。】
【而当时的王世充太子王玄应正带着兵马往来于荥阳和汴州(河南开封)之间,或者说,在镇守虎牢关。而发现李世积的意图后,他自然不可能不行动,但又败于李世积之手。】
【同时,李世积的副将郭孝恪说服了荥州刺史魏陆,魏陆抓了王玄应派去的将领张志举州降唐,而汴州刺史王要汉紧随其后,投降的同时还杀掉了王玄应的将领张慈宝。】
【东边的中原大地一下子全都挂起了唐朝旗帜,这可怎么办?】
【王玄应反正不知道,他发现这个可怕的事情后,就直接奔回了洛阳。】
【至此,洛阳已经差不多成为了一座孤城,粮食的来源已经基本断绝。】
【而这一年,突厥的现任可汗处罗可汗突然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