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冷老爷子进门后,,陈氏泡了一壶茶上来,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留下堂屋里的村长和冷老爷子。

村长率先开口了,“阿强,来找老哥是有什么事情吗?”

冷老爷子:“老哥,咱们家前几日买了几千只小鸡和小鸭回来。

还养了几百头猪。这事,老哥知道不?”

村长一听,吓一大跳!“你怎么买这么多?是打算开个养殖场吗?”

冷老爷子摇了摇头:“老哥,老弟我也不瞒老哥你。这也是我今天来找你的原因。

咱孙女跟德味楼合伙,做了两个新吃食,就是烤鸡和烤鸭。

如今,德味楼的烤鸡烤鸭,卖得相当好。这就要需大量的鸡和鸭。

而且,下冬的时候,还要用猪肉做些新吃食,这猪肉的需求量也就大了。

咱们家养的那点量,根本就不够德味楼卖的。

所以,我孙女的意思是,看村里人如果有想养鸡鸭和猪的,都可以跟着我家一起养一些。

有要跟着养的人,可以跟咱们签合同,到时候养大了,咱们家都回收。价格不会低于市场价。”

老爷子说完,喝了口茶,又接着说:“老哥,远山村赵老头家,之前不是养了几百只鸭吗?这事你应该知道吧?

前些时日,那鸭和蛋卖不出去。把那赵老头给愁死了。

后来咱们孙女知道后,不仅帮他把鸭蛋给销了,连鸭都跟德味楼签了合同。

赵老头家的鸭,全部定期供给德味楼。那老赵头如今又养了几千只小鸭子。

老哥,咱孙女的意思就是,这有挣钱的营生,咱们也不能忘了村里乡亲们。

如果大家信得过咱们家,愿意跟着一起养的。都可以养,养多少,看各人自己。

不愿养的,反正咱们也不强求。”

村长一听,觉得这事靠谱。他确实知道那赵老头家养鸭。

这前段时间,他也遇到了那个赵老头。赵老头,整天愁眉苦脸的,说他家的鸭卖不动,鸭蛋也没人买。

后悔当初就不该养。当时,听人说养鸭可以防蝗虫,脑门一热这就养了几百只。

如今,鸭蛋价格便宜,还没人买。这年景不好,鸭也不好卖。

没想到,被冷若冰那小丫头给帮忙处理了。

现在又要大量的养。村长,一听这话当然是很相信冷强的。

但是为了有说服力,他还是决定去赵老头家看看情况,再回来动员村里人。

于是,村长跟冷老头说,“阿强,要不这样,我下午带着几个小队的队长,去远山村赵老头家看看。

到时候回来,也好跟村里人说这事。

冷老头一听村长这样说,也觉得这样更有说服力。

也就让村长自己看着去办这事了。

老爷子话锋一转,又对村长说:“老哥,咱家老大,想把老二家隔壁那个小山头给买下来。

又要麻烦你,帮忙请县衙的人来丈量下,看需要多少银钱?”

村长一听,这冷雪竹也要买山头。对冷强家崛起得这么快,很是吃惊!

但想到在冷氏作坊上工的大媳妇说,作坊这些时日生意很好,还加了几个班。

还说作坊最近,用鸭蛋做了两种吃食,也不知道是什么?反正每天都在做。

这令村长更觉得,养鸡鸭这事是真的靠谱。

而且,他们住在这长江边,这地理位置也很适合鸭的放养。

冷强家若不是生意做得好,不可能这两家这么快,就可以有银钱买下山头了。

要知道,前不久冷强家跟村里人一样,穷的连饭都没得吃。

说不定,他们也能跟着冷强家的脚步,慢慢的日子也能好过起来。

于是,村长对冷强说:“好的老弟!下午我就去县衙把这事儿办了,回来再去赵老头家。”

冷老爷子又接着说,:“老哥,食品加工坊,还要加一些工人。你看着再安排二三十个人来上工。”

村长一听又要加工人,心里已经很淡定了。

“招工人的事,一会让我家大柱去跟村子里的人说说,明天就去作坊报到!”

食品作坊里加人,这是村长早就预料到的事情,他大媳妇前几天回来,说每天加班。

他就知道,冷氏作坊应该是又要添新工人了。

这次,他打算把自己的二媳妇,也给安排进去。

前段时间木工坊招学徒,冷氏一族里面,所有年龄合适的孩子,每家都分到了一个指标。

这次,村长打算把村子里面,外姓的几十户人家,安排一些进食品加工坊。

冷老爷子见今天要跟村长说的事儿,都说完了。

立即,把自己带来的一个布袋子递给村长。“老哥,这是孙女酿的高梁酒,我特意给你留的一瓶。”

村长见冷强给的是酒,又是自家酿的也就没推辞。

冷老爷子见村长收下了,这才起身回家了。

昨天吃完晚食后,冷家就开了个家庭会议。

冷若冰首先就宣布了,食品加工坊要加人的事。

他们家的产品只会越来越多,这人手是越来越不够了。

老爷子当时就答应了,说明天去找村长,让村长再帮忙招几十个人。

冷若冰又让老爷子,把最近作坊的收益,按分成,把赚到的钱都分到各家了。

最近木工坊和食品加工坊生意都很好!每家的分成,都有上千两银子。

冷若冰就跟大伯冷雪竹和小叔冷雪涛说了。

让他们如果要买山的话,尽快买了。该建房的建房。想养殖的,也跟着养殖。

老大家决定买山,跟着冷若冰的脚步走。把鸡鸭猪也都养起来!

建房的事,等老二家房子建起来,就还是用这批工人,再给他家建。

老三家马上要去京城了,就决定暂时不在村里置办产业。

把银钱留着,到了京城,有合适的庄子,再置办。

老爷子也觉得老三这考虑也是正确的。人不在家,置了产业也是没自己打理的好。

说不定去了京城,能在那边置办点产业能更好!

现在家里每天收入都很稳定了。老爷子看三个儿子,日子慢慢过好了,心里也舒坦了很多!

最近,冷若冰做的梅子酒和高梁酒,可以喝了。老爷子现在,每天还舍得喝点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