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年的恢都城显得异常热闹。

大街小巷都有追逐嬉戏的孩童。

大年初一一早,恢都城的英雄纪念碑前已经人头攒动。

这座纪念碑是最新落成的,是为了纪念为华夏牺牲的所有英雄们。

作为华夏大统领,刘恢自然要带头参加这样的活动。

整个纪念碑高十米,纪念碑的底座四周镌刻了数万个名字。

今天的纪念碑四周来了数万百姓。

所有的人按照流程默哀。

默哀结束,到了刘恢讲话的时刻。

今天一身黑色服装的刘恢,走到临时的台前。

“各位华夏百姓们,今天是华夏十二年的大年初一。

我们今天在此是纪念为华夏牺牲的英雄们。

正是因为他们的巨大付出,华夏才有今天。

你们放心,你们虽然离开了,但是华夏不会有人遗忘你们。

你们的父母妻儿,华夏政府一定会兑现当初的承诺,让老人安享晚年,让孩子健康成长。

这里修建的华夏纪念碑,可以让华夏百姓们能缅怀我们的英雄。

刘恢在此可以骄傲告诉亲爱的战友同胞们,华夏百姓基本都能吃饱穿暖了……”

刘恢的话,让人群中不少人泣不成声。

尤其是稍微年长的人,他们可以对比此前和现在的生活。

“儿啊,你放心的去吧,我和你爹现在日子过得很好,政府对我们很是照顾。

你没有成亲,为娘做主将你兄弟的儿子过继了一个给你。”人群中一位年过五十的妇人泪如雨下。

“孩子他爹,你放心去吧,我会将两个孩子拉扯大。

你是华夏的英雄,我们家土地税收全免,儿女上学全免,每个月还能得到政府发放的补贴。

我不会改嫁,我会守着我们儿女。

将来有了孙子,我会告诉他们,他们的爷爷是英雄,是为了华夏建立牺牲了自己。”

……

人群中,无数人在低声抽泣。

原本部分人,好像瞬间点燃了大家情绪。

不少人红着眼睛,他们能感同身受。

郭嘉轻声说道,“华夏百姓纯朴善良。”

戏忠点了点头,“他们承受了太多不属于他们的苦难。”

贾诩说道,“也只有现在的华夏,才把普通百姓当成人来看。

以前的朝廷,百姓对于他们来说和炮灰差不多。”

沮授对此点了点头,“华夏牺牲了数万人,却换来了数千万人的安宁。

元浩曾经对我说过,如果不是大统领。

这个乱世不知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沮授所说并非危言耸听,秦朝统一时,人口大约3000多万,汉朝建立时,人口1200万左右。

前汉后期,人口五千多万,到刘秀建立后汉时,人口两千多万。

另一条历史线上,东汉后期人口接近六千万,三国鼎立时,人口总数八百万,晋朝统一时,人口七百多万。

有此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末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基本就是灾难。

而刘恢带着华夏走了另外一条路,现在华夏人口六千多万,这是历史之最。

“是啊,现在想起这些,有时感到我们还是很幸运。”高顺原本不善言辞,但是想到这些,心里总会有些激动。

接下来,百姓开始自发进行献花。

整个纪念碑加上小广场,占地超过二十亩。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重英雄敬英雄才会让一个民族保持血性。

荀彧站在刘恢身边,“大统领,今天的华夏大家逐渐在形成全新的价值观。”

刘恢点了点头,“为何这样说?”

“前不久,有个学者提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您猜怎么样?”

刘恢看着排着整齐的队伍,心里有些惊讶。

因为他没记错的话,这句话原本是另一条历史线上清朝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中的一句话,现在居然华夏有人提出来了,刘恢自然会感到惊讶。

“最后怎么样?”刘恢问道。

“被批得体无完肤。

华夏一名学生就说,你的本意是让大家明白不通过努力不会获得成功,本意是没错,但是容易让人引起歧义。”

荀彧继续低声说道,“他说,华夏现在的价值观是: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生活。

而这句话看表面就是将人分成等级。

你不踩着别人,如何做人上人?”

刘恢点了点头,对此他是心里支持的。

学问不要搞花花肠子,让人一句话就能听明白就是好学问。

“学者目的是好的,但是不够直接,这也是传统文人的问题。

他们说出的话,往往会将人引向邪路。

如果人人都做人上人,那整个国家就将会唯利是图。”刘恢淡淡的说道。

“的确是这样。”

刘恢看到祭拜到了尾声,快步走到家属队列,对着大家鞠了一躬。

“大统领,万万不可。”一名老妇急忙上前扶起刘恢。

“大娘,这一礼你们受得,这是我代表这些牺牲的战友们行的这一礼。”

“大统领,老妇不会说话,可是知道,政府已经非常照顾我们这些人了。”老妇显得情绪有些激动。

“大统领,这位大妹子说得不错。

我们的儿女们,在天上一定会高兴看着我们。

我们这些人现在生活方方面面都很好。”一位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的老者走到刘恢身边,紧紧握住刘恢的手。

“大叔、大娘、各位兄弟姐妹们。

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做的,如果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政府。”刘恢看着情绪激动的人群。

“大哥哥,我能抱抱你吗?”一位稚嫩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

刘恢寻着声音看去,一位十来岁的少年站在人群。

他快步上前,走到少年身边,弯腰蹲下后伸出双手。

只见少年一脸笑容的抱住了刘恢。

“大哥哥,我长大了,也要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命来守护华夏。”

刘恢摸了摸少年的头,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回答道,“我叫陈襄平,阿娘说,是阿爹给我起的名字。

我是在襄平出生的。”

“好,襄平,你要好好读书,读好了书,你就能帮助华夏。”

“好的,大哥哥。”

陈襄平伸出小拇指,和刘恢的小拇指拉在一起。