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如今儿子们都在身边,康熙又有点烦了。

以前不觉得,怎么老大和老十四这么多话呢?

还有这老九老十,朝堂上只会说:八哥说的对,太子说的对,都听四哥的。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走心,是半点脑子都懒得动。

康熙无法,只好加快了练兵的速度,企图让这几个儿子都能赶紧出去干正事。

正巧这时,浙江的一个叫张念的和尚,以“朱三太子”的名义造反。

还正巧朱慈焕(朱三太子)就在浙江,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带着家里人逃难到了山东避祸。

康熙听闻此事倒是没往心里去,只派了闲的老找若曦玩儿的十四阿哥去往浙江。

没想到顺藤摸瓜,真的抓住了朱慈焕。但张念这个和尚却不认识朱慈焕。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十四阿哥只好上了刑。已经75岁的朱慈焕只好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至此,朱三太子被俘,大清日报把消息放了出去。后面的人,也就没办法再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做事了。

康熙四十五年冬,大清的羊毛制品和羽绒服也得到了推广。

康熙并没有以皇权垄断市场,而是把硝制鸭毛,鹅毛的办法通过大清日报传播了出去。

九阿哥虽然心疼那白花花的银子,但也明白以民为重的道理。

大清建设需要人,军营需要人,种地需要人。哪哪都需要人。

如果百姓们过个冬被冻死了。谁铺路?谁纺织?谁干活?

虽然普通百姓们一年到头也不舍得宰鸡宰鸭的,但只要勤劳点,通过给那些宗室们铺路修房,总能得到点想要的报酬。

天儿太冷了,即使康熙心里等不及要去沙俄那里“一雪前耻”,也不的不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

今年过年若兰从科尔沁赶了回来。陪着若曦在畅春园一起过了个好年。

康熙四十六年春。已经训练了快一年的士兵们通过考验。有擅长用步枪的,也有力气大擅长用砍刀的。

十三阿哥胤祥带兵,出征沙俄。

这次的目标有两个,那就是把沙俄从大清抢走的贝加尔湖和巴尔克什湖及周围的领地,都抢回来。

这场仗打的有点艰难,众所周知。沙俄虽然现在发展不及大清。但沙俄人民是真的彪悍啊。

不过咱们侠王胤祥也不是浪得虚名的。胤祥只是性子放浪不羁,但其实文韬武略样样都是顶好的。领兵打仗也不在话下。

在强大的火炮攻势下,沙俄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开年时投降了。

并在胤祥的强势要求下,签订了新的【戌子条约】。

条约内容针对尼布楚以西贝加尔湖以东的广大领土都归大清所有,沙俄不得过边界一步。

胤祥胜利后,并没有班师回朝。根据若曦提供的消息,胤祥去往西域准备收复巴尔克什湖及周边地域。

对于巴尔克什湖,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巴尔喀什湖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夷播海,《新唐书》载:“又西行千里至碎叶城,水皆北流入碛及入夷播海……”

汉武帝时期,汉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辖区范围就是巴尔喀什湖以东。因为巴尔喀什湖东西走向,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在历史上长期作为中国西北的边界。

隋朝统一中国后,西突厥兴起,统一此地。唐朝时期在此设置安西都护府,后唐朝灭亡西突厥,控制巴尔喀什湖周围大片地区。直到安史之乱时期,大量驻军被调回中原,当地少数民族乘机分裂,到790年,唐朝彻底失去对整个西域的控制。

清朝时准噶尔汗国壮大,长期控制巴尔喀什湖周围,但其实康熙时期,对于这里重视程度不够。一直没有对这里下手。

直到乾隆二十四年,乾隆出兵灭了准噶尔汗国,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不仅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广大地区回到清朝怀抱,甚至哈萨克三玉兹也表示归顺清朝,特别是中玉兹和大玉兹,虽然乾隆皇帝没有同意,中玉兹和大玉兹还是成为清朝事实上的藩属,哈萨克人也成为清朝的边民。

这点上,乾隆还是很有魄力的。

不过到了后来,只过了一百多年,清政府软弱无能。在同治三年时,又是沙俄来乘火打劫,逼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了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此巴尔喀什湖与我们再也没有关系。这次的罪人是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

这段历史一直是胤祥心中的痛点。既然巴尔克什湖是大清的,那就不是什么阿猫阿狗能拿走了。

胤祥在这里待了半年时间。终于在康熙四十七年末,收复回了巴尔克什湖以东的地区。

不过,沙俄侵占的岂止只有这两个地方。咸丰八年和咸丰十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库页岛。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割给了俄国,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江东六十四屯也仅仅保留了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所以,即使超额完成了任务。胤祥也没有回去。而是等待着自己的武器补充。准备一口气把沙俄打到老巢里去。让他们再也不敢来犯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